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行业超低预期,《喜宝》票房过亿背后环鹰时代的营销方法论

影片之所以能大大突破各方预期,获得票房成功,离不开宣传团队找对了影片吸引观众的亮点。

娱乐资本论 | 11/02 15:27 | 阅读: A+

在不断涌来的争议声中,《喜宝》票房突破1亿元。

“最近不少宣发公司的人找到我,问我们是怎么做到的。”环鹰时代创始人张聪洋告诉小娱。

据张聪洋透露:“这种大IP改编的影片很容易被黑,这是我们在接这个项目时就清楚意识到的问题,其实我们预想的争议比现在的风险性还要更高一些。”

为了应对这些争议,环鹰时代采取的策略是转移注意力。他们并没有就争议点与粉丝进行“正面刚”,转而将影片的营销重点放在影片价值观上,去找到那些与影片价值观相符的观众,将她们引导至影院观看。“其实影片有不正面的评论并非是完全不好的事情,只要影片在网络中有讨论热度,对于上座率而言都是有促动作用的。”

更为重要的是,据张聪洋介绍,影片之所以能大大突破各方预期,获得票房成功,离不开宣传团队找对了影片吸引观众的亮点。

特别是短视频营销时代的到来,使得宣传团队在传统营销手段基础上,借助抖音、快手等渠道,将这些亮点的传播范围扩大,触及更多目标用户。

在把握影片宣传点时,这支由女性创始人带领的团队运用自身对内容敏感的优势,加上反复的内部投票筛选出能够瞬间打动大众的宣传点。

“环鹰时代究竟通过怎样的宣发策略,使得影片在口碑不佳的情况下实现破亿的票房收入?现在开始涉足影视制作的环鹰时代未来将有怎样的规划和布局?”针对这些问题,小娱和环鹰时代创始人张聪洋聊了聊。

营销助力,影片未映先火

电影《喜宝》开机时,环鹰时代基于机缘巧合接触到这个项目,为影片做了开机初期的宣传工作。没想到物料一经放出,影片便登上微博热搜。

这让张聪洋意识到这部根据亦舒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具有一定爆发潜力,更何况“这部影片和国内大部分纯爱类型的爱情电影不太一样,讨论的是金钱和爱情的关系,我们觉得和市场原有内容存在差异化”,环鹰时代因此正式成为《喜宝》的宣发方。

考虑到十月中旬电影市场上大部分都是主旋律影片,没有爱情类的影片,且届时国庆档大片已经消化了十几天,片方果断将影片的上映时间定至十月十六日,然而二十余天前,影片刚刚获得公映许可证。

留给宣传环节的时间十分短暂。环鹰时代的宣传团队急忙开始寻找电影中能击中观众的宣传点,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短视频渠道入手,运用公司官方抖音号进行测试。

经过截取影片多个角度的视频发至抖音,他们从高点播量的视频中发现观众的关注点:爱情观。

比如环鹰时代以“人间值得勖先生”为主题制作的短视频,打出勖先生在影片中说的台词“我除了有些钱以外,什么都没有,不过我真的喜欢你”。截止目前此条短视频收获近28万点赞和近5万个评论,通过这样的方式,#电影喜宝#的话题在抖音的点播量累计达到7亿次。

与此同时,环鹰时代的营销动作正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推进,公司自主投放一批KOL,话题形成流量后,各平台大号主动跟进。在微博,关于《喜宝》的话题阅读量超9亿次,#喜宝问你要钱还是要爱#等话题登上热搜。

除此以外,光是APP开屏,环鹰时代就投放了几十家。影片尚未放映,便在多个平台引发热议。

短视频加传统营销渠道的曝光,给影片带来不错的转化量。张聪洋告诉小娱,据宣传团队的观察,在营销推进期间,其猫眼和淘票票的想看指数随之骤增,仅10月11日单日就增加约1.44万人。“我们还常常在抖音视频下方的评论中发现有网友在里面艾特她们的朋友,说要一起去看这部电影。”

张聪洋认为,如果把电影看做一个产品,那么宣发电影时就可以从“人货场”的角度进行分析。电影刚上映时,影片观众倾向于一二线城市的观众,那么侧重在抖音场景里宣传比较合适;到影片上映一段时间后,观众将从一二线城市逐渐迁移至二三线城市,宣传场景则需要迁移到快手中。

所以,环鹰时代同时在快手上进行影片宣传,这波宣传在短时间内为电影相关话题带来1.7亿浏览量。

发行的动作也随之而上,环鹰时代找到10部与《喜宝》对标的影片,整理出这10部影片在哪些影院的票房表现更好,从而筛选出1500到2000家可能更适合《喜宝》放映的影院进行重点排片。根据发行团队的前期推断,影片上映几日后主要观影人群便会向三四线转移,于是他们还追加了几百家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影院,准备在后期加大这些影院的排片。

影片上映前,环鹰时代就在宣传和发行上制定好精准的策略,稳扎稳打的步步推进。

面对口碑争议,采取转移注意力策略

影片上映第一天,一波波争议声扑面而来。其中,声量最大的便是《喜宝》的原著粉。

对此,张聪洋向小娱透露,宣传团队早在影片上映之前就预测到这些风险,甚至这些批评声尚未达到她们预测的那般猛烈。

早早的,宣发团队便制定好相应的应对策略:“找到喜欢我们的人,而不是去和不喜欢我们的人死磕”。

据宣发团队分析,最可能对《喜宝》提出批评的便是那些原著粉,这是所有经典IP改编都难以避开的问题。而亦舒的长篇小说《喜宝》出版于1979年,该书书粉的年龄大部分在30岁以上,已经不是当下电影院的主流观众。因此,宣发团队需要去寻找到那些喜欢电影《喜宝》的观众。

