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青春片中的少女,躲过类型电影的陷阱了吗?

整体来说,少女电影仍然很难破圈。

电影情报处 陈一 | 12/14 12:45 | 阅读: A+

半个月前,讲述少女成长的文艺片《日光之下》上映仅三天、票房成绩便呈断崖式下跌,就在导演梁鸣为此心痛不已之时,本周五,又一个关于少女成长的故事出现了——新锐导演周笋的处女之作,由邓恩熙、李感等主演的青春现实题材影片,《少女佳禾》。

在国产青春片的势头逐渐褪去之后,最近几年,不少以少女为主角、主要讲述女孩心灵蜕变和自我意识觉醒的影片接连涌现。单说名字中带有“少女”二字的,五年内就出现了《闪光少女》、《少女哪吒》、《少女佳禾》、《马赛克少女》等多部。

这些关于少女的影片中,虽然也有与前几年的青春电影一脉相承的商业片(如《我的少女时代》、《左耳》、《七月与安生》等),但更多的还是一些出自新导演之手、独立制作的文艺影片。本文中所主要谈论的,也正是这些小成本、偏独立的电影。

数据来源于豆瓣及灯塔专业版

目前来看,除去几部明星名导加持的作品外,这些少女影片普遍市场反应欠佳,豆瓣评分也多在6分之上、7分以下。不过,即便是这样,仍有越来越多的导演执着地将目光投射于此,一次又一次地借着少女心事,来完成作品中的个人表达。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随着数量的增多,少女电影会陷入与国产青春片相似的题材困境吗?如果想要获得持续的生命力,这些少女心事又该如何在票房和口碑方面寻求突破?

从青春爱情到自我成长

——少女形象登场之路

2013年,赵薇执导的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横空出世,在口碑与票房都刷新了类型纪录之后,短时间内,大量内容结构都与之类似的电影井喷式地出现,而青春片也自此成为了内地影坛中不可忽视的类型之一。

大量的商业复沓必然意味着题材的同质化与质量的下滑,几年之内,大陆青春电影口碑不再,直到《七月与安生》(2016)、《闪光少女》(2017)等一批多元化题材的作品出现,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渐渐的,青春片的类型定义被扩宽,市场也终于有所回暖。

2017年青春片口碑之作《闪光少女》

新兴类型中,少女电影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青春片的亚类型,少女电影通常指以青春期女性为主要视点、以少女成长为故事主旨的电影。它不同于一般的校园爱情剧(如《同桌的你》等),也不同于聚焦于青少年、具有一定社会批判意义的新兴类型(如《悲伤逆流成河》、《少年的你》等),少女电影,最重要的就是“少女”二字,影片中的青葱岁月都该经由“她”的眼睛得以呈现,所有的稚嫩气息和怀旧气氛也都应携带着浓烈的女性特质。

虽然数量尚且有限,但少女电影近年来的增多之势显而易见。这首先是因为电影市场中,狗血的青春故事再也骗不到关注、观众们开始渴望更加有深度和代入感的影片,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女性主义的逐年崛起和人们自我意识的慢慢觉醒。

伴随着女性主义在大陆地区的发展,大众对于女性的讨论越来越多,时代对“少女”的拘束也渐渐淡化。现如今,对于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讨论已经不再是单方面的权力压制,女性开始获得话语权,从女性视点出发的作品也与日俱增。

少女题材佳作《过春天》

与此同时,当今社会属于独生子女一代,而就少女电影而言,影片的主角也是以独生女居多。比起兄弟姐妹颇多的上代人,独生子女们大多拥有城镇家庭背景,自小就是家庭的中心,不需要为温饱问题发愁。这种生活环境之下,他们理所当然地会把更多注意力集中于自我,渴望表达、实现自我价值。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对影片的创作者、还是影片中的角色,都是同样。

只不过,与衣食无忧相对应的还有来自父母的期待和情感负荷。在90后这代人身上,追寻自我的道路总会与社会和家庭的制约相伴,而这种矛盾,其实也正是少女电影在近年中国市场中逐渐崛起的社会现实基础。

从刻板附属到个性解放

——青春少女蜕变之路

作为从孩童向成年的过渡,“少女”正是女性们身心急剧变化、性别意识开始觉醒的重要时期。性别身份的建构自会带来一系列矛盾与困惑,而这些矛盾与困惑则在不停地冲击着成长这个永恒的话题。

一直以来,在有关于成长的青春电影中,“少女”形象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不过,从早年间简单的“性别标志”到现在生动鲜活的角色形象,国产青春电影中的少女着实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才得以来到现在的位置。

在青春片浪潮涌现的初期,那些校园故事中的少女大多是片中男性角色的附属品。

以传统青春片《同桌的你》为例。影片中,周冬雨所饰演的周小栀甜美可爱、纯洁干净,这些元素几乎与传统男性对于初恋的幻想完全契合,而周小栀这个角色也显得有些工具化且具有代表性。

与同时期其他影片类似,《同桌的你》全程以男主角林一的视角讲述了他的成长故事。在林一的青春中,周小栀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她命运的走向甚至都会受到林一的影响,宛若这场爱情的牺牲品。

