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影视行业风雨飘摇,哀鸿遍野,感觉再往下就是饿殍遍地,白骨于野。媒体的报道更是把行业恐慌一轮一轮推高。
第一轮:早在二月初,新浪《娱理》就报道了疫情对影视行业的影响,掀开行业裁员减薪的盖子。
第二轮:《财经天下》周刊根据第一季度的数据,集中报道了2263家影院注销,以及各大发行机构减薪裁员。
第三轮:徒然上升到一季度6686家影视公司注销,文娱行业吸引投资的能力同比下降46.8%。在此之前,是全国影院在一片希望声中重新开业,又在一纸禁令下悲鸣关张。
三月以来,一些剧组虽然正在陆续重新开机,但更多的项目暂停上马。与放映密切相关的发行公司、营销公司、活动执行公司、预告片、海报等产业链条上的人,都在等待中煎熬。悲观的情绪,在这个隔离的春夏之交,如杨柳絮一样烦人但又挥之不去。即便行业内朋友们见面,也基本上情绪不高,放眼当下,大家基本都是忧心忡忡,展望未来,也都觉得前途未卜。
前两天,橙天嘉禾银河影城宣布于4月17日永久关店,这家成立七年半,服务过413万名观众,放映过16.5万场的电影院,让很多电影人泫然泪下,哀电影之多艰,忧未来在何方。而影城方面无奈表示,在营运成本和新冠疫情双重压力之下,终究没能和大家坚持等到复工的那天。
这是第一批倒下的电影院。此前,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徐天福曾坦言,公司有将近400多家影院分布在全国各地,目前几乎都没有开业,将近1万名的员工一个月工资就要几千万元,“好在我们现金流比较充足,基本上还能挺得过来。但一些小的影视公司,就有可能面临关门的风险。”
电影院停业,背后的一大批影视公司日子也不好过。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全国已有6686家影视相关公司注销。与其它行业相比,影视公司注销数量占比位居首位,这个春天异常寒冷。
影院停业两月,让原本就寒冬凛冽的影视业再度降至冰点。鲜少被关注的是,大批影视公司正在消失。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全国已有6686家影视相关公司注销。此外,杀入影视行业的资金也在急速缩水。根据投资界粗略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文娱行业共发生约40起投资,同比下降 46.8%。其中,影视领域仅发生7起融资事件,且金额较小。代表事件有融创文化战略控股Base、方源资本购入猫眼娱乐重要少数股权、北京文化获得北京市文投集团的战略投资 。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有序复工,但为了安全起见,影院短期内仍难以解禁。4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建议影剧院等娱乐性或者是休闲性场所应暂不开业。不过,一些扶持影院的政策正在路上,山东、广西、四川、浙江、上海、湖南等多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影视企业共渡难关的措施。
国家电影局网站4月3日消息,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国家电影局协调财政部、发改委、税务总局等部门,研究推出免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其他财税优惠政策。此前,北京市电影局发布“致首都电影行业的公开信”,其中提到,北京市电影局拟对今明两年重点影片、重点项目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创作项目开设绿色通道,给予包括金融服务、财政资助、创作指导、摄制支持等在内的保障,保证重要项目不停工、不流产、不降标。
3月25日,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电影局与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推出支持全省电影业抗疫专项金融服务,宣布将拿出 10 亿元专项额度,助力江苏电影业渡过难关。而广东省电影局3月初也宣布将向广东1337家受疫情影响影院分配电影专项资金4888万元,分配数额从1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惟愿疫情结束,我们能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相约一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