为此,在应对舆论危机时,环鹰时代没有选择回应质疑,转而采取转移注意力的策略,用引导价值的方式去寻找影片真正的观众。

经过前期在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等平台的物料投放,宣传团队清楚的认识到喜欢这部影片的观众最容易被影片中的老少恋和爱情价值观击中。所以她们围绕这两点持续进行宣传,为此还找来不少情感类KOL进行合作。“随着我们发出内容的浏览量不断提升,很多短视频博主为了给自己的账号带来更多流量,也跟着我们一起发和《喜宝》相关的视频内容,影片在网络平台中的声量便越来越大。”

那些被短视频中的内容吸引而走进影院的网友,其中一部分又会变成《喜宝》的忠实受众,她们大多是20至24岁的女性,且非常赞同电影中传达的爱情观。

当微博中出现一些不正面的热搜时,环鹰时代下足功夫进行口碑维护,尽量将话题转至讨论影片中的爱情观上。这时这些拥护影片价值观的观众成为自来水,有时还会主动同那些对影片提出质疑的人进行辩论。

然而这批自来水的主战场显然不在豆瓣上,自影片上映,其在豆瓣的评分一直不尽人意。对此环鹰时代也并未感到气馁,“影片存在负面并非是一件完全不好的事情,只要影片在网络中有讨论热度,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上座率。”

而且,据张聪洋透露,在应对豆瓣的低评分时,宣传团队始终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豆瓣网友很容易看出来哪些是来刷分的水军,一旦被发现她们可能会群起而攻之,对影片造成的伤害可能会更大,所以我们不会轻易做豆瓣分数的维护。”

正是因为宣传团队选择了转移注意力,用价值观寻找电影真正观众的方式,使得影片的负面声音没有被逐渐放大,票房不断增长直至破亿元。

紧抓宣发,拓展制作,

环鹰时代的展望

《喜宝》是环鹰时代今年做的第一个院线电影项目,张聪洋告诉小娱,未来环鹰时代的主要业务仍然会集中在院线电影的宣发上,与此同时,她们正开始自己开发院线电影项目,涉足影视制作。

环鹰时代宣发的项目,并非集中在国内,这几年来她们也发行过不少引进片,如《印度合伙人》等,影片囊括戛纳、柏林、多伦多等多个国际A类电影节的获奖作品,且和国外发行方保持着良好而紧密的关系。目前,公司还储备有《放牛班的春天》《温泉屋的小老板娘》《花滑女王2》等引进片正在择期亮相银幕。

张聪洋表示,环鹰时代在选择院线电影项目时,会着重考核影片的两个方面:一是口碑;二是影片是否有亮点,以便日后发力。通常,在选择引进片时,会把影片口碑放在第一位;在选择国内影片时,则首先考虑影片的亮点,其次才是口碑。

经过这几年来,公司在宣发方面的不断探索,熟练运用互联网思维,已经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宣传领域,环鹰时代擅长于短视频渠道的运营。“很早开始,我们公司便涉足短视频领域。因为公司有帮助品牌方寻找KOL进行直播带货的业务,所以我们非常了解哪些KOL在哪些渠道有真正的影响力和转化力。”

不仅对于宣传渠道有把握,环鹰时代通过公司官方账号的试水,寻找出在短视频内容方面的经验,截止目前“环鹰影视”抖音号收获有47.1万粉丝。

“我们在运营抖音账号时发现,短视频内容和传统内容不同的是,不能害怕露出槽点。有时,我们会特意暴露出一些槽点,比如配音出现小错误、字幕上出现小错误,这些小瑕疵都会引发用户讨论,带来更多的流量。”张聪洋向小娱透露道。

每次营销、每个物料,都是团队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用户分析得出的最佳路径。制定营销方案前,环鹰时代会根据数据和目标人群画像制定好精准的营销渠道和步骤。针对不同人群和渠道,公司发布的物料不尽相同,且在此之前公司团队已经经历反复投票,确保物料能够传达影片抓人眼球,同时留有一定悬念,以便吸引大家走进影院。

环鹰时代试图把电影当作产品来运作,通过数据思维和用户思维等方式,寻求精准营销的最优解。

在发行领域,环鹰时代发行实现完全数据化管理,拥有成熟地网发行团队,地网团队对接影院以及地面营销触达。地面合作数百家商家合作,联合营销。数据精细化发行以及落地触达转化从而提高上座率。

出身影视制作的张聪洋曾经做过六七部影片的制片,公司主要成员均来自国内知名影视公司,公司一直保持着创新且精准的影视娱乐全案宣传能力和强势的发行能力。

经过每年十部左右影片宣发的经历,公司积累了不少行业经验,现在张聪洋准备带着这些丰富的经验回归老本行。环鹰时代已经签约一部分导演,开始涉足影视制作。

由于公司创始团队都是女性,团队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等情感类内容的触角更为敏锐,所以公司自制的院线电影自然不会是主旋律或者大动作类型,而会更多的聚焦在大情感类的影片中。

从制作到宣发再到制作,环鹰时代实现了经验的交叉和商业的闭环、上下游的打通与整合。这家公司正在茁壮成长,并在行业中发出愈发响亮的声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