这种角色与剧情设置自然会引发一些观众的不满,而也正是在这种不满的声音之下,一些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女性角色为中心的影片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例如,仍属于青春片范畴的《七月与安生》就打破了该类型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传统,通过对七月与安生两个女孩子成长经历的回顾,凸显出了女性对生命、对成长的思考。

在收获了不错的反响之后,国产青春片并没有止步于此,而少女电影也正是在这个时间点集中登场,丰富和壮大着这一类型。

比起之前的商业青春片,少女电影中的女孩形象显得更加丰满,也更加具有多面性。在这些以她们为主要视点的故事里,所有的少女都脱离了传统青春电影中完美的人物设定,她们不再完美无暇、不再一心为爱,更不会再一味地付出和自我牺牲。

面对社会的险恶,《嘉年华》中的打工少女小米也曾暴露出内心的阴暗——年纪轻轻便外出闯荡的经历使得她格外早熟,在面对残害少女的犯罪行为时,善良和伸张正义的本能让她录下视频作为证据,但在随时有可能流离失所的情况下,她也没有忘记以100 元一个问题的价格从律师那里讨好处,以及试图用证据视频换来钱财保住工作。

《少女哪吒》中,女孩儿王晓冰则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展现了自己的棱角。面对家庭的纷争,压抑许久的她终于在家人面前大声指责大声控诉,最终,她甚至以割腕自杀的极端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固执和坚守。

在家人面前大声控诉的王晓冰

总而言之,作为青春片中一直以来的核心人物,这些少女终于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质。在创作者的手下,她们一面努力挣脱传统的束缚、大胆地追寻自我,一面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背负上了这个时代独有的话语秘密。

性别议题与类型发展

——少女电影突破之路

与国产青春片类似,近几年的少女电影整体呈现出了类型杂糅的趋势,主题内容也“逐渐落地”。这些影片并没有一味沉醉于美好的爱情和梦幻的表述,而是更多地与现实主义、犯罪元素等相结合,直击社会痛点、充满人文关怀。

其中,《嘉年华》聚焦儿童性侵、《过春天》关注身份认同、《我心雀跃》讨论禁忌之恋、《少女佳禾》讲述少女复仇。不过,无论关注点在何处,这些探索少女成长的电影中,通常还会出现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即对女性性别身份的觉醒、思考与认同。

以师生恋为主题的少女电影《我心雀跃》

可惜的是,虽然围绕着“女性”二字,但女性题材并不意味着女性主义立场。对于大部分少女题材电影而言,它们虽试图讨论这一具有批判价值的问题,但却始终无法做到真正的深入。

仍以影片《嘉年华》为例。故事中,被犯人侵害的两位少女始终处于失语的状态,而打工妹小米也是在被罪犯的同伙算计和暴打后才选择帮助同类维权。

另一方面,急于脱离当下的不幸,小米甚至为了保住工作险些出卖肉体,虽说她的自我意识终于在影片末尾处有了觉醒之势,但综合整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来看,《嘉年华》中的少女们在面对男性的残害时终归是麻木与无力的,而且,长期身处于这种悲惨处境之中,她们甚至已经丢失了反抗的意识,只是想方设法地去逃离或自我麻痹。

《少女哪吒》也是同样。在这个故事中,代表叛逆一方的王晓冰在破碎的家庭中成长,与父母关系紧张,但同时,她自由、潇洒,无所畏惧。可以说,她的存在让观众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可能性,只可惜,片尾的王晓冰只是收获了一个以死亡为收场的悲剧性结局。

对于观众而言,这仿佛是一种暗示和警醒——年轻的叛逆只是一场大胆而狂妄的梦,另类的道路终将被封锁,少女们还是得迷途知返、回归传统。

当代的中国少女电影,看似跟随了女性主义的发展,但究其核心,这种隔靴搔痒式的反抗和讨论仍然使得大部分作品沦为了一场浅尝辄止的青春探险。

另一方面,如同10年代盛行的青春片一样,目前的少女题材也隐约呈现出了同质化的趋势。甚至,不比青春片,这些少女电影以文艺片居多,部分影片中过多的个人表达使得观众云里雾里,因此在商业方面,这些电影也很难突破圈层,持续发展更是希望渺茫。

在前两天的采访中,因为票房惨淡,《日光之下》的导演梁鸣直言自己已“卖房旧市”,而之前,《少女哪吒》、《我心雀跃》等影片全都遭遇了票房上的挫折,即便是有社会热点议题加持的口碑之作《嘉年华》,在当时票房也未超过3000万,着实令人惋惜。

上映前夕,《嘉年华》凑巧赶上震惊万千网友的“红黄蓝”事件,影片也因此获得了更多关注

就现在的电影市场而言,虽说《少女佳禾》这类多元素融合的作品可以吸引到更多目光,但整体来说,少女电影仍然很难破圈。如果想真正地引发热潮,此类电影还是要商艺并重,摒弃过小的格局和过度私人化的表述,慢慢寻求属于自己的突破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