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新三板流行时,大批影视公司扎堆登陆新三板,一时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但是,随着资本趋冷,新三板的流动性危机日益突出,加上转板无望,之前涌入新三板的影视公司,又开始纷纷逃离。
娱乐产业统计,2018年至今共有27家影视公司宣布从新三板摘牌。其中,既有乐华文化、嘉行传媒、唐人影视、大地院线等比较知名的影视公司,也有经营陷入困境,不得不摘牌的公司,比如盛天传媒、基美影业等。
至于撤出新三板的原因,很多公司只是含糊地称为了“配合公司业务发展”“资本市场规划”,也有公司直指新三板的顽疾:股票流动性差、融资成本高,以及信息披露成本较高等。
为了留住优质公司,新三板并非没有做出努力,比如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分层制度(基础层、创新层),以及集合竞价交易机制等,但仍无济于事。曾经入选新三板创新层的影视公司嘉行传媒、金色传媒、新片场、鑫岳影视等,纷纷逃离。
雪上加霜的是,正在走下坡路的新三板,又将面临新的竞争对手——科创板的分流压力。
11月5日,最高层表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随后,证监会及上交所均回应,要积极落实科创板的相关制度,为创新企业成长提供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
那些留在新三板的影视公司,未来将何去何从?
新总经理上任后第二个月
大地院线宣布摘牌决定
11月7日,大地院线发布公告,公司将于11月12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公司终止新三板挂牌等议案,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及保证信息披露公平,公司股票从11月8日开市起暂停转让,暂定恢复转让的最晚时间为2019年1月31日。
在此之前(10月26日),大地院线披露其离开新三板的原因。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及在资本市场上的规划,为实现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提升公司融资效率及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公司经慎重考虑,向股转系统申请终止挂牌。
大地院线首次登上新三板是在2年前,2016年4月25日。这标志着公司成为继万达院线后,第二家登陆境内资本市场的院线公司,同时也是国内加盟影院数、银幕数最多,扩张速度最快,资产最轻的院线公司。
挂牌几个月后,大地院线就启动了定增融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增影院项目的投资,开展与影院项目投资领域的合作及可能的并购,寻求业务拓展机遇,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17年6月定增收官,共募集资金2.37亿元。其中,大地院线控股股东大地文化认购1.58亿元;另外,华谊兄弟子公司华谊投资认购7885万元,持有4.56%的股权,为大地院线的第3大股东。
不过,随着中国电影、上海电影、金逸影视、横店影视等同行2016年、2017年纷纷登上A股,大地院线在资本运作上被甩开好几条街。
业绩方面,大地院线一直存在大而不强的弱点。截至2017年底,公司旗下拥有942家加盟影院,共计5361张银幕,覆盖范围和规模位列全国第一。但公司2017年归母净利润仅3227.10万元,同比下滑16.79%。
这样的盈利规模,不但远远比不上院线龙头万达电影(净利润15.2亿),与第二梯队的横店影视(3.31亿)、金逸影视(2.12亿)也有很大差距。
