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6月11日揭幕,幕后工作人员早已开始忙碌。
上海40家影院将参与展映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部影片,其中303部属于首映。观众即将入座,影院的运营管理、检票、文创设计等人员为这场文化惠民活动的“装台”工作也进入最后的冲刺准备阶段。
在他们眼里,上海国际电影节就像一年一度的影院大考。汗水与掌声,见证着上海观影环境和城市服务细节的不断提升。
入场 疫情防控下特殊检票流程
上周四,记者走进上海影城时,距离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发布正式排片表还有7天,距离一年一度的“开票”还有9天,但已经能感受到影院的紧张气氛。
走进上海影城,需要先出示健康码并测量体温。两张长方桌摆在入口处,桌面上放着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桌旁立着一台测温仪。行人经过时,仪器会实时跳出体温。得益于有效的疫情防控举措,影院上座率现已恢复至75%。为了保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进入影厅,需要先完成这套复杂的检票流程。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华路上的上海影城是电影节的“心脏”。一票难求的重磅展映影片、机会难得的剧组见面会、备受关注的首映片,通常最青睐上海影城。当一张张通向上海的高铁票、飞机票将影迷们集聚到申城时,在上海影城观影,也早被列入了行程表。
“检票入场,是电影节对影院的第一道考验。”孙琪是上海影城的服务员,在这个影院工作了10多年,“我们要对每个顾客说,欢迎光临上海影城。疫情下,还要检查客人是否佩戴口罩、扫厅码、完成食物寄存。”她平日里的班次是做一休一,到了电影节期间,加班加点在所难免。“电影节特点是人多、场次多,我们提早一两个月就做了预案。”她已经和家里提前打了招呼,把孩子安顿好。
上海影城见证了这座城市对电影的热情,也见证了各地影迷对电影的痴狂。在推出线上售票前,影迷排队购票是电影节一大盛景。“以前有人通宵来排队,每年都有一个老爷爷,带了板凳坐在门口,每年都是第一个。记者采访他,他手里的票就像扇子一样打开。”等到孙琪早上来上班,排队的人已经转弯排到了法华镇路。这股人潮,直到下午才能“消化”完。
有几年,孙琪在售票处上班。她觉得购票的人潮多得就像赶火车似的。“在售票处忙到连抬头都没时间。等开完票,电影节开始了。影城更像火车站,一波接一波的人,走了来,来了走。”
检票、巡场、门口站岗,服务员的工作繁杂琐碎。一天下来,一样的问题需要对上千人反复解释。润喉糖要随身携带,有时解释不过来,真恨不得自己能多长几张嘴。“穿了这身制服,就要把服务做好。每年都有属于电影节的这段时间,我们都习惯了。”孙琪说。
最近,上海市演艺有限公司项目运营部电影项目主管于佳也已忙碌起来。上海市演艺有限公司旗下有美琪大戏院、FANCL艺术中心艺海剧院、兰心大戏院,等到美琪展映的片单确认后,她和设计师“桃太阳”就要为每部电影设计精美的纪念票根,赠送给入场观众。
纪念票根的推出,也有缓解剧院入场压力的目的。对于美琪大戏院而言,一年中95%的档期是“剧场”,只有电影节期间以及几个周末,会摇身变成“影院”。“在剧院看演出的人,会提前一个小时进场,这是看剧的习惯。看电影,很多人习惯卡点取票,而美琪又是千人厅,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观众入场,时间比较紧张。”于佳想了个办法,映前20分钟开始发放纪念票根,凭当场电影票领取,每场100张,送完即止,“如果有两三百位观众能提前取票,入场压力就会小很多。”同时,纪念票根也隐含另一重想传递给影迷的信息——“我们把精美的剧照提供给你,请你不要屏摄”。
放映 电影结束观众会自发鼓掌
