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不出“泡沫”的上影节

“单打独斗”的时代成为过往。

体验截然不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上影节在整个国内电影产业当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在这里,于冬曾经预言“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在这里,曾提问李安中国电影市场何时超越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在中国电影最高速狂奔的年代里,这里有数不完的”某某之夜”,也有让人看不完的“PPT大片”。然而,今年一切似乎都要重新“清零”。

在资本层面,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表示“电影肯定不再是资本追逐的行业了”;在影院方面,博纳影业总裁于冬表示“可能会有近三到四千家影院没了,不开门了”;而在内容层面,由于疫情带来的复工难题,本就供需不对等的国内市场,可能在明年会出现断档危机。

整个产业,都在经历着一场变革。但似乎并没有人会否定电影本身的价值,上影节上“危”随处可见,但“机”也有迹可循。

科技成为了重点词汇,尤其是互联网影企更加明确了自身的“科技”标签;龙头企业帮扶中小企业,通过一系列措施为产业“止损”;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必然,上影节展映如此,线上线下发行如此,这种融合是经历了“二选一”争议之后必然出现的结果。

疫情尽管让电影产业“清零重启”,但也迫使所有影视公司开始反思。正如腾讯影业总裁程武在开幕论坛上表示:“电影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好的电影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品。”而于冬也表示:“如今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合作共赢才能克服困难。”

电影作为娱乐方式,不会消失;而作为一个产业,在经历了“触底反弹”之后,因为反思和革新,或许才是爆发新生命力的开始。而这一切,对于如今存活在产业链上的每一家公司而言,或许都会面临一次新的洗牌。

1 洗牌

市场集中度可能会大幅度提高。

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而言,“头部”成为了这三年最高频的词汇。头部影片、头部公司、头部人才,而拉长整个时间周期,这三年实际上是中国电影理性回调,从量到质蜕变的一个转折点。

实际上,在“头部”的背后,是整个市场两极分化逐渐拉大,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的一个浓缩。单就项目储备方面,在今年上影节金爵开幕论坛上的公司都有着比较充足的储备。

腾讯影业在上影节之前,刚刚宣布建党百年的献礼片《1921》开机;而在影院复工的第一时间,参与出品的《第一次的离别》就迅速上映;此外,据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在论坛上表示,《许愿神龙》、《怒火·重案》等影片也将根据防疫要求合理复工;而在“中国影视之夜”上,《急先锋》、《我们的西南联大》等作品都在现场进行了推介。

同会的阿里影业,其参与引进的奥斯卡大片《1917》也迅速定档,多部“锦橙合制计划”作品公布了项目动态。

对于互联网影视公司而言,实际上已经不能再用“主控、主出品影片”的单一标准进行衡量和评判。互联网影视公司逐渐在影片出品、发行、营销等各个方面广泛参与,事实上互联网影视公司这两年迅速找到了参与市场的基因,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这种“广撒网”模式,对于整个产业来说,价值显然要高于输出一两部“主控影片”。

而光线影业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光线影业在疫情期间重新梳理作品,目前大概有六七十个。而博纳影业则也有《中国医生》等作品开拍,对于传统头部民营影视公司而言,项目储备一直是其基本优势之一。

同样对于中影、上影等老牌国企来说,其自身的优势非常稳固。在今年的上影节上,中影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华夏电影董事长傅若清也表示,疫情期间也促使传统国企向兄弟公司学习,表示未来会大踏步推进线上电影发行工作。而在项目储备上,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已经定档国庆的《我和我的家乡》和《一点就到家》都公布了项目动态。而上影集团作为“东道主”,举办了“上影之夜”,同样公布了多部影视作品。

但需要注意的是,参会的影视公司是目前整个产业“头部力量”,而今年几乎绝迹的“某某之夜”实际上说明整个产业项目储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头部公司有着丰富的项目储备,但仍预言明年暑期档过后依然会有“断档”危机的可能。

疫情长时间让电影行业”停摆”,实际上加大了如今整个产业链公司发展的两极分化。除此之外,对于头部影视公司来说,自身项目储备充裕的情况下互相合作的信号非常明显。例如建党百年的献礼片《1921》背后,腾讯影业除了联合阅文集团外、上影集团和黄建新导演的三次元影业都是电影的幕后推手;而中影集团的《一点就到家》则是和阿里影业合作。

国企+传统民营影视公司+互联网影视公司,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目前整个国内电影项目背后的“标配”。对于头部影片而言,头部公司的强强联合是市场竞争的有力保障。而对于头部公司而言,显然需要共同助力头部影片持续下沉,才能更大可能的打开市场。

所以,高集中度带来的必然是一次行业洗牌。不过相比北美市场,中国电影市场的集中度并不算高。而想要迅速复苏行业,可能在各个环节上提高整个行业的集中度,是产业提升的一大关键。

2 科技

明确“科技”标签。

今年整个上影节期间,“科技”是最为高频的词汇。在全球疫情重创电影产业的过程里,流媒体平台和传统影院之间的矛盾对立更加明显,多部影片选择转网播出。也正因如此,线上线下发行的融合成为了今年产业重启之后的一大话题。

但实际上,经过了多部影片线上发行的试水之后,如今再去刻画线上和线下二元对立矛盾早就失去了意义。线上发行的大举“进攻”反而凸显了影院作为一种必要娱乐方式自身的独特价值。因此,爱奇艺在上影节前后结合《征途》试水“超级影院”应用PVOD模式;而移动电影院则从帮助线下影院建立线上影院,同样提出了“超级影院”概念。

