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要卖3个亿!回看黎巴嫩小片在中国电影市场走红之路

在这部影片取胜背后又折射出内地市场的哪些信号?这部影片所具备的意义对于中国电影发展又有哪些启示?

五一档结束,《复联4》以超37亿票房成绩毫无悬念地一统天下,但是五一档冠军之名,除了这部好莱坞超英大片之外,更应属于一部逆流之上的小国别电影——《何以为家》。

五一档前夕,内地电影大盘便被4月24日上映的《复联4》狠狠压制,市场排片高达70%至80%,票房飙升的速度令人眼花缭乱,影片热度也一度呈现霸屏之势,在此高压之下,五一档影片可谓全军覆没,但令人惊喜也令人感动的是,一部来自黎巴嫩的电影成为今年五一档的票房黑马,此前业内对于该片的票房预计也就两三千万,但如今电影上映五日票房破亿,预计最终票房可达3亿左右,可谓今年五一档的一匹小黑马。

那么,《何以为家》赢在了哪里?在这部影片取胜背后又折射出内地市场的哪些信号?这部影片所具备的意义对于中国电影发展又有哪些启示?

回看《何以为家》潜力爆发之路

9.4、9.1、8.9,这是截至目前猫眼、淘票票和豆瓣三家平台给出的《何以为家》的评分,这个成绩不仅高出五一档所有影片,甚至超过了五一档霸主《复联4》,堪称今年五一档的最高口碑影片。

其实最初,《何以为家》并不被市场和业内人士看好,虽然影片在国际电影节拿过奖,也获得包括奥斯卡在内的不少入围提名,但对于整个国内电影市场及观众而言,这部明显话题沉重、来自黎巴嫩的小片并不足以引发更广泛的关注,而且影片在国内上映版本相比原本还进行了多达9分钟的删减。

影片4月29日首映日排片达到14%,仅次于《复联4》位居当日排片第二。其实对于《何以为家》这样在国内市场并没有观众基础和国别认知度的电影而言,首映日给到14%的排片已经不低。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影片在上映日问题上是幸运的,4月29日仍然是五一档开启前夕,《何以为家》也是当天唯一一部上映的影片,之后随着30、1日两天部分新片的陆续上映,《何以为家》的排片其实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但好在《何以为家》提前于所有影片一日上映,为影片提前积累了口碑,随着口碑扩散与发酵,从5月2日开始《何以为家》的排片持续上升,从11.5%已经上升到今日的15.4%,可以看出影片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与此同时,《何以为家》也是五一档期间上座率最高的影片,其中2日和3日两天影片上座率均反超《复联4》。拍sir也是5月2日一大早去三线小城的家乡电影院看了这部影片,早晨9:30的电影院内,居然有不少人来看这部影片,老老少少都有。

随着高上座率和高口碑的支持,《何以为家》的票房成绩也走出一条漂亮的直线,从首映日单日1000多万成绩到单日2000多万、单日超3000万,上映第五日票房破亿,截止目前连续三日保持单日票房亚军(《复联4》压在头顶,票房亚军已属优秀了),而且远望此后一周的电影市场,《何以为家》仍旧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据一起拍电影旗下票房预测系统电影情报处预计,影片最终的票房落点可达到3亿左右。

由此来看,2019年的第一个黑马爆款级小国别电影,当属《何以为家》了。

陌生的电影为何带来久违的感动

远距离的国度与故事、陌生的语言与文化背景、没有视效特级与所谓的重工业打造,最初,并没有人对于《何以为家》寄予极大的希望,但没有希望的背后,反而使得这部电影的成功更具惊喜意味,但归根结底,电影市场成绩的惊喜其实是来自电影自身充满了惊喜。

毕竟,这部电影的产出国既不是电影大国也不是电影强国,却有这样一部电影在国际电影节及电影市场上屡获殊荣;毕竟,这部电影背后的国家是一个仍在从内战混乱后缓慢复苏的国家,社会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落后;毕竟,这部电影最初拍摄完成时,黎巴嫩政府并不希望电影上映,让国外看到自己国家这样的一面,但最终电影终于艰难上映。

尤其对于见惯了电影、电视当中歌舞升平画面的中国观众而言,《何以为家》几乎展现了世界上另一个不堪角落的落魄全貌。故事主人公是一个约12岁的小男孩赞恩,“约12岁”是因为他没有出生证明也没有身份证件,父母也不知道他具体的出生日期,直到他因为犯罪被关进少年监狱时,医生在对他进行体检之后才估算出来他大概12岁了。

而像赞恩这样的小男孩,也成为黎巴嫩儿童群体的代表,他们出生于极端贫困的家庭,成长于贫民窟当中,用木棍、铁棒制成的“武器”就是他们日常的玩具。而且每个人家中兄弟姐妹较多,但是父母只管生下他们却不进行养育,他们不去上学也不识字,小小年纪就要外出打工赚钱供养家庭,女孩如果经历初潮就会被卖掉或者进行完全不公平的交易……这是一个谈不上亲情的地方,也是一个忽略人性的地方,而也恰恰在如此冷漠与丑陋之处,赞恩的故事被衬托得更加动人也更加悲伤。

在电影当中,除了对于黎巴嫩儿童待遇以及成长过程的深刻描绘,影片也借由这个男孩的一段流浪之旅,串联起战争难民卑微的生存现状、国民百姓凋敝的生活环境、社会经济脆弱的发展层面以及残酷现实当中人心与人性的不同侧面。

