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火了,它对于中国电影有什么影响?

元宇宙会带来哪些变化?

对于关注资本投资市场的朋友, “元宇宙”可能是当下最火的话题,抛开一些互联网科技巨头的豪赌,仅从资本市场来看,它们的反应最直接,可以预计其成为下一个投资的热点。 

当然从目前各个渠道的评论来看,对于“元宇宙”褒贬不一。但这并不妨碍各大科技公司提早布局。无论是“割韭菜”也好,亦或是用谨慎的目光来看待,元宇宙应该会影响下一批互联网人的生活方式。 

几年前当《头号玩家》热映时,观众会寄希望影片中的绿洲能够实现,但当真的有这样的概念出现时,大家更多表现出一些疑问和担心,毕竟现有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生态已经深入人心,对新技术的一切疑虑都很正常。 

对于观众和从业者都深深感觉到互联网对传统影视行业的改变和冲击,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元宇宙”,它对于内地电影产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形式大于概念,前期观望态势明显

如果不是这次元宇宙概念的膨胀,想必美国作家尼尔·史蒂芬森30年前的《雪崩》几乎无人知晓,在这部小说出版17年后,才由“科幻世界”在《世界科幻大师丛书》中正式出版该书的简体中文版。 

其实抛开略显空虚的“赛博朋克”概念外,六七十年代美苏对太空的探索算是对整个世界范围内科幻的一次催化和启蒙,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是科幻文艺作品,也包括对科技和人文的深度思考。 

人对于科技的始终既好奇又恐惧,同时个人的意识既想脱离躯壳限制继而天马行空,又想更享受来自于自身切肤的愉悦快感。这因如此,很多人对于虚拟世界的“渴望”是非常迫切的,但更多也希望虚拟世界的辉煌可以随意切换到实际生活中,并能够得到切实并看得见的利益。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元宇宙毫无疑问会满足很多人的梦想,毕竟《头号玩家》中描绘的美景是那么的美好和绚丽,特别是其中巨额的奖励让所有人都趋之若鹜。 

好多人辛辛苦苦上班一天,都不如回家玩游戏一会儿,这恰如彩票站那句著名的广告语,“你中五百万的可能性要比你赚五百万大多了。” 

但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条件限制,包括了软硬件、接入带宽、用户频段限制和其他因素,目前元宇宙更多是一个概念化的产品,其形式要比互联网和手机互联网最初构想的提出更遥远,实现起来的难度也更大。 

对于现代中国的网民,大家几乎是完整从Web互联网过渡到手机互联网,所有人也都清楚的知道一个平台的转变不仅仅是个人终端的更换,也需要硬件厂商、移动互联网平台和国家方面的支持和建设,这里还包括终端之间、平台之间和各个网商和接入商提供协议的统一和平衡,是一个要比互联网概念复杂更多的世界。 

在国家层面和管理部门看起来,先行的概念是无需阻拦的,市场探索总会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鼓励,虽然从资本层面和金融管理部门看起来,市场波动要合理合规合法,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进有更好的结果,目前更多机构对此抱有观望的态度和想法。 

资本挪移、观念调整,新挑战来袭

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他们的嗅觉和鲨鱼一样的灵敏,但也总有他们看错的时候。”可能这对于目前的元宇宙和投资市场特别有意义。 

伴随国家相关部门对于互联网龙头公司的一系列措施出台,包括一些资本出现了流动和逃离的现象,尽管有很多人会对元宇宙近期&远期有更多的怀疑态度,但对很多投资者而言,将资金投入到未来且有前瞻方向的更有安全性,毕竟在一定时间内,这些新兴项目很难有政策方面的管辖和限制。 

这也就会造成某些资金的流动会产生偏移和调整,大部分投资者和“金主”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投资比例和倾向,其中包括了对电影和文化产业的投资,如果有新项目和新概念的提出,势必对较传统的电影行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好在于这些年都过去了,新兴行业一直都不断的冲击电影产业,想必制片方都有切身的体会。 

