民国期刊《时代电影》

《时代电影》涵盖电影理论、批评、中外电影介绍、影坛趣事、明星肖像、电影剧照,适合大众阅读。

民国初期,纸媒发展突飞猛进。

上海《申报》、天津《大公报》、国民政府《中央日报》和之后抗战时期的《解放日报》都拥有相当数量的特约记者和读者。

作为民国时期同样在飞速发展的电影产业,自然也和纸媒有了深度的合作。

《申报》专设电影版块,发表当时沪上各大电影院排片表和简短影评及采访。

《中央日报》作为国民政府的政治窗口,经常刊登国民政府对电影事业的政策等信息,如国立中央大学影视系招生信息。

《解放日报》作为抗战时期的特殊产物,也相继刊登过《英雄的中华儿女》《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等电影介绍和专题。

民国初期,电影已成为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所说各大报社根据自身定位和风格,选取不同角度报道电影相关内容,但这也导致了电影信息的分散。

传统纸媒里的小小版块已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

因此,开始有人创办专门的电影杂志,整合电影排片、影人访谈、观众来稿、电影教育等多方面内容,供影人和资深影迷查阅。

《时代电影》,月刊,1934年6月创刊于上海,1935年4月暂告停刊,同年10月复刊,直至1937年7月停刊,共计出版27期。

此刊由民国著名摄影师宗惟赓、知名编辑龚天衣担任主编。

作为民国“五大定期刊物”之一,另外四种刊物为《万象》《时代》《论语》和《时代漫画》。

作为专门报道电影内容的刊物,《时代电影》涵盖电影理论、批评、中外电影介绍、影坛逸闻趣事、明星肖像照、电影剧照等等,属于理论和娱乐并重的期刊,适合大众阅读。

创刊号上,龚天衣撰写了个性十足的《梦见剪刀之日》:平凡的事件我们不记,拍马屁或诅咒的话我们不说,非《时代电影》独家所有的照片我们不刊。

每期《时代电影》不过50页篇幅,却极好的做到了“干货满载”。

作为偏重理论批评的学术性文章,作者与编者都极好的做到了对时下中国电影状况的全方位点评与规划,分量颇重。

在电影理论方面,有孙瑜的《电影的人物描写》、周了因的《今后中国电影剧本应有的趋势》。

在市场研究方面,有唐纳的《目前中国电影的几个倾向》、嘉谟的《国产电影业的展望》、寄生的《国产电影前途的展望》。

特别是唐纳的《目前中国电影的几个倾向》一文,以《姊妹花》《人生》《归来》等影片为依据,分期探讨了电影在题材、拍摄风格和观众评价等方面的几种倾向。

唐纳认为,《姊妹花》的成功归结于平铺直叙却舞台气息浓厚的表现手法,片中人物遭遇因真实可信,与观众产生共鸣。

唐纳断言,《姊妹花》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受到小市民层观众的喜爱,形成特有的影视现象。

此文一经《时代电影》刊出,很快引起电影商人的广泛注意,他们的目光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移到“落后小市民层所久已爱好的‘文明戏’上去了”。

与《姊妹花》同期上映的,由费穆导演的《人生》遭观众冷落。

唐纳引导观众与电影商人,能够给《人生》以关注:“《人生》是一部文化水准较高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品,虽与当下观影需求格格不入,但片中对知识分子的正义感的表现,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除理论文章,《时代电影》还十分专注电影新闻的严肃报道。

《今年的史料》一文对1934年上半年电影界动态进行了简短的报道与评述,使观众迅速全面的了解了电影界发生的大小事。

另外,《时代电影》针对好莱坞大片《大地》在沪的摄制一事,进行了专题性跟踪报道。

目前,保留下来的评论有《从辱华片说到“大地”》《大地”本事》《大地”显然不是小事》《大地摄影队的公开函件》《摄制“大地”之更大任务》等。

《时代电影》十分注重历留存,大量撰写了《六十天来之十六部国片》《明星技术歌舞团的产生》《关于上海影戏院的掌故》等在今天看来尤为可贵。

《时代电影》涉猎极广。

属于电影杂谈类的文章有《影场杂感》《莉莉渐渐地变了》《银幕情圣合作一段趣史》。

属于电影影评类的文章有《亡命者的观后感》《四公司已拍竣及将拍竣之各片》等。

介绍外国电影和电影人的文章有《褒格娜的演技》《“娜娜”的女主角安娜史丹》等。

甚至数幅中外影人肖像照。

其中《谈瑛表情的来源》一文,结合女明星谈瑛的表情特写照片,将谈瑛本人特征描写的极为细致,从两眼之间的距离到上嘴唇和下嘴唇的对称,无不详述,充分满足了粉丝们的需求。

在文图内容的架构上面,《时代电影》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两大特色。

一是邀请知名影人撰稿:刊登过程步高的《“自由万岁”观后》、沈西苓的《世界名导演印象记》、史东山的《到日本去》、王莹的《东岛旅程随笔之——秋的祭礼》、费穆的《略谈‘空气’》、方沛霖的《布景设计》、陶金的《一天的生活》等文章。

内容不限,有电影摄制动机、观影感悟,也有日常生活随笔、旅行趣事。

二是表现形式多样:邀请汪子美、叶浅予、鲁少飞创作电影漫画,有明星形象漫画、有影片情节漫笔……情趣各异,诙谐生动。

因实世混乱,《时代电影》在连续出版八期后,暂时停刊。

纵观这八期内容,风格一致,常设栏目固定出镜,具有鲜明的主编特质。

1935年10月,《时代电影》宣布复刊,先由包可华任主编,后改席与群负责编辑发行。

包可华任主编期间,和之前期刊风格保持一致。

而席与群接手后,《电影杂谈》和《影坛花絮逸闻》的比重增多,大大削减了《电影理论评述》及《电影史料》的内容。

最终,在前后出版了27期之后,《时代电影》落下帷幕。

回望民国时期,正是中国电影最为繁荣的时期,许多国内电影工作者都在此时登陆国际舞台,获得极高声誉。

而在背后默默支撑他们的,正是一篇篇电影理论家和观众悉心撰写的影评。

这些影评给了国产电影鼓励,也指出了国产电影的不足,更指导了国产电影的发展之路。

可以说,民国时期的电影,离不开当时的影评。

谢谢《时代电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