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期越扎堆越好,现在需要片子”| 对话于冬

“只要有电影人在,就会有好电影;只要有好电影,观众就会回来。”

千呼万唤始出来。

前天,延期一月之久的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终于迎来开幕。在结束上半场的开幕论坛后,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接受了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等媒体在内的采访。采访间大门刚打开,记者老师们簇拥着涌到于冬身旁,于老板略有点诧异地说:“怎么这么多人。”大家真的都憋太久了!

采访过程中,于冬总结了疫情以来的公司动态及自身感悟,也对未来的市场恢复情况做出了初步预测,在具体的内容生产层面,好电影、多样化、加紧创作则是他频繁提及的字眼。在他看来,“只要有电影人在,就会有好电影;只要有好电影,观众就会回来。”

疫情后电影时代,

做好现实题材、多类型题材创作

从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进入前所未有的特殊时期。电影行业紧随其后,电影撤档,影院关停,拍摄暂停,就此进入长达6个月的冰冻期。这不禁让于冬回忆起刚入行时的九十年代——那时电影院也曾经历过一次关停,很多都改成了迪厅、演出场所,当时的国有电影制片厂同样是最艰难的。

“我从那个时代入行,经历了电影从最低谷爬坡,艰难崛起的过程,银幕从1800张建到现在的7万张,这是中国电影取得的世界瞩目的成绩。今天我们又遇到了困难,难道我们还能回到当年吗?”于冬坚定地回答:“不可能。”

在他看来,经过疫情,广大观众对好电影的期待热情同样是与日俱增的,而且越是疫情后,观众越渴望在电影院疏解疏压。上影节三百多场展映十分钟卖出十万张票,就代表着观众想回归到电影院,看好电影的愿望。那怎样才能让观众真正走进来呢?当然是优质内容。

采访期间,于冬便多次提到“好电影”这一关键词,认为经此一役,电影人更应该懂得这份责任,尽快恢复电影创作生产,拍出更多好电影,抚慰受疫情影响的每一位观众,回馈观众走回影院的信任,这才是电影院重振旗鼓的源头活水。

而在具体的创作方法论上,于冬则表示:“要努力做好现实题材影片,抓好多类型题材,有喜剧、有爱情、有历史...满足广大观众的不同需求。所以今天再提多样化,再提艺术规律是特别有意义的。”

另外,在他看来,疫情后,恰好又在影院复工的开端,此次上影节的召开也是一次很好的提振电影人信心的机会,给了很多电影人重新遇见电影的机遇。虽然有困难和危机,但是也会有很多机会让大家更加珍惜观众,珍惜来之不易的电影市场。

是危机同样也是时机,

电影要永远保持创新表达

回忆过去178天的停摆岁月,于冬坦言自己深处其中的焦虑。是挑战,更是机遇。疫情期的被动隔离,反而也给了大家充分的时间积蓄力量、沉淀内容。

就拿博纳的《冰雪长津湖》项目来说,原本准备在年初开机的这一项目正是因疫情的到来被迫停了下来。但团队却正好借这几个月更好地打磨了剧本,更好地从艺术创作层面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把成本预算降下来、控制好,把疫情期间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另外,还有对电影科技技术的探讨和研究。“过去我们考虑更多地可能是怎么造雪、怎么做更多的特效、不用那么多的实拍,(这些)战争场面的技术感都是我们这次研究的课题。如何用更加科学和技术的手段,解决很多以前靠传统人力铺排的大场面,解决电影创作上的技术进步。”

与此同时,疫情还催生了博纳的又一大重点项目《中国医生》。疫情爆发后,这一项目便被公司迅速响应,武汉解封第一天,创作团队就深入到武汉,采访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获取第一手资料。在于冬看来:“电影就是要用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来关照现实社会,关照每一个普通人,关照身边的故事。”

除了这两个项目,从《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再到《中国机长》《烈火英雄》,近年来,博纳推出了一系列爆款作品,并将“主旋律商业大片”这一新类型彻底打响。面对未来主旋律电影市场前景的问题,于冬反而对“主旋律电影”这一标签提出了更多思考。

“不要上来就给主旋律贴标签。这几年中国电影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作品,就是新主流大片。除了博纳的电影,再加上《战狼2》《流浪地球》,一大批新主流大片的崛起,激发了观众极大观影热情,这是中国电影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于冬看来,这些新主流大片都是在不同类型上的突破。《流浪地球》是科幻片的突破,《红海行动》是军事动作片的突破,《湄公河行动》是警匪类型片的突破。因而,我们也需要更多的类型多元化的内容,同时还要保持技术上的创新力,即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表达。

“今天的观众已经接受了大量的观影体验,阅片量之大是我们那个年代不可想象的。当观众看惯了这个节奏的影视内容之后,如果你还保持原来的拍摄方式和叙事节奏,就会让观众失去兴趣。只有保持创新表达,才能够保持电影的票房号召力,维持观影体验的新奇。”

“当周末票房过亿的时候,

电影市场基本就恢复了”

随着新片和经典复映电影的不断定档,如今,全国影院正在复工道路上稳健前行着。于冬坦言,博纳影院现在的开业率也超过了50%。但谈到目前影院的收益情况,于冬笑着说:“肯定赔钱啊,开得越早越赔钱,但不开业肯定不行。”

今天,也正好是复工一周的日子。马上要过去的首周末,第一天(本周五),大盘日票房接近2千万,周六周日都突破了3千万,还引得不少电影人发图庆祝。“去年年票房是640亿,平均单日产出1.8亿,接近2亿,”于冬算道:“所以,当我们的周末能够达到去年一半的时候,也就是能够过亿的时候,我觉得(电影市场)基本上就恢复了,剩下的就是好电影了。”

好电影自然是有的,接下来就是定档的问题了。目前来看,暑期档最后一个月,包括未来的国庆档、贺岁档,定档新片还不是很多。面对国庆是否会有电影扎堆上映的问题,于冬还笑着回答:“没问题啊,越扎堆越好,现在需要片子。”而目前,博纳则有着刘德华的《热血合唱团》,周润发主演的《骄阳岁月》等储备作品,准备陆续登场。

此外,在他看来,到明年春节档,目前的电影储备还是比较饱和的市场供应量,但到明年的五一、暑期,可能还需要更多元化的类型片涌现。“好莱坞电影同样遇到类似的问题,而且中国单一市场的恢复,还不足以让好莱坞下决心把电影单独供应给中国市场,这也给国产电影市场留出了空间。过去我们担心好莱坞电影竞争档期,现在档期是空的。所以我们应该抓紧生产,创作创作再创作,推出一系列好电影。”

“电影人还在啊,于老板还在啊。”采访最后,于冬颇有力量地“喊出”这句话,满怀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我们也相信,经过这场疫情,中国电影行业能够触底反弹,怀抱更大热情,释放更大潜力,踏出更广阔的上升空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