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电影没有以前好看了?

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享受或者欣赏到像以前一样的高质量电影?

这是当下众多观众心中存在的疑虑,尽管特效技术、舞台设计,都拥有比过去更精湛的水平,但似乎难以重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典表演。诸如此类的问题也困扰着著名导演阿斯哈·法哈蒂,他遗憾称:“我觉得非常奇怪,以前的电影质量比现在更好。在法国、意大利、日本、中国、伊朗都有这样的状况,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享受或者欣赏到像以前一样的高质量电影?”

基于此现状,导演阿斯哈·法哈蒂试图从电影创作上探索其根源,“随着的科技发展,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容易得到,目前我们是用脑子去制作一个电影,运用各种各样的技巧和设备,而无意识的创作已经没有人再去用了。”

何为“无意识”的电影创作?

阿斯哈·法哈蒂作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伊朗导演,他在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大师嘉年华中为我们分享了“无意识创作”的心得。

“无意识创作”好比在银行里提款

相比“有意识创作”,“无意识创作”是从创作者内心的潜意识出发。阿斯哈·法哈蒂称:“每一次写剧本的时候,我发现我写的内容来源于自己潜意识的画面片段,而非找一些外面的话题来写剧本。”

阿斯哈·法哈蒂将这种“无意识创作”运用到每个作品中。据悉,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一次别离》灵感就来源于导演自身的童年记忆。他称自己的爷爷非常诚实勇敢,是孩子们的榜样。但他长大后,爷爷因为生病,开始忘事。一次,弟弟打电话跟他说,他们给爷爷洗澡,但爷爷不让他们脱衣服。弟弟看着平时这么勇敢的爷爷突然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头靠着他的膝盖就痛哭起来。

这个场景一直留在阿斯哈·法哈蒂心里,最后变成了《一次别离》的起点。

他的脑海里开始有一个画面,是一个男人带着父亲去洗澡。法哈蒂问自己:为什么这个男人单独给父亲洗澡?他的其他家庭成员呢?他离婚了吗?如果离婚了,他的孩子呢?

《一次别离》关于离婚,关于生病父亲等等矛盾结构便渐渐清晰起来。

类似的经历还发生在《关于伊丽》的创作中,阿斯哈·法哈蒂凭借此片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影片讲述了一位年轻女人在海滩度假旅行时离奇消失的故事。《关于伊丽》的创作背景就来自于导演从小内心的画面。他分享道:“我的脑海里一直有这样一个画面:下午时分,一个男人穿着湿了的风衣,往海里看。我开始问自己,这个男人是谁?为什么浑身湿透?他落水了吗?为什么不换衣服?”

思前想后,他找到了答案:这个男人的老婆掉进了水里,他却没能救起她。他进一步告诉自己,这个故事,其实不是关于这个男人,而是关于他的老婆。

阿斯哈·法哈蒂把这个“潜意识”的创作灵感比作库存的银行,每个人都把从小吸收到的信息储存在这里,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它的密码,而无意识的创作好比在银行里面提款。

无意识创作出的作品相比有意识的创作,更具有创意和作者意识,阿斯哈·法哈蒂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我给你时间、资金、创作环境,你要做一个10分钟关于死亡主题的电影。你要从哪里开始?如果你一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思考,在你的脑海中回忆关于“死去”的经历,然后你想一想,突然发现你小时候有一个同学,他天天跟你在一起,有一天他没有来上课,你突然发现你的朋友昨天晚上去世了。你的脑子中可以有一个想象,这是从无意识那里来的。无意识与之相对的是有意识,有一些人跟你说‘死去’这个单词,他会到别的电影中去看,比如别的电影死去是怎么描述的,这个是有意识的开始,但是这个有意识的电影结局是一个模仿别人的电影做出来的。”

从心出发的东西

可以直抵对方内心

2012年,《一次别离》在中国上映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和好口碑,这部影片讲述了一对准备离婚的夫妻纳德和西敏,面对瘫痪在床的老父亲、流产的女钟点工等诸多问题,他们在道德与法律的纠结中痛苦挣扎。很多观众表示:影片始终让观众跟角色们一起处在焦虑怀疑矛盾的情绪之中,直到片尾字幕出现都仍然在等待某种答案,像是道无解之题。

为什么《一次别离》的故事能够如此抓人?

阿斯哈·法哈蒂从创作源头中尝试给我们答案,他分析称:“无意识创作出来的东西非常容易连接或者接触到别人的无意识,所以观众可以有直接的感受。我们波斯语有一句俗话,从心出发的东西可以直接走入对方内心。”

此外,《一次别离》作为电影最大的魅力是在影片结束之后还能给观众带来思考,这就好比我们去扫墓,怀念那些曾经失去的人,但是当我们一但离开这个地方,我们路上会思考,比如失去后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一次别离》为什么能在结束之后依旧给观众带来思考?

阿斯哈·法哈蒂分享了他的创作经验:“我所做的一些电影,是感情上去给他们做关联,而并非用脑子跟他们直接接触,电影结束之后,思考就开始了,在做电影的时候,我们会把电影悲伤的部分减少,让观众更多的去思考。所以如果注意到的话,我结尾的音乐比电影中间的配乐还活泼一些,不是很悲伤的感觉,我希望在我电影里创造的那种感觉能够出来。”

阿斯哈·法哈蒂习惯给电影开放式的结局,针对《一次别离》最终的结局,在他看来本身就没有固定的答案。阿斯哈·法哈蒂的电影创作者不仅仅是他个人,还有每一位观看者,关于电影的答案和每一个观看者的态度有关,不同的生活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答案。“电影总是有不止一个的主题,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态度去跟其中的一个去产生共鸣;创作者也不必给出答案,下判断不是导演该做的事,而是应该把思考的过程留给观众。”阿斯哈·法哈蒂认为。

《一次别离》的魅力除了给观众带来思考之外,还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将个人层面的亲情伦理与社会层面的阶层差异纵横交织,表现出当代伊朗社会相对富有、西化的中产阶层与教育程度不高、依然严守宗教条规的劳工阶层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此外,电影中有很多台词都是意味深长的,每个角色看似平凡却暗潮涌动,始终牵动了观众的神经。

《一次别离》是如何在故事、立意、角色之中牵引观众的?

阿斯哈·法哈蒂称:“我们其中的一个方式叫无意识提取,然后无意识找到了,我们的第二步就是有意识思考。”在这里,“有意识的思考”通常指的是处理一个危机或者制造出一个大结构。阿斯哈·法哈蒂认为,现实往往是平淡的,而电影需要波澜,这时候,就需要将名为“危机”的石子,丢进现实平静的水面中,那些层层叠叠的涟漪,便会折射出不同层次的千万种现实。

其实,纵观阿斯哈·法哈蒂的众多作品,不难发现,无论是《一次别离》《关于伊丽》,还是《过往》《推销员》,法哈蒂的创作策略始终一以贯之,以一种抽丝剥茧般的叙事来呈现矛盾冲突,从人物的行动和选择,折射出在社会、文化、宗教、阶层等诸多维度中所造就的人性的复杂。

有意识的“危机制造”和无意识的“银行提款”,将这两种创作方式合二为一,这或将是阿斯哈·法哈蒂影片的魅力之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