另外,规模的扩大也增加了大地院线管理旗下影院的难度。今年3月9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曝光台通报了2018年第一批被举报严重违规电影院情况,其中就有归属于大地院线的山西太原九达国际影城,存在数据不符、包场不录入系统等违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宣布摘牌前一个月(今年9月),大地院线的高管层经历了大换血。离职的包括总经理方斌,在公司任职长达十年的元老级人物,同时也是公司近年来快速扩张的主要功臣;还有副总经理曲阿波,原北京华联集团全国拓展总监,主管院线连锁发展业务。
对于新任总经理缪德飚,大地院线董事会看中其在IT、互联网、实体企业均有丰富的实操履历,对于企业转型升级具备成功案例。
未来,新任总经理在大地院线的业务转型及资本运作上会有什么大动作,值得进一步观察。
27家影视公司逃离新三板
乐华、嘉行、唐人最受关注
除了大地院线,今年宣布从新三板摘牌的影视公司还有26家之多,包括一些明星持股的优质公司,比如乐华文化、嘉行传媒、唐人影视等。其中,乐华文化有韩庚、周笔畅、黄征等明星股东,嘉行传媒有杨幂等,唐人影视有胡歌、古力娜扎、刘诗诗、高圆圆等。
乐华文化于2015年9月在新三板挂牌。3个月后,A股上市公司共达电声宣布以23.2亿元的价格收购乐华文化100%股权,尽管后来估值下调为18.87亿元,收购事项还是在2017年2月宣告失败。当时,乐华文化董事长杜华曾对媒体表示,公司希望能单独IPO。
△乐华七子
2018年以来,受《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两大爆款综艺影响,乐华文化旗下艺人知名度暴增,同时,公司的IPO进程也有巨大突破。
据证监局网站信息,乐华文化已经开始准备IPO上市的相关工作,并于今年2月(宣布摘牌第二个月)正式接受来自招商证券的上市辅导。根据10月份最新消息,乐华文化已完成第三期上市辅导。
脱胎于杨幂工作室的嘉行传媒,于2015年9月底通过借壳西安同大登上新三板。此后,受杨幂、迪丽热巴等明星效应以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作品的刺激,嘉行传媒的业绩、估值双双爆发。
2015至2017年,嘉行传媒的净利润分别达0.81亿、1.29亿、1.94亿,不仅盈利增长迅速,而且利润规模完全不输A股上市公司。
2015年12月及2017年4月,尚世影业(东方明珠子公司)、君毅云扬(完美世界子公司)分别斥资2.25亿、5亿入股嘉行传媒,公司的整体估值也从2015年借壳之初的0.25亿暴涨到50亿,短短两年涨了200倍。
早在2017年,嘉行传媒就已传出要IPO的消息,离开新三板只是早晚的事。但直到今年4月,嘉行传媒才以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融资周期较长和信息披露成本较高”为由,宣布从新三板摘牌。
值得一提的是,受影视行业寒流的影响,嘉行传媒的估值开始下降。11月5日,东方明珠公告,子公司尚世影业将以3.85亿元的挂牌价,转让嘉行传媒9.5%股权。以此计算,嘉行传媒100%股权估值为40.5亿元,相较于完美世界入股时的估值降幅接近20%。
作为老牌影视公司,唐人影视在资本运作方面的步履比较迟缓。公司前身成立于1998年,直到2015年3月才引进外部股东进行融资。2016年4月,唐人影视登陆新三板,但公司决定挂牌后不做市。
从2015年至2016年,后起的电视剧同行唐德影视、欢瑞世纪、慈文传媒等,纷纷通过IPO、重组或借壳的方式,登陆A股上市。相比之下,唐人影视落后太多。
2018年3月,唐人影视正式披露进军A股的消息:公司已向证监会提交了IPO辅导备案登记材料并在天津证监局网站公示,公司正在接受中信建投证券的辅导。从那时候开始,唐人影视离开新三板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半年后,唐人正式宣布将终止挂牌的消息。
不过,无论是乐华文化、嘉行传媒还是唐人影视,要想在国内上市的难度不小,因为目前的监管形势并不利于影视公司。
今年以来,开心麻花、和力辰光等已经公布了IPO招股书的新三板影视公司,都终止其IPO计划;另外,IPO排队多年的新丽传媒,选择作价155亿卖身阅文集团,投靠财大气粗的腾讯爸爸。
问题公司想一走了之?
