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票房TOP100观众画像大解析:究竟是哪些观众在为中国电影买单?

研究观众就是研究市场,,取笑“垃圾观众”就是取笑从业者无能。

我们的观众在进步?在倒退?还是没有变化?答案没办法确定,但请相信:研究观众就是研究市场。

业内人士概叹《我不是药神》的出现,扭转了喜剧独大的市场格局。观众已经成长,大家更倚重影片的思想性和社会性。但《西虹市首富》的王炸效益说明了“优质亲民”喜剧仍然大有市场,《我不是药神》目前看只不过是市场、观众多维度的扩展加深,本质上并没有撼动整体格局。

如果把《西虹市首富》也算成准三十亿的作品,加上之前《我不是药神》《战狼2》《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和《美人鱼》,这六部影片的风格类型完全不同。可以说,就市场的类型化而言,内地丰富程度已经不比其他国家和地区逊色。

按照这个数字来看,5亿左右的城市人口是目前中国电影院线市场的主要生力军,其中又以16-40岁为中坚力量,根据最近的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这部分占到总比例2成左右,也就是说目前我们有1亿体量可被挖掘的观众,他们是电影市场的主力军。

那么,这1亿观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呢?我们将猫眼专业版以及淘漂漂专业版里关于各个维度的数据都细心扒了出来,希望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建议。

中国电影票房TOP100观众画像大解析:究竟是哪些观众在为中国电影买单?

中国电影票房TOP100观众画像大解析:究竟是哪些观众在为中国电影买单?

▲内地票房TOP100观众分析

中国电影票房TOP100观众画像大解析:到底是不是什么样的观众,决定了我们的市场

其实对于很多出品公司来说,没必要把目光和胃口放得太大,并不是所有影片都会和《芳华》一样去撬动中老年观众,看《无问西东》的高年龄观众也都是曾经的知识分子,这部分观众大体都是被子女劝动才去观影,然后在他们的社交圈子中口口相传实现了口碑二次下沉的作用。

从目前内地票房排名top100的影片来看,我们的种类甚至要比依靠超级英雄和漫画打天下的北美还有丰富多彩,虽然我们的影片就展示现实主义仍然不能想日韩印和一些欧洲国家那样为主流,但已经有较好的情况转变。

不得不承认,主流的观影群体仍然是年轻情侣为主,他们是绝大多数进口片、国产大片和喜剧片的主要观影群体,因目前内地译制片基本排映的状况都是以原音字幕版为主,也间接隔离了很多年长观众和教育层次较低的三四线观众。

像学生、白领等观众,更多兼顾了进口片、国产大片,但他们对非知名IP品牌的喜剧片有一定抵触情绪,他们对于口碑、多网站的评分系统有较深的依赖,因为他们的时间紧,容不得太多的时间去对影片深入了解,会以第一感觉和评分来判断是否选择观影和首选观影。

但大部分喜剧片则会更多依靠品牌、演员号召力和发行宣传的覆盖力度,去争取到更多的普通民众的眼光,他们反而更珍惜自己相对宝贵的观影机会,会存在对之前影片口碑下滑的失落感,从而放弃某特定类型和演员的影片。

同时,部分影片即便有异常强烈的性别偏向,仍然具备突破10亿大关的能力,比如《魔兽》、《捉妖记》等影片,但因该类型制片成本高涨,已经成为风险极高的项目了。

中国电影票房TOP100观众画像大解析:究竟是哪些观众在为中国电影买单?

如果再细心一点点,也会发现可能再过两年,进口片想挤进内地票房总排名前十都已经变得非常困难,国产片可能借助多个力量和因素轻松破30亿,但进口片仅仅像依靠视觉效果和情怀已经难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了。

依次来看,目前中国主要的观众画像应该是这样的。

他们是一对情侣或结婚不久的小夫妻,收入尚可,工作稳定,有自己的住房(贷款压力不大)、自己的轿车(或者出行到影城相对便利),情侣处于恋爱初期和热恋、夫妻暂时没打算要孩子,有足够多空闲事件,但收入尚不够支配费用更大的消费和娱乐项目。

这部分观众的群体最为庞大,少数观影频次较高的发烧友和观影频次较低的(每年1-2次)刚好是观影群体的两端,主力的观影群体仍然是情侣和夫妻为主。

如何能够提升这部分观众的观影频次和对电影的依赖度,和提高低频次观众的观影次数,这才是未来中国电影市场全面提升的主要议题。

性别&行业分析:女性&稳定收入群体,主导观影抉择权和话语权

尽管最近现实主义影片抬头,但总体来看,更多该题材影片市场反响都不够理想。明星组合+题材占有+IP 效益+优良发行+正确宣发仍然是目前绝大多数卖座大片的不二法则。

中国电影票房TOP100观众画像大解析:究竟是哪些观众在为中国电影买单?

