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卫平讲的3故事与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12月11日,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幕

12月11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广播电视局承办的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广州开幕。

纪录片节共吸引了包括波兰代表团、澳大利亚代表团、英国代表团、法国代表团、亚洲广播电视联盟、亚洲内容产业峰会等国际组团,约600多家国内外机构入驻,其中民营机构约占70%,共有4542部/集作品参展、参评,其中不乏获得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加拿大Hot Docs国际纪录片节等大奖的影片。

纪录片节期间,还将同步举行“当纪录片遇到融媒体的跨界发展”、“新媒体原创IP纪实内容趋势”等数十场纪录片产业峰会论坛及纪录片展映、预售和交易、惠民放映、内容提案等多场活动,其中当日正式揭幕的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及“金红棉奖”评选等引人关注。

据了解,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经举办16年,其影响力和美誉度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纪录片人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行碰撞思维、交流创意、探索艺术、增进感情的重要平台。有专家称,国家战略是纪录片产业的核心推动力。对于历史、社会、人文,乃至工匠精神等中国故事,纪录片是最有力量和最有价值的传播工具之一。

02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主创和港珠澳大桥建设者

纪录片电影去年票房2.6 亿

2012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仅130万元,而2013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达到2146万元,《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7)》数据显示,2017年电视纪录片全年总产量约2万小时,同比增加5.8%;各级电视机构投入电视纪录片制作(不含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用于扶持支持国产纪录片生产的资金,超过38亿元(不包括新媒体、民营机构等其他渠道)。其中,获得广电总局电影局过审的纪录电影一共有44部,同比增长37.5%;进入院线放映的中外纪录片9部,同比增长50%,数量再创新高,有79.5%的纪录电影没有进入到院线;纪录电影总票房为2.6 亿元。2017年,全网视频总点击量为12928.6亿次,纪录片总点击量为90.5亿次。

在改革开放40年回望纪录片历史,不乏精品力作,其中,《小岗纪事》、《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零的突破》、《蛇口进行曲》、《大国崛起》、《超级工程》等许多纪录片让我们记忆犹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卫平评介称,40年来,中国纪录片人坚守理想与责任,衣钵相传,为民族文化传承、国家发展进步、人民生活变迁留下最独特、最珍贵的影像记忆,他们是生活的记录者,是人民的记录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当我们致敬改革开放岁月的同时,也向那些忠实记录时代的人们致敬。

走进新时代,纪录片创作呈现两极趋势,一是向更加高端、大制作、大投入演进,甚至向院线进击;另一趋势则向平民发展,几乎所有的人拿手机都可以参与网络纪录片的创作,其中反映生活的网络短视频越来越丰富,创作者和受众均以青少年为主,而播映渠道也日益多元,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院线等成为纪录片触达用户的全新媒介形式。《风味人间》、《人生一串》等新媒体纪录片因此成为互联网“爆款”。

已经举办了16年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可以说见证了纪录片的发展壮大。2003年,仅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7部影片参展,2011年有56个国家和地区、683 部作品参加。其后,征片数量、质量、参会人数和交易金额均节节攀升,到2018年,已有122个国家和地区4542部/集作品参与。

03

范卫平副局长的三个故事

开幕式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卫平发表了主旨演讲,范卫平表示,做新时代的记录者,讲好正在发生的中国故事,正是今天广大纪录片人的使命担当。演讲中,范卫平和与会嘉宾分享了三个故事。

小火车的故事。在四川南部的嘉阳矿区,有一段19.84公里的铁路,上面运营着中国最后一辆蒸汽小火车,载着大山里的人们进进出出。过去寻常见的蒸汽火车如今成了稀罕物,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专门看看这个“古董”。在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高速铁路网络的中国,拖曳着白色蒸汽的小火车成为时光的记忆,也成为中国交通飞速发展的见证。这个故事来自一部纪录片,片名叫做《最后的小火车》。

几户中国农民的故事。它同样来自一部纪录片,名叫《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一年多前,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摄制组在五常市杜家镇住了下来,他们把镜头对准了拉林河畔几户种稻米的普通农民,记录了他们一年的生活,备耕、插秧、田间维护以及秋收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尽管这群勤劳和质朴的东北农民少不了这样那样的烦恼,但他们的乐观、热情以及为梦想而奋斗的执着精神还是感染了很多观众。

