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断有推理悬疑类佳作出现在市场中。它们往往靠着缜密的剧情、出人意料的反转取胜,去年西班牙影片《看不见的客人》便是一部在内地电影市场取得极大成功的作品。
如今又将出现一部早已名声在外的悬疑影片,跟《看不见的客人》类似,它曾靠着强口碑席卷全球,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而由于它的题材创新性,片中大量融合了当下年轻人更喜欢的社交网络元素,因此在受众基础层面甚至会超过《看不见的客人》。
这就是即将在12月14日上映的年度悬疑佳作《网络谜踪》,它有望成为12月份电影市场的一大惊喜。
点映口碑超预期:
悬疑感强、观众被创意打动
从12月8日的点映结果来看,观众对其类型突破和升级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它借助了如今的互联网作为工具,堪称开辟了悬疑电影的新典范——桌面电影。整个故事都在电脑屏幕完成,将电脑桌面、社交软件、视频画面完美融入到了影片当中。
利用社交网络来破案,这种电子屏幕的设定非常炫酷,真正在悬疑影片中做到了创新,这也证明了好莱坞电影在颠覆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它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电影的视听语言,光凭这种创新的电影形式便足以成为观众进场的动力。
从第一波点映截取到的观众评论上,可以注意到多数观众都对它的创意所打动:“新颖、故事和表现手法让人眼前一亮”、“代入感很强,绝对是今年最创新的电影”、“重新解读了电影语言,形式主义做到了完美”、“不单是形式,更多的是透漏着社交网络和流媒体对我们生活造成无处不在的影响”。
除了在创意上做到令观众惊喜,作为悬疑影片内核的《网络谜踪》,在悬疑感上也是几乎做到了极致,在这一点上,观众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每一个反转都让人看得一身鸡皮疙瘩”、“层层抽丝剥茧,每一个反转都在意料之外”、“反转反转又反转,悬疑感持续到了最后”。
这股“社交网络潮”
终于从北美刮到了中国
可以说犯罪悬疑类型的影片,在好莱坞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非常成熟的一种类型,拥有着稳固的市场,但终究它跟好莱坞传统的特效大片存在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在口碑一端,类型的局限导致它很难取得高口碑。简言之,相对传统的商业片,观众对悬疑类影片往往报以更高的期待和审美标准。
在同等条件下,它们想要拿到高分要比其他类型困难得多,因此每一部悬疑佳作的出现,都得有着“高人两等”的品质才行。显然这部话题影片《网络谜踪》做到了,它通过自己过硬的质量收获了全网好评,北美烂番茄高达93%,成为今年悬疑类影片的最高分。
它横扫的远不止北美市场,作为今年颇具风头的悬疑影片,它在国内口碑方面也是普遍叫好,豆瓣上的8.5高分,意味着于96%的悬疑类影片,《网络谜踪》几乎代表了近年来悬疑影片的最高水准。
跟其他很多类型一样,国内的悬疑类型影片市场还在发展中,急需优质的悬疑影片来引领市场、培养观众。
从市场经验来看,尽管目前悬疑犯罪类影片处于发展中阶段,但靠口碑实现长线市场的案例已经不胜枚举,尤其是观众对优质的国外悬疑电影,更是报以较高的热情。去年西班牙经典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在内地斩获1.72亿票房,而此前泰国影片《天才枪手》更是拿下了2.71亿的水准。
市场结果就能看出,观众并非反感悬疑类影片,而是优质的悬疑影片太少。而接下来《网络谜踪》的上映,不仅将肩负着贡献市场份额,为内地市场600亿做贡献的重任,同时也将继续给悬疑影片正名,从而进一步取得观众的信任。
更贴合年轻观众的犯罪悬疑片
正是黑马逆袭的好档期
从今年贺岁档的格局来看,整体的数量和体量较往年有一定的倒退,历史的经验告诉大家,这种环境下便是乱世出英雄的时刻,无疑给中小型影片带来市场契机,当然,这种契机必须要靠过硬的质量来争取。
整个12月贺岁档来看,《网络谜踪》是唯一的犯罪悬疑影片,这让原本的类型局限变成了优势,至少能够保障它能够吃到属于自己的受众。
鉴于今年贺岁档的相对宽松,也就给予了《网络谜踪》开画的立足空间,而它将靠着这个空间逐步扩张自己的规模。随着口碑的不断发酵,陆续会有增量观众走进影院,最终将会陆续蔓延,直至整个主流票仓市场,最终有机会拿到一个黑马逆袭的曲线。
而在受众层面,由于社交网络元素和强话题性的存在,因此它的受众基础将超过《看不见的客人》。同时在大银幕上观看这部极具创意的“桌面电影”,会有更好的观影体验,而随着接下来的正式上映,相信会有大量的二刷、N刷的现象发生。
宽松的档期和高品质使得影片天时地利人和兼备,能否让悬疑电影继续发光,能否延续甚至超过去年《看不见的客人》的表现,且看接下来《网络谜踪》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