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戛纳忽视却预定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地心引力》导演的黑白新作“神”在哪?

纵观今年的各种片单,《罗马》毫无疑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电影之一。

影吹斯汀 | 12/20 14:37 | 阅读: A+

进入年末颁奖季,各类奖项归属、提名名单,以及媒体总结的“年度十佳”都是影迷们关注的焦点。而纵观今年的各种片单,《罗马》毫无疑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电影之一。

这部电影原本应该毫无疑问入选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但却被戛纳给无情拒了,原因是戛纳认为不应该把奖颁给不在院线上映的电影,而《罗马》是由Netflix负责投拍制作以及发行的。导演阿方索·卡隆也不愿妥协改变发行策略,所以只好转投随后的威尼斯电影节。

没想到在威尼斯一亮相便再次惊艳媒体,以场刊4.4的高分刷新了纪录,并一举拿下金狮大奖。此后一路横扫颁奖季,成为争夺明年奥斯卡的大热种子选手。

除了深受各大奖项和媒体的热推,《罗马》的看点还在于,这是出生于墨西哥的导演阿方索·卡隆在好莱坞闯荡16年后第一次回到家乡拍摄电影。

也许你会对这个名字略感陌生,但一定对他的作品早有耳闻。他是《潘神的迷宫》制片人,《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导演,还创作了大名鼎鼎的科幻片《地心引力》,并凭借这部电影拿到了第86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导演。

诸多光环加身,不看《罗马》,2018年的观影计划注定不完整。

回归电影本身。虽然片名叫《罗马》,实际上故事和意大利的罗马并没有关系。这个“罗马”位于墨西哥,是一个中产阶级社区。此外,和“罗马”二字给人留下的“古装史诗巨制”这样的印象相反,这部电影只是记录和描绘了上世纪70年代,一个墨西哥中产家庭的日常生活。

《罗马》的故事很简单,主角为年轻女佣可莉奥,她为长期与丈夫分离的索菲娅一家工作,照顾着索菲娅的四个孩子,她们的生活因各种意外而产生变化,随后又恢复平静。

Cleo和她照顾的孩子

面对熟悉的日常,如何将琐碎重新组合成具有美感的影像,不是一个容易处理的问题。在沉闷与生动之间,一把看不见的标尺考验着导演对于生活的理解。《罗马》对此的处理显然是极具趣味性的,甚至将琐碎的生活拍出了平静的诗意。

影片中的各种细节都很有质感。餐桌前孩子们吵吵闹闹,电视机前一家人尽情大笑,洗好的衣服在阳光下滴水,每个场景都有自己的节奏。即使是在黑白影像中,也能感受到温度和气味。这种氛围一度会让人联想起2016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八月》,同样是以黑白色调,记叙了一个平常的夏天。

《罗马》的真实感,来源于导演阿方索·卡隆对自己回忆的奋力汲取。片中大部分场景都是他童年回忆的再现,他本人就是片中这个墨西哥中产家庭四个孩子中的一员。为了最大程度实现还原,他甚至用童年时期使用的家具来布置场景。可以说,《罗马》完全是阿方索·卡隆的私人化表达。而他自己也毫不避讳这一点,直接在片尾打上了“献给莉波”。(莉波就是他儿时的保姆,也是片中女佣可莉奥的原型)

虽然是自己写给自己回忆的情书,但阿方索·卡隆的表达并不是沉溺而主观的,而是充满了一种冷静的美感。

《罗马》的视觉是极有特点的,大量的固定镜头加移动长镜头,展示通透的空间感,为观影者提供了“旁观生活”的视角。电影开篇,镜头对准了擦洗中的地板,泡沫一遍又一遍冲刷过中心被地板反射的天空,一架飞机缓缓飞过。既在构图上有美感,又诉说着生活的宁静。

当可莉奥走入屋内,摄影机一直跟随着她的行动左右移动,将观众“置入”场景中,不断体会人与环境的关系。

这样的镜头在片中多次呈现,楼下楼下,院里院外,从客厅到大小主人们的起居室……一个家庭的真实日常就在这一次次的空间展示里,细腻而饱满地铺陈在观众眼前。

除了具有空间感的长镜头,还有相对静态的视角。安静的表达实际上并不影响情感传递,在关键时刻,这种观察者视角所带来的情绪震撼是极有力量的。

在俯瞰之时,动荡的人群使影片充斥着危机即将到来的紧迫。

将镜头长时间固定,更像是对生活及生命的凝视。比如可莉奥观察地震中的新生儿,一块震碎的天花板掉到了保温箱上,躺着的婴儿没有异动,同时展现了生命的坚强及脆弱。

在可莉奥生产之时,观众能够始终以旁观者的视角看到婴儿的抢救过程,以及可莉奥的情绪变化,又体现了人面对意外的无力。

简约而不简单的镜头语言,让《罗马》如生活的诗篇,质朴中带着复杂的情感体验。

回到家乡拍摄电影,并在故事中投射自己的影子,这是我们的文艺片导演最喜欢用的套路。但与大部分年轻导演不同的是,阿方索·卡隆并未以小男孩时的自己来观察周围的一切,而是将重心放在了两个女性角色上,即保姆可莉奥和她的女主人索菲娅。