要先问股东答不答应
还有一些影视公司是由于自身的瑕疵而不得不撤出新三板,但它们的摘牌过程,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容易。
以盛天传媒为例,公司于2016年7月登上新三板,明星股东包括葛优、于冬等。
受多部影视作品无法上映或播出的影响,盛天传媒挂牌不久就陷入资金断裂的危机中。公司最大的一笔影视投资是,2015年以3500万美元投拍魔幻题材3D电影《奇迹:追逐彩虹》,主演包括陈乔恩、吴磊、钟丽缇等。但是电影杀青3年了,至今未能上映。
为了拍这部电影,盛天传媒通过子公司天润影业向娱乐宝高息借贷:本金3000万元及固定收益540万元(利率18%/年)。结果,由于天润影业违约,导致盛天传媒的实控人郭丹被迫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其所持盛天传媒全部股份3678.99万股(占比为36.79%,期限3年),以及天润影业的2个银行账户都被冻结。
去年8月,盛天传媒的主办券商东北证券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爆出了盛天传媒的种种内幕:高额债务违约,大股东股权被冻结,上亿资金提前转走等等。
由于2016年年报未能如期披露等原因,2017年6月,盛天传媒宣布将终止摘牌,但公司董事侯重阳为保护股东权益,两次在董事会上投票反对摘牌。种种拖延之后,直到2018年6月,盛天传媒才完成摘牌工作。
在27家摘牌的影视公司中,最让人唏嘘的,莫过于基美影业。
早在2013年基美影业就挂牌新三板,被誉为“新三板影视第一股”。公司首次融资高达9000万元,创下新三板“挂牌并融资”金额的新高。
随着2014年基美影业协助推广的《超体》等4部进口片票房大卖,公司不仅收获良好的业绩,还赢得资本的青睐。2015年5月—12月,基美影业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3轮融资,合计融资10.2亿元,超过嘉行传媒,成为当年新三板融资最多的影视公司。
但是,自从2015年基美影业转型电影投资制作以后,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2016年,总投资3.3亿的《勇士之门》,国内票房只有2284万元。再加上《魔轮》(票房783万)、《超级快递》(票房6200多万)接连失利,导致基美影业2016年净利润巨亏2.65亿元。
电影《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总投资2.1亿美元,由基美影业及参股公司、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旗下的欧罗巴共同投资,其中基美影业投资5000万美元。这部电影产生的亏损更加惊人,基美影业2017年净利润-5.41亿,其中欧罗巴带来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亏损高达3.47亿元。
2018年上半年,基美影业净利润再度亏损7845.77万元,还是欧罗巴的原因。
也就是说,从2016年到现在,2年多的时间里基美影业一共亏了将近9个亿!此外,基美影业还面临股价暴跌、估值大幅缩水等困境,这样的公司,很难逃脱被摘牌的命运。
今年5月30日,基美影业以“公司自身经营发展情况及长期战略规划”为由,宣布终止挂牌。但蹊跷的是,一周后,公司却突然取消了摘牌计划,称“预计现有保护措施难以满足所有异议股东的个体诉求”。
竞争对手科创板亮相,
新三板前途堪忧?
除去27家摘牌的影视公司,目前新三板还有数十家影视公司挂牌,包括开心麻花、和力辰光、长江文化、中广影视、星座魔山、盛夏星空、能量传播、大业创智、好看传媒等。其中,开心麻花、和力辰光、长江文化、中广影视都公布进入IPO辅导期,不论国内上市成功与否,离开新三板是早晚的事。
而最终留在新三板的公司,前景难言乐观。除了要面对新三板固有的流动性等顽疾以外,还会面临来自新的竞争对手——科创板的分流压力。
11月5日,最高层表示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关注。另有消息称,科创板明年上半年落地的可能性很大,投资门槛可能是50万元,远低于新三板(500万)。
早在2015年,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曾推出“科技创新板”,全名叫做“科技创新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都适合在此挂牌。而现在的科创板,概念与之前的科创板并不相同,它是在上交所设立、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板块。
科创板的出炉,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比如,在一个新增的板块上尝试注册制改革,减少对存量IPO的影响,容易获得市场认可;对科创企业先行尝试,可直接落实对创新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各类型创投退出渠道将更加丰富等等。
至于科创板对新三板的影响,市场上的争议很大。
悲观者认为,在新三板面临交易流动性缺失、融资困境,导致挂牌企业纷纷撤离之际,推出科创板无疑是一个利空,可能导致一些优质新三板企业,尤其是优质科技创新企业转投更具吸引力的科创板。甚至有极端的观点认为,科创板直接宣布了新三板的死亡,虽然现在的新三板跟死了区别不大。
也有乐观者认为,两者的定位不同、具有互补效应,且科创板的推出将刺激新三板加速改革的步伐。
科创板定位于服务科技创新,定位于交易所注册制的试点实践,并不是为了扩大企业覆盖面以及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新三板的特点则在于量大面广,是服务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主阵地。
有投资人士认为,很可能新三板精选层会尽快推出,甚至和科创板一起正式落地。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闭环,彻底激活VC市场。如果这样那就是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