电影节期间,上海影城1号厅通常用来放映大片,2号厅则举办金爵奖影片首映和见面会活动。
“电影放映结束后观众都会自发鼓掌,这是电影节和平时最大的区别。一部分掌声献给电影主创,是对影片质量的肯定。我们有时候私下觉得,也许一部分也是献给现场工作人员的,能让放映完整、安全地结束。”孙琪说。
电影节放映时会有专门的字幕屏放映字幕,字幕员坐在最后一排,人工把字幕打在屏幕上。有时候发生电脑卡顿,会出现字幕不同步情况,需要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看不到字幕,观众会拍手。如果故障比较严重,我们会用亮灯方式示意,告诉观众正在处理,等处理完了,再暗灯做好解释。”放映时,孙琪会坐在影厅专门的位置上,随时监控字幕情况。她未必能全部听懂外文台词,但凭借多年经验,能够从情节、语气和观众反应中感知字幕是否对得上。好在,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发生过放映故障了。
每次影片放映结束,掌声响起,孙琪都很开心,说明电影放映完整,没有出现故障。“能安全放映完一天,就是我工作上的成就。观众能开开心心进来看完电影,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售后 纪念票根速食餐体现心意
上影节每天的场次都是固定的,首场放映时间一般在早上9时,末场通常在晚上10时。
有些人会购买多个场次的电影票,天山电影院运营助理杨晓峰常见到赶时间的影迷连饭都来不及吃,就去看下一场电影。能否让客人不饿肚子,更加安心、舒适地享受电影?今年,天山电影院的咖啡吧将在电影节期间提供速食米饭,解决观众赶场时的用餐需求。“电影节也是我们的一次大考,每年都不断总结去年的经验,在服务上做到越来越细致,也把电影节期间服务提升的细节化入日常工作。”
很多观众每年都来,影院的工作人员总能记住一些熟面孔,有时会聊几句当天电影内容,就像是因为电影而结缘的朋友。
“有不少影迷平时工作忙,会为了电影节请假调休观影,还有很多周边城市、外地观众拉着行李箱来影院。”看到影迷对电影节的热情,上海市演艺有限公司场地运营部服务主管、剧场主管陈洪觉得很感动。
FANCL艺术中心艺海剧院平时以舞台剧演出为主,2020年才加入电影节展映。陈洪发觉,观众对观影环境的要求比看舞台剧更高。比如演出是允许有“视线遮挡位”售卖的,但观影必须保证屏幕全部看到,FANCL艺术中心艺海剧院有1038个座位,按照疫情防控和观影体验要求,电影节期间开放的座位数量只有778个。
“我们很珍惜每次电影节,也许观众会有在剧场看电影舒不舒服的疑虑,我们希望能提供在电影院得不到的服务,有额外能温暖到他们的东西。”陈洪坦言,剧场的放映条件不如新式影院,不过,检票入场时,服务人员会提醒观众,“如果口干了,可以出来大堂喝一口水。”
从2017年恢复电影放映以来,今年是上海美琪大戏院参与电影节的第五年。一张略小于电影节电影票的纪念票根,如今已成为不少人“打卡”美琪的目的。“每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美琪大戏院是一定要来的。”影迷顾新告诉记者,“我们为了电影而来,而特殊的票根成为这次观影的留念。”他还记得,去年电影节期间幸运地领到《包法利夫人》的纪念票根,“很有收藏价值”。
2018年3月,美琪在放映《三块广告牌》时,第一次设计了纪念票根。票根上有片名、年份、导演、场次等基础信息,外加剧照、经典台词或者导赏语。此后,大大小小的艺术影展、电影节电影展映,都会推出专门纪念票根。经过几年的口碑累积,影迷都知道了美琪的纪念票根,大家也愿意提早来取票、排队。
如今,这个由剧院设计的衍生品,已经成为电影节的衍生品,融入影迷的观影记忆。马上,今年电影节即将拉开帷幕。于佳透露,今年正逢美琪开放80周年,“我们希望大家因为热爱走进美琪。电影节期间,美琪所有的环境都会和电影有关,也会有新的惊喜送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