一个援非医生的故事。一位叫徐长珍的妇产科医生,4次赴阿尔及利亚进行援外医疗。在长达七年多的援非经历中,她救治了数以万计的异国病患,赢得了当地民众的爱戴,成为深受欢迎的中国医生。1994年6月份的一天,武装分子袭击了徐长珍所在的医院。阿方的警察和阿方的工作人员,把中国医生紧紧地围在中间,用身体为中国医生遮挡子弹。这个故事同样是由纪录片人讲述给我们的,他们的作品叫《医道无界》。

范卫平同时指出,他分享的千千万万个中国故事中的三个普通故事,只是中国故事海洋中的小小浪花,但循着他们的线索,我们可以打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这三座中国“故事宝藏”的大门,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维度,和观察中国的三个切入点,由此,世界会看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04

“首映在广州”有影片一票难求

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活动之一的“首映在广州”活动吸引了许多人参与。据介绍,“首映在广州”依托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平台集聚功能,着力在传播中国故事、传承文明、联结中外、沟通世界方面发挥出更大的辐射作用,让广州成为全球大片登陆中国的第一站,成为广州一张闪亮的国际文化名片。

与连续举办多年的“首映在广州”不同的是,今年的“首映在广州”活动,除有11部纪录影片作为本届纪录片节特邀展映影片,还有约60余部影片在穗举行首映式,其中有《奥逊威尔斯:大师视野》《冰上之王》《人上人》《赤道360-生命线》《阿美利加》《中国式爱情》等18部影片亚洲首映以及《拆弹生死线》《国宝银行》《少年厨神》《印度高考》等6部影片中国首映。而随着纪录片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纪录片选择在这个平台进行首映,将广州作为影片放映、推广的第一站。

大型户外纪录影片《高山》此间进行了亚洲首映。这部由戛纳影帝威廉·达福配音的史诗级登山纪录片,将高山风光与音乐完美结合,将人类对高山的敬畏、向往和征服欲杂糅在极致的美景中,在纪录片节的初评、复评和终评过程中都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导演詹妮弗·皮多姆称,这部纪录片讲述的不只是登山,而是勇气和热爱这一人类的共同情感,所以无论哪国人民都能够感同身受。

本届纪录片节开幕首映影片《尺八·一声一世》也是43部入围纪录片之一。尺八是一种竹制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得名,其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空灵、恬静的意境。尺八起源于中国,乃两汉羌笛演化而来,盛唐时期传入日本并传承至今。作为“首映在广州”影片,该片一票难求,而放映现场更是座无虚席,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屏气凝息,沉浸在尺八营造的音乐世界里,一直到影片结束后仍久久不能回神。不少观众看完影片后纷纷赞赏,“电影很打动人”。

01

“金红棉奖”花落谁家?

据了解,"金红棉奖"由广电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颁发,目的是树立国内唯一国际性纪录片专业节展品牌形象,首次颁发于2012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主要包含评最佳纪录片奖、最佳纪录片创意奖、最佳纪录片导演奖、最佳纪录片摄影奖等13个奖项。

12月10日,本届纪录片节已公布本届“金红棉奖”终评作品名单,共有来自全球五大洲122个国家和地区的43部作品入围,包括《粤韵芬芳》《四个春天》《黄河尕谣》《纺织城》《尺八·一声一世》《极地》《港珠澳大桥》《岗拉梅朵》《萤火虫》《盲行者》《出山记》《醒·狮》《冰封者》《拉林河畔》《大太平洋》等,其中有唯一入围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竞赛单元的国产纪录片《盲行者》,以及获得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的《拆弹生死线》等。

值得注意的是入围作品的导演平均年龄不到40岁。资深制片人干超认为通过本届纪录片节参与作品看到,年青一代中国纪录片导演用国际化视野去创作,功底扎实,表现令人心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则表示,本届“金红棉”评优作品质量、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让人耳目一新。

“金红棉推优”的最终结果将会在12月13日举行的2018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闭幕式暨优秀纪录片分享会上公布。最后会花落谁家?以摄影作品《俺爹俺娘》而闻名的焦波拍摄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曾获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最佳长片奖,他表示纪录片最动人的是原汁原味的“真实”,这种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真实最能打动评委。

另外,首设的优秀新媒体纪录片评优项目及“纪录片商店”版权合作平台也引人关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