因此,与其说这是导演的个人化作品,不如说这是两个不同阶层女性的肖像刻画。

女主人索菲娅,拥有豪宅、四个孩子、一条狗,老公是医生,自己也拥有高学历,标准的人生赢家。然而她无法挽留住决心离开家庭的丈夫,并极力对孩子们隐瞒婚姻破裂的事实。

处于“低层社会”的可莉奥,轻易就走进了一段爱情,然而暴徒男友一听说自己怀孕,立刻消失了,被重新找到后还大喊着“不想被我打个半死就不要胡说”。最终可莉奥独自怀孕生子,还没有能保住孩子。

两个阶层的女性在教育程度、物质条件,以及性格上完全不同,但面对情感伤害时都采取了相同的处理方式:隐忍坚强地担负起所有的后果。

可莉奥和索菲娅原本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一方面,因为身份不对等,可莉奥在家里和女主人存在着地位上的差别。比如可莉奥回到自己的卧室,第一想法是立刻关灯,因为主人不喜欢一直开着灯,觉得费电。以及,在她以为能和主人的家庭共同享受电视节目带来的欢乐时,干活的指令依然会提醒她这不是属于她的世界。

另一方面,她们又是相互依赖的。可莉奥对孩子们无微不至,早已被视作最亲的人。听说可莉奥肚子疼,最小的孩子还会替她揉一揉,给个拥抱,才愿意离去。在得知自己怀孕后,原本担心会被解雇,没想到却得到了女主人贴心的安慰和照顾。

在经历了相似的情感起伏之后,可莉奥与索菲娅在心灵上有了某种贴近。索菲娅在喝醉后对着可莉奥感叹道:“我们女人永远都是孤独的。”

然而,阿方索·卡隆没有让她们沉溺于“丧”和“悲伤”。面对生活带来的shit,更具备独立条件的女主人很快便决定走出阴霾、带领孩子们开启新的“冒险”。而一直压抑情绪的可莉奥,也在结尾海滩度假的高潮戏中得到了爆发和释然。

在汹涌海浪中寻找女主人孩子的可莉奥,带着对死去女儿的情感拼命保护着幼小的生命,此刻她更像一个母亲而非单纯的保姆。

这次“劫后余生”,索菲娅紧紧抱住了可莉奥,并给了她额头一吻,宛如真正的家人。

这既是一段个人命运的自我救赎,也是人与人之间善意的连接。正如《小偷家族》所传递的核心:家人究竟是因为血缘,还是因为在一起相处所产生的情感,《罗马》里,也有着对这层意义的呼应。这是跨越种族、身份、年龄的一种相互依赖。

相信这也是阿方索·卡隆要为莉波拍摄这部电影的一大原因。

阿方索·卡隆和自己的保姆莉波

在人本身的情感之外,电影中体现的时代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影片对于特定政治事件的描绘依旧是克制的,一开始只是从广播中、电影院的大银幕描绘了意识形态环境,直至最后半小时才拍摄了游行,以及震惊世界的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在这场历史事件中,100多名学生惨遭墨西哥军方杀害,但《罗马》略过了大部分血淋淋的场面。

社会动荡对普通人是有影响的,可莉奥受到惊吓而羊水突然破裂,因为交通堵塞耽误了胎儿出生的宝贵时间。但并没有被表现成撕心裂肺的大悲剧。

在可莉奥接受了失去孩子的悲伤,女主人从混乱中受到的惊吓缓过来之后,一切生活平静如常。天空依然会缓缓划过一架飞机,可莉奥还要打起精神干活,索菲娅买了新车带着孩子们出去度假,并坦白了离婚事实决定开启新生活。

就故事设定来说,惨和丧本来是最简便的两种表达方式,阿方索·卡隆全都放弃了,他选择回归最真实的生活。

大时代对于个体的作用,实际上并非全然极端的大起大落。在经历波折之后依然要“笑着活下去”,才是小人物的常态。正如《二十二》里的老人们在经历非人的折磨和创伤后,依然平静地生活,面对日本人的照片只是淡然说一句“他们也老了”。大多数戏剧性的结果,仅是很多作品为了煽情而制造的想象。

相信这对于我们的文艺电影也是一种启发。是否一定要以贩卖丧感来揭示社会的真相?所谓深刻,就一定是向下挖掘苦难吗?

相比不停让角色说着故作深沉的台词,以教育观众“这个世界是什么”,低调有内涵的情感共鸣,以及创作者眼里的爱和善意才是最被需要的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