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前三的导演非科班出身?这个问题本身很狭隘

电影本身的态度是开放的,才能容纳更多形态、内容的作品。同时观众对电影的态度也应该更开放。

随着国庆档票房创造历史,另一个与票房有关的问题忽然跃入大众视野,乃至登上微博热搜——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票房排前三的导演,吴京、郭帆与饺子都是非科班出身。事实上这个讨论本质上没有太多的意义,电影行业像所有行业一样,包含着科班与非科班出身的从业人员,有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和学习,并不能作为衡量从业人员水平的唯一标准。

电影行业还有一点特殊性,因为它是一门新兴的艺术与学科,从1895年诞生至今不过124年,1911年乔治·卡努杜以《第七艺术宣言》宣告电影成为一门艺术,也仅仅108年。在这百年时光的前半段,可以说是由非科班导演占据的,我们能想象到名字的大导,从格里菲斯到库布里克,都没有经过科班学习,因为在那个时候根本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科班。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特吕弗和戈达尔等人都是杂志《电影手册》的作者,一群努力成为职业影评人的青年影迷。有新浪潮祖母之称的阿涅斯·瓦尔达别说专业学习,她在25岁前看的电影不足十部。

但这一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有了改变,主要原因在于经典电影理论与现代电影理论的分野,意味着电影已经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艺术学科。在这之后的重要电影运动中踊跃的新导演,或者说有较大影响力的导演,诸多接受过科班教育。

回到中国的状况,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电影学院1978级毕业生群体引发了一次中国电影“新浪潮”。学界将他们定义为一个节点,称之为“第五代”,从而推演出了前面四代导演。其中第四代到第五代,以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生为主力,被统称为学院派,这可能是大众眼中真正意义上科班出身的导演群体。到了近年新兴的新学院派,状况又有了一些变化,纳入新学院派的导演仍然是电影学院毕业,或是在电影学院任教的老师,但他们大部分都在文学系,如曹保平、薛晓路、徐浩峰等。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感受到“科班”这个词过于狭隘?像是郭帆虽然本科学习法律,研究生是电影学院管理系,为什么他就不算进科班的行列内呢?同时,对于非科班导演的讨论集中在国内票房榜前三的作品,票房是界定电影品质的唯一标准吗?这个疑问可能早就不应该在讨论范围内,本身单拎这三个导演放在这样单一的维度里,强调一个共性,就是不够科学的。

在电影这一个艺术学科里,科班的意义可能和绝大多数艺术学科一样。系统、科学地接受训练和学习,是可以更有效培养出专业性较高的人才的,同时,在一定的历史时机下,可以成为促进这门艺术飞跃的重要力量。这一点在新好莱坞、香港电影新浪潮、第五代导演的崛起中得到验证,但与此同时市场并没有排斥异军突起的天才、老骥伏枥的勤劳者。

电影本身的态度是开放的,才能容纳更多形态、内容的作品。同时观众对电影的态度也应该更开放,从而才能欣赏到更多不同形态、内容作品之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