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勇敢爱,不等待”创投活动进行了入围提案阐述。本次创投活动经过首轮评审,选出了10个提案入围。提案阐述邀请到了纪录片学者、剪辑师林旭东,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等行业人士作为评委。本次活动由赞助商提供总额100万的资金用于资助三部获奖提案的创作。
2016年,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联合赞助商举办了首次女性纪录片创投单元,创投项目以“女人勇敢爱”为主题,从中甄选出5个入围作品,最终评选出1个项目获最佳创意项目奖。据上海影视节中心副主任王晔介绍,本次活动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二次与赞助商联合推出纪录片创投单元。本次活动共收到167个提案,题材更加丰富,竞争更加激烈。活动吸引了不少中国纪录片界的资深优秀导演参与其中。本次创投活动入围的10个提案,有5个是女导演的项目,题材上也多有关注女性成长与女性生命体验的作品。
《掬水月在手》是一部关于叶嘉莹先生的文学电影
最受瞩目的提案是中国台湾著名导演陈传兴的《掬水月在手》,这是一部关于叶嘉莹先生的文学电影。2018年6月,在南开校友总会,94岁的中华古典文化专家叶嘉莹先生捐赠1857万元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近日,叶嘉莹先生再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加上2018年捐赠的1857万元,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掬水月在手》将讲述叶嘉莹先生的人生故事。
导演陈传兴为大陆观众所熟悉,多是因系列文学大师纪录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这一系列作品以电影式叙事手法与影像风格,纪录并诠释了周梦蝶、郑愁予、林海音等文学大师的文学生涯和人生历程。当时在海峡两岸反响不俗。
《掬水月在手》的主线叙事,以叶嘉莹北京祖宅的各个建筑部分,题名纪录片中的章节,以杜甫《秋兴》八首谱曲的音乐作为隐线叙事,呼应叶嘉莹的一生。该片在全球多地拍摄,意在不止追随叶嘉莹的生命轨迹,更随着中国古诗词的发展脉络,重塑中国古诗词意境。目前该片已完成拍摄,正在紧张的后制进程中,有望在2019年内上映。
导演张楠的提案《我的生命线》,则是关于一位年轻女性的生命经验。讲述一位南方农村姑娘成为年轻女性画家的成长经历。主人公汪化曾在中央美院食堂工作,业余自学画画。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引起了业界的注意,很多策展人想代理她的作品,然而她却不理解为什么要卖掉画:“画画不是为了改善生活,不是爱好,是生命的流淌。”当媒体报道了她的故事后,汪化的故事被简单定义为一个草根年轻人坚持梦想的故事。导演张楠表示,在纪录片创作中,他也曾纠结要不要也去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最后,影片的重点放在了关注主人公内在经验的变化。从一开始的“能不能成为画家?能不能赚到钱?”,演变到后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画和生活的关系?如何整合这些经验?”,主人公内心的成长过程颇能引发观众共鸣。
独立电影导演杨荔纳,所创作纪录片《老头》获得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亚洲新浪潮优秀奖,剧情片《春潮》获得第3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别关注奖。此次她带来的纪录片提案《少女与马》,讲述一群因学习马术而与马相伴的少女的故事。马术在国内作为一项新兴运动,近些年发展迅速。在马术比赛中,男性选手居多,而比赛不分男女,女性选手要在赛场上与男性选手一起竞争,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杨荔钠导演表示:“青春之美和运动之美不分国界,会和观众产生共鸣。”
女导演王璐带来的提案《高原上的棒球场》也是一部体育类纪录片。故事聚焦在藏族少年棒球手华旦才让、南拉太,和发掘他们的韩国教练田昌吉三个人物身上。韩国人田昌吉在中国青海省的高原上,建起一只棒球队,教出了三代棒球运动员,改变了他们中很多人的命运。在基础教育资源都欠缺的高原上建立一个棒球的王国,像在这片土壤上埋下一颗理想主义的种子,也给这部纪录片赋予了非现实色彩。这部作品在竞技体育故事的表象下,讲述了不同国籍、民族、信仰的彼此交融,呈现了多元文化背景和多元价值观。“虽然看似励志,但并非描述成功,而是每个人的斗争和选择。”王璐这样描述这部作品。
两位女导演冯都、赵青带来的提案《彩云在飘水在流》则是聚焦湖南永江地区流传百余年,只在女性间传递的一种文字:女书。这是世界上唯一现存还在被使用的性别文字。故事以吴欣、思慕这两位年轻的女书传人为主角,讲述她们的社会角色、职业发展、和两性关系中的位置。
青年女导演叶云带来的提案《对看-2》,以一群2000年出生的孩子的成长为切入点,展现当代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发展,通过这些家庭的变化,折射出当代中国人从农村文明进入城市文明进程中,每个家庭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女导演郑琼的纪录片《出路》曾入围克罗地亚国际纪录片节国际竞赛单元,其中三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的成长经历曾引发网友热议。此次她也带来提案《美丽无暇》,讲述两位天生眼盲的中国女孩被一个美国家庭收养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看到肢体和心灵的创伤如何被修复:无条件的爱。我想探讨这种无条件的爱从何而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操练这种爱?”郑琼这样描述她的创作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