但有趣的是,观众的口味会发生变化,暂时仅就四部三十亿体量的影片做对比,之前大家普遍会认为男女比例存在一个黄金配比,所谓45%男性观众对应55%的女性观众为最佳,实际来看,目前几乎所有女性观众占比略占优的影片是票房爆发的一个重要基因,但并不会起到决定性因素。

中国电影票房TOP100观众画像大解析:究竟是哪些观众在为中国电影买单?

▲图片来源于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年数据

根据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最近几年中国城乡人口男性比例都要略高于女性,该波动一直维持在1.5%-2.5%左右,(波动因素源于出生&死亡率),总体而言,在中国目前劳动力仍然为男性为主,女性为辅的社会环境下,男性的工作繁劳程度要普遍高于女性,同时伴随女性就业率、入学率和学历的提高,女性可支配的收入也要比男性更有弹性。

中国电影票房TOP100观众画像大解析:究竟是哪些观众在为中国电影买单?

如果再从产业分部划分看,经济发达地区可供支配的收入更丰盈,这也是为什么像两广、沿海和地区中心城市会成为票仓要地,如果该地区远离中心城市,所在地区没有好的经济力量做支撑,仅靠少数影迷发烧友的支撑是不足以提升票房的。

换句话说,并是不内陆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观众不喜欢看电影,也不是经济发达地区观众更喜欢看电影,可支配收入才是绝大多数观众进不去电影院的重要羁绊。

再从行业单一属性看,从事较轻体力劳动、轻工业、办公室文员、中小企业中层底层管理者对电影的依赖性更强,他们一旦形成观影习惯,便会有较高的观影频次,这部分人要么工作压力大、要么能够释放压力的渠道有限,并不算高的收入也迫使他们只能去消费相对廉价的电影。

电影行业的“消费升级”,是一句口号罢了?

常有调侃说:2.1亿才是中国人财务自由的标准线。如果按照目前一些网络段子的调侃,大部分一二线的居民更是难以达到白领的要求。而也是这几年,中产消费升级,也成为了各行各业共同避不开的话题。

中国电影票房TOP100观众画像大解析:究竟是哪些观众在为中国电影买单?

虽然夸张,但普遍目前会认为年收入去掉开支能够有10万左右的盈余是被认为中产的入门标准,同时要有自己的住房、最低10万以上级别的轿车等等硬性开支。

一个冰冷的现实摆到我们面前,如果真按照这个情况来看,中产和白领是不屑和没空去看电影的,根据我们目前普遍办公室和企业事业单位情况来看,中低层员工往往会在周一上班讨论一下周末看电影的剧情,但他们的领导往往极难参与进来。

所以目前看,我们所定义的白领、中产,除非他们是娱乐、传媒和新闻类从业者,其他行业对电影的参与程度和热情都不算高,毕竟他们有自己的圈子和娱乐项目。

之前学者和产业研究员会套用北美电影行业的一些理论来分析国内市场,最著名的理论是所谓的“口红效益”,表示在经济欠发达时期,民众更愿意用相对廉价的电影消费来替代其他娱乐项目。

但这是基于北美的经济状况来分析的,国内目前中低收入者较多,电影消费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是稍微具备档次、可以深度参与话题性讨论、能够和大V、意见领袖直接对话PK最好的娱乐方式。

相比于其他娱乐方式而言,目前中国电影更像是为中低收入,有相对稳定收入、同时有较为固定的社交圈子的普通市民阶层所准备的亲民娱乐方式。

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红海行动》《战狼2》这种略带民族自豪感和鼓动性的电影能够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情绪的带动性是这类影片激发更多观众观影的主要因素。

中国电影票房TOP100观众画像大解析:究竟是哪些观众在为中国电影买单?

再看对比几部其他影片,但凡超级卖座大片,他们的观众群体在其他影片实际购票情况也不完全相同,观众并没有完全因为是喜剧片、动作片或者某个明星和演员而去观影,头部内容的影响力会抓取足够多的随机性观众。

研究观众就是研究市场,取笑“垃圾观众”就是取笑从业者无能

观众作为最终市场的消费主题和终端,他们的行为和习惯一直都是所有从业者所希望了解的,但大部分电影人并不能完全透析的去看待观众的行为。

更多人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对电影的熟悉了解程度,对部分普通观众的“非理性”观影行为表示不解,取笑当下观众会迎合“低俗趣味”,说当下的观众都是喜欢看烂片的垃圾观众。

但观众的选择永远都是正确的,他们站脚支持电影,表明他们认同电影所表述的价值观符合他们的预期,大部分出乎对价值观的批评往往更是个人意愿而非市场行为。

能够被发行和挖掘的观众永远都是大于目前所存在的观众,研究他们其实也就是在研究市场,看不起或取笑他们只能是从业者自己的无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