《何以为家》是一部改编自真实生活的电影,但更像是一部客观记录黎巴嫩社会现状的纪录片,电影主角赞恩的扮演者赞恩·阿尔·拉菲亚12岁时在黎巴嫩的贫民窟里被电影选角导演看中,当时他已经在黎巴嫩生活了八年,两岁时随父母从叙利亚以难民身份来到黎巴嫩,所以电影当中所展现的生活场景与经历,亦是赞恩自己原本的真实生活,他也渴望上学,也并不识字,不过真实的赞恩是幸运的,他拥有爱护他的父母,并且在《何以为家》上映之后,他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帮助全家迁往挪威,并在那里开始接受学校教育。

电影导演娜丁·拉巴基曾说“电影是改变的开始”,从赞恩的故事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的上映果然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目前电影里所有的孩子都有学可以上,并且也有了住的地方,同时也有基金会给孩子们提供帮助,而随着电影影响力的扩大,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改变发生。

从电影价值层面而言,《何以为家》是一部真实的生活悲剧,影片当中没有刻意的煽情节点设置,也没有超现实的夸大表现手法,以沉静客观的方式徐徐展开一幅国家现实画卷,同时也是一道无解的社会现状命题,在这其中,悲剧是环环相扣的,悲惨的生活状态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延续相传,沉疴至今,一个12岁左右的小男孩向社会发问“何以为家?”“何以为家!”刺痛了世界观众的心。

从国内电影市场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进入,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其实是相对陌生的,因为电影当中所呈现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生存现状等几乎是不接地气的,但是《何以为家》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在其深刻的主题意义和共通的情感话题当中讲述的,不仅仅是黎巴嫩这片难土上发生的故事,更是全世界范围内都会发生的真实现状,例如亲子关系、教育问题、人性的真善美等等,尽管电影当中的故事始终被蒙上一层尘埃,但电影所表达出的关于希望、关于改变的诉求与全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从价值观和情感交流层面来说,《何以为家》又像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陌生人”,它的出现唤起了观众心中久违的感动,也唤起电影市场又一次关于好故事和好内容的热情讨论。

尽管现在电影市场上将影片的主要卖点定义为“哭片”,但《何以为家》所体现的其实是泪水更无法表达的无奈与绝望,所谓的泪点只是浅层次的直观感受,最大的悲剧反而是压抑在内心沉重的悲伤,故而,《何以为家》所带来的最重要的不是感动,是影片故事内容引发的深思。

中国电影最缺的就是

《何以为家》中对于社会的深切关怀

在《何以为家》这样一部小国别电影从国内市场取得的成功背后,除了电影自身的优质之外,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出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态势,以及对于中国电影创作者的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近年来,小国别电影屡屡崛起,从一起拍电影统计表格当中可以看出,几乎每年都会有小国别爆款电影出现,其中包括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等国家,而《何以为家》的出现为这一群体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国家黎巴嫩。

从类型来看,以往在内地市场取得成功的小国别电影多以悬疑、惊悚、犯罪等题材为多,例如《看不见的客人》《完美陌生人》《天才枪手》等,这些电影都是以扎实的文本创作和严谨并带突破性的逻辑布局取胜,而从《何以为家》的出现开始,小国别电影成功群体当中又出现了一员高举现实题材大旗的猛将,这一次它不玩类型不提烧脑,凭借客观的镜头讲述和普世价值观与情感感悟,吸引和打动了国内观众。

从《何以为家》背后体现的现实命题当中,我们也再一次看到当下电影市场内观众对于生存问题、社会现状的关注,而回看如今电影市场上关注度最高且市场成绩屡创佳绩的电影题材方向,反映真实社会现状的电影正在发展壮大。

从电影内容与精神角度来看,现实题材电影往往是距离观众最近的电影,因为这类电影当中展现的就是场外观众真实的生活现状,最容易引起共鸣、引发讨论。回顾表格当中每一部成功的现实题材电影,都可以看出,这些影片都具备了深刻的现实命题以及对于社会深切的关怀这样的特点,当创作者的初心被观众看到并接受的时候,这部电影往往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曾经没人能想到《摔跤吧!爸爸》会取得如此巨大的票房成绩,曾经也没人会想到《我不是药神》成为2018年度现象级电影并被载入中国电影史册,曾经更没人想到《何以为家》这样一部被业内预计只有两三千万票房的小片成为五一档电影市场上的胜利者。

《何以为家》的成功面前,又会有“为什么我们拍不出《何以为家》”这样的问题出现,而从这部电影的精神成功和市场成功两方面,也都体现着对于中国电影创作者的启示与鼓励。

不可否认,当下的中国依然有很多社会问题。但越是社会问题多的国家,电影表现的素材方面就越丰富,像《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嘉年华》《找到你》等影片都是对于中国社会现状的反映。尽管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会涉及许多敏感问题,会遇到一定程度的审查以及上映阻碍,但这并不表示中国电影创作者就要因此而裹足不前,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创作自由都是要自己去一点一点争取和一点一点突破的,需要每个电影人都有日拱一卒的精神,懂得带着镣铐跳舞,勇敢突破,否则哪有什么天降自由?又何来的精神世界繁荣?

让我们欣喜的是,在如今中国的电影市场上,也正有越来越多的现实题材电影出现,也正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现实问题正在通过电影方式表达出来。《何以为家》的导演娜丁·拉巴基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还要继续扩展,想要彻底改变这样的局面,我不知道最终能不能做到,但那是我们的责任。”

他们能否成功我们也不知道,中国电影人的尝试和努力能否成功我们也不知道,但长路漫漫,希望既是目标也是动力,若不心怀希望、不鼓足勇气,我们又如何能看到下一部这样的电影,如何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何以为家》影片结尾时说“愿每一个勇敢的小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同时,也愿每一位真诚而勇敢的电影创作者,都能被世界热情回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