前几年当互联网公司开始进入到电影行业时,便有产业大佬断言,“未来我们所有人都是给BAT打工的”,但通过近五六年的演变,像传统的三大门户网站(暨新浪、网易和搜狐)几乎在电影市场“无一斩获”,视频网站的“爱腾优”更多变成了参与者,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奋斗,在大银幕的表现远不及小终端。 

即便是BAT和新晋崛起的字节跳动,他们也更多抱着学习者的态度和想法参与到中国电影之中。其实像这次腾讯&字节投入巨大资金宣布参与到元宇宙的研发,其意义和想法和他们现阶段参与中国电影是不能划等号的,甚至应该看成他们提前占坑的一种谋划。 

这里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便是当元宇宙一步步形成时,他对于现阶段网络环境和文化市场的深度影响,他也会一步步的改变所有人的一些习惯和消费观念,这一点从目前短视频平台带给大家的变化便可见一斑。 

对于更多普通人来说,接入到元宇宙要面临太多的硬件门槛和障碍,这不同于用两三年的手机对比上万的手机看短视频没有太多区别,太高的门槛会极大的限制用户初期的积累。 

不过就长期趋势来看,元宇宙所能带来的更深度和沉浸的体验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他肯定区别于现阶段所有次时代主机平台上3A大作带给玩家的震撼,即便再不看好他在中短期发展的研究者,也不能回避他对于多个行业将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这一点也会从多方面去波及电影行业,只不过这种波及和影响是大是小的问题了。 

催生更多影视作品,促进科幻和硬件进一步提升

中国现在已经是全世界范围内移动互联网做得最好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想必所有中国人都会深切的感受到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这些都脱离不了强大的互联网基础建设,或许这也是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敢于先去试探和布局元宇宙的基础。 

但现阶段我们就直接去谈元宇宙的实际应用显然太过超前和牵强,毕竟对于大部分中国人它还只停留在概念中,甚至更多的人对此知之甚少,完全不了解其到底为何物,这里还包括了很多平日里极少去接触和了解游戏的萌新和小白。 

不过影视的普及和推广的力度显然是巨大的,甚至要比游戏更为有效,尽管从直观的数据上来看,中国内地现阶段的游戏玩家远比电影观众更为普遍,但仅从能否破圈的角度来看,电影显然会做得更好。 

科技的发展和电影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同时双方面在现阶段的中国电影产业体系中,也都无法摆脱对方的依赖,很多科技的研发目标虽然表明上目标要服务其他行业,但大多最终会作用到电影行业,电影行业很多时候也借助这些技术的进步提供给观众更好的体验。 

元宇宙要想在中国内地取得一定的立足点,先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他便成为所要因素,正如我们看过《星际穿越》对星际旅行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看过《流浪地球》对宇宙科技有了初始的认识,这些都是很难直接通过其他载体获得更好的了解和认知。 

其实内地科幻题材电影从内容和种类来看仍然不够丰富,更多还是停留在对单一品牌、单一IP和单一类型的依赖上,但像“虚拟现实”、“深度体验”等题材仍旧较少提及和触碰。 

从目前中国内地对于元宇宙投入和研发意愿最大的两个公司来看,腾讯和字节在资金方面应该不存在瓶颈和限制,但想仅从单一角度出发肯定是非常困难的,好在于这两家公司也都有较强烈投资电影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倾向。 

如果国内的影视公司可以联手互联网科技公司,先从题材方面入手,对元宇宙和相关产品从影视化的项目做起来,对比动辄几十亿元乃至几百亿的元宇宙项目研发投入肯定是经且划算的,毕竟凭空去构架元宇宙的概念远不及一部电影来得更有“说服力”。 

很多当代电影大师的启蒙影片是《2001太空漫游》(1968年)和《星球大战》(1977年),这也是很多现在世界范围一流科技大师的进入科学殿堂的入门作品,或许这是对于元宇宙、中国电影行业一个不错的启示。 

当然,对于元宇宙的赞扬和评判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声音似乎和多年前我们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疑虑有点相似。想必那个时候最有前瞻的分析师也没有料想到现如今内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状态,正如我们永远无法预料十年、或者二十年年后元宇宙能给未来人带来的变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