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影片如何与本土电影共存?

选电影还是选国籍

随着《寄生虫》成为第92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其海外票房的表现情况也引起了各国电影行业的关注。“根据票房网站Fandango的统计,《寄生虫》获奖后,美国和加拿大的影院将这部电影的放映地点增加了一倍,其在线票房比上周猛增了443%,现在是Fandango上第三大卖座电影,仅次于《冰雪奇缘2》和《好莱坞往事》。”
而《寄生虫》的热度并不局限在美国与加拿大,作者Amy Wang表示,“《寄生虫》在法国(1190万美元)、墨西哥(390万美元)和俄罗斯(150万美元)等地均刷新了当地上映韩国电影的票房历史纪录。《寄生虫》2月7日在英国上映时,似乎正是为了抓住奥斯卡这个机会选择的档期,在香港上映的头两天就获得了130多万美元的票房,创下了非英语电影的票房纪录。在德国,《寄生者》自去年10月上映以来就没有离开过影院,迄今已获得380万美元的票房。独立发行公司Koch Films的莫里茨·彼得斯(Moritz Peters)表示:“我们知道它有潜力,但没人料到会这样。”科赫公司正在扩大这部电影的放映范围,以利用奥斯卡的机会,将放映场次增加了一倍多(达到250多场)。”(《〈寄生虫〉得奖后续:票房、荣誉和争议》)。
国外媒体Variety与2月10日报道称,《寄生虫》在英国首周末取得了140万英镑(合181万美元)的收入,并刷新了英国外语片开映首周末的票房记录。伴随着《寄生虫》在外国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部分人士指出近年来外语片有着逐渐取得更大票房市场的趋势。
然而,如今欣欣向荣的韩国电影也曾面临着失去本土票房支持的挑战。作者王小笨在《韩国电影开花,奉俊昊结果》中写道,“ 1998年韩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宣布开放外国电影配额。开放配额意味着好莱坞电影将以倾销的姿态进入韩国,冲垮韩国本土电影。后来拿到戛纳影后的全度妍不无悲情地说,‘以后我们还能看什么,听什么,感受什么?什么都换不了韩国文化。’电影人决定行动起来,他们走上街头。在首尔光华门前,7位导演剃了光头,怀抱自己的遗像,以示抗议。这场行动被称为“光头运动”,这七位导演后来都成了韩国电影的中流砥柱,其中就有为韩国拿到威尼斯金狮奖的金基德和《燃烧》的导演李沧东。7位导演光头抗议的画面,成为韩国电影崛起的标志,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了世界各国抵抗好莱坞,捍卫民族电影的决心。”与韩国相似,法国在二战后也曾面临失去本土电影市场的危险。台湾地区电影学者焦雄屏在《法国电影新浪潮》中曾记述到:“1946年,法国总理布鲁姆为了偿还美国的战争债务,与美国国务卿签订了《布鲁姆-伯恩斯协定》,该协定以牺牲法国电影的既有保护政策,即放弃对美国影片进口一百二十部的配额制,换取法国奢侈品出口至美国。这协定一出,法国一年涌进四百部美国影片,使美国片在法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1%,同时美国电影制作精良,其制作成本大大超过了本土法国电影……面对多达3倍的进口美国片,法国片在市场上的比例骤然降到30%。法国电影界为此十分愤怒,左翼人士乃组成‘保卫法国电影委员会’,发动群众上街示威抗议,要求政府废纸《布鲁姆-伯恩斯协定》。”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观众而言选择电影的首要条件不应该是其“国籍”,而应该是其精彩程度。然而,对于本土创作者而言,在电影市场仍不成熟的初期,如何在学习外国电影技巧和精髓的同时保护好本土电影成长的土壤,建立对本土电影的自信,成为了一大考验。与此同时,对于观众而言,电影市场不应该是只能由单调且统一的文化主导。只有真正做到了电影文化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才会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权,并且保障电影在今后继续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