但“线上玩家”并无意取代线下,而是不断地寻求线上和线下的产业融合。对于互联网影视公司而言,此前也通过“互联网线上发行”来帮助整个产业迅速扩盘。但基于自身的生态优势和科技基因,如今互联网影视公司的科技革新已经聚焦在更宽广的领域。

7月26日,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暨高峰论坛举行,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人民政府与腾讯签署腾讯云启智慧影视产业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通过腾讯智慧影视科技赋能影视产业、联动腾讯云启产业生态平台打造产业、科技、人才的闭环,加速上海影视工业化与智慧化升级。

而阿里影业在淘票票改版、灯塔“冲击播”线上路演、云尚制片系统等产品迭代上,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

对于中国电影产业而言,互联网影视公司此前通过网络购票成功让大盘规模迅速扩大,实现了几何式增长。而随着整个产业部分环节的互联网化实现之后,更大范围的科技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互联网影视公司,本质是一家带有天然科技基因的公司。如今,线上和线下产业的融合对于全球娱乐产业来说,都是必经之路。而相对互联网化程度更高的国内电影产业来说,实际上让“科技”标签更重的互联网影视公司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

而且相比之前在宣发、购票等环节的市场赋能,通过AI、5G、区块链、云计算等科技,在智慧化、工业化等方面进行产业赋能,成为了互联网影视公司更大的追求。

3 重建

生态重组。

实际上,在之前整个电影产业进入到“微增长”之后,生态体系的优势就在产业竞争中迅速确立。而如今,疫情重创过后,几乎将影视公司强行“清零”,而重新上路的影视公司自然会迅速体现出竞争优势的差别。

今年上影节,互联网影视公司的参与感明显增强。这其实也能体现出未来整个国内市场电影产业竞争的整体格局,互联网影视公司因为自身“科技企业”的定位会变得更加重要。

其实整个电影节,无论是展映影片还是论坛,线上线下共存都成为了必然选择。此外,电影本身作为创意行业,本身因为人的变动就存在着很强的脆弱“体质”,而无论是腾讯影业在产业端赋能上海科技影都还是线上路演、影院结算系统上的产品迭代,都在尽可能通过“科技”基因来提高产业抗风险的能力。

其实在整个疫情期间,腾讯影业成为了为数不多进行“产业扩张”的影视公司。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在疫情期间先是兼任了阅文集团的CEO,随后又出任猫眼非执行董事。

在人事变动背后,是腾讯影业迅速打通生态资源的一个信号。例如新开机的《1921》,则是腾讯影业和阅文集团的一次联手,而猫眼专业版近日也上线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由你音乐榜”,意在为影院复工、影片宣发提供更多维度的数据服务。事实上,这是去年上影节,腾讯影业和猫眼娱乐组建“腾猫联盟”,而除了腾讯影业之外、腾讯视频、腾讯音乐等评价级合作的达成,对于腾讯内部生态体系的协同来说至关重要。

8月1日,阅文集团版权规划与运营总经理连三月,受邀出席2020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中的影视版权交易与服务论坛,作为平台方代表,分享了阅文在版权运营领域的思考。实际上,如今阅文集团和腾讯文娱生态体系的融合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对于阅文集团来说,从程武接任首席执行官意味着阅文未来在整个IP影视化落地上会加速,而阅文集团、腾讯动漫、腾讯影业、新丽传媒、猫眼娱乐的协同,也将让腾讯整个文娱资源体系发挥更加高效。

此外,在疫情的影响下,人才和平台、公司之间的合作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之前,优质人才纷纷自立门户,通过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对接来进行项目合作。疫情放大了公司在现金流和资源匹配方面的不足,对于头部人才来说此时平台资金和资源的稳定优势就具有了更强的吸引力,所以腾讯影业在疫情期间也积极扩充人才储备,“逆向招人”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原有人才库的松动,整个行业的人才流动增加。

在上影节期间,还有一个特点在于公司对于“杠铃配置”的需求大大提升。中影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也在开幕论坛上表示,中影华夏在电视剧、网剧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很少,疫情期间面临较大压力,“我们是不是可以向其他的兄弟公司学习,扩充我们自己的创作面?”

实际上,腾讯影业、阿里影业、博纳影业、光线传媒实际上早就不再是单一的电影公司,无论是网络电影还是剧集,都进行了多重布局。随着“黑天鹅”事件频发,影视公司对于延长产业链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

从这一点来说。之前承载着AT文娱生态影视化落地的互联网影视公司来说,在整个产业资源整合上就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如今,再回看腾讯影业此前提出的“不孤立做影视”,无论是传统影视公司还是互联网影企,“不孤立”都成为了硬性标准。

于冬在开幕论坛上感慨“如今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实际上也就是整个产业生态资源重组开始的一个信号。一方面,有能力的巨头型企业依靠自身生态体系进行资源整合,另一方面在资金和人才方面配置“闭环”。在增强自身公司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实际上也通过这种合作共赢帮助行业复苏。

在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大盘靠近600亿时,整个产业格局实际上已经成型。但疫情带来的行业“急刹车”,则再给电影行业带来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在这次洗牌的过程里,行业内外资源的整合与协同、科技赋能产业都让产业格局再次发生变化,也给未来整个产业能否因为这次洗牌又更大程度的提升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没有了“之夜”和“PPT大片”的浮躁,泡沫散尽,反思已来。上影节再次成为了整个行业转向的一条“起跑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