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展30年:从情怀走向产业

国内电影展的未来,只有真正抛弃“挣快钱”的地产旅游项目后,依着品牌化、差异化经营的模式,才能真正朝着一个多元的良性生态发展。

“60多个”

这是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电影展的大致数量。近日,FIRST影展电影事务部总监段炼在一次发布会上,抛出这个他粗略统计的数字,像是第一次把“电影展”作为一个行业,或是一个学理性研究的对象,提了出来,摆在公众面前。

这个数字多么?它象征着中国电影展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并不!根据维基百科显示,北美的电影展共有156个,是目前国内的两倍多。而且,北美电影展的类型多样,公路电影节、恐怖电影节、黑人电影节影展等等,各类型应有尽有,是国内完全无法比拟的。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数量少,而且类型单一。即使我们票房赶超北美,但是电影文化产业发展仍然相去甚远。甚至说,对比国内的音乐节市场,竟然都比电影节市场丰富热闹许多。根据《2017年中国音乐节市场报告》显示,国内音乐节品牌已超800个,2017年有近300个音乐节举行,同比增长33.8%。

一个电影展市场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创作、产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国内电影展,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注意到,近两年市场上,迎来了电影展发展的小高潮,各个电影展之间竞争白热化,互相抢重磅影片的首映;国内的优质影片迎来了多个电影展多维度的曝光;很多电影展开始实现盈利,得到融资;二三线城市电影展呈现增长……

是时候,把“电影展”作为一个行业,探讨它的现状、困境、前景以及盈利模式的多种可能。

国内影展生态:运营困难、资金短缺、夭折不断

在探讨前,先来说下“电影展”是什么?

对普通观众来说,电影展是针对影迷的放映活动,可以看到很多平时在电影院看不到的电影。本文不对电影展的具体含义做结论,只定义有品牌效应的电影展。它必须是,举办两届以上,展映10部以上,时间超过两天,有固定的连续的品牌输出的电影展。

国内最早的影展来源于1949年后外交性质的国别电影展,符合以上定义的品牌电影展,大多依靠于连续举办的电影节。最早是1989年创办的哈尔滨冰雪电影节影展;其次是1992年创办的中国长春电影节影展;然后才是国内首屈一指的A类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展。

除了这些政府性质的电影展,还有大使馆等外交机构策划的品牌电影展。比如近年来,比较有影响力的欧盟影展、法国影展、德国电影展,而韩国影展则时断时续,日本则大多在国际电影节上举办日本电影周,意大利也于去年举办了首届影展。

而民间电影展的发展,则比较晚,是伴随着数码技术发展而来的。根据张献民《中国独立电影的影展简史》,2000年以前,北京电影学院来自台湾的硕士生庄仔,曾在咖啡馆或酒吧定期举行国外大师的放映活动,有了民间影展的雏形,也影响了贾樟柯、王小帅这批第六代导演。到了2001年,北京电影学院的标准放映厅,举行了首个独立影像展。之后几年,大小规模的影展如雨后春笋,华语青年影像论坛、新人电影节、FIRST影展、西安民间影像展等。这些影展,开启了独立影展的时代。

但无论是哪种性质的电影展,在市场中存活下来是首要问题。“虽然发起人都是文艺青年,但也不得不考虑市场运营的问题。”民间独立放映机构“后窗”创始人之一杨城曾在2013年采访中,如此强调了盈利的重要性,当时“后窗”的出资方为南京后窗文化,放映的版权费、渠道与营销花费一年大约在两三百万。杨城展望了未来盈利模式,实行会员制,实现主题影展的融资与赞助。

但三年后,后窗转型做起了电影宣发——放大电影。同一年,后窗所在地南京,办了十四届的独立电影展夭折。“后窗”的转型、独立影展夭折,侧写了国内电影展发展的困境与无奈。国内有太多电影展,除了在运营与资金上出现问题,在主题主张上也频频“触礁”。历史最久的哈尔滨冰雪电影节影展,2012年因为唯票房论的主题,以及突然引入无法令人信服的评奖,遭到了导演抵制、舆论抨击,从此再无下届;

还有号称要成为“东方戛纳电影节”的青岛国际电影节,2013年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启动仪式,请来了“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妮可·基德曼、伊万·麦克格雷格等一众好莱坞巨星站台,然而5年过去了,毫无动静。

流产的青岛国际电影节,最主要的问题是万达的重心不在于此,而在东方影都上。国内有很多类似的地域性电影展,更多的是为地产或旅游项目作背书。

那么,电影展到底要依靠怎样的模式,才能赋能其价值?

品牌效应的最大化:官办电影节瓶颈与百老汇院线突破

上海国际电影节开了国内大师展、国别主题影展的先例,后来的电影节争相模仿。各个电影节的策展逐渐变得大同小异,互相之间竞争体现在“抢重磅影片的首映”,比如欧洲三大电影节影片的首映,谁拿到谁今年的呼声似乎就更高。上海与北京争抢成了每年的重头戏,近些年发展猛进的FIRST青年影展都加入了这一竞争。

这一风向导致了国内电影展的同质化越发严重。早些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因为日本片的相对“卖座”,逐渐把“日本片”做成品牌,每年增加日本电影展映数量,同时请到了豪华主创阵容造势,黄牛票炒到了上千。而现在,竞相模仿的国内电影展,逐渐失去了品牌效应。突破性的电影节影展策划,显得越发重要。相对来说,院线运营的电影展有了突破发展。

2013年,“后窗”曾与卢米埃影院旗下的12家影院合作,试图通过策划主题电影展,建立“艺术电影院”品牌效应,当时负责“后窗”渠道的水怪就曾预测,“随着市场不断细分,艺术电影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经营者认识到。”

但这一模式,真正在内地的实践者不是卢米埃,而是来自香港的百老汇院线。百老汇在圈内最著名的是举办了7届香港影展,这个原本只是2012年在北京的影展,逐渐扩充到“北上广”3个城市,然后又从3个城市发展到8个城市。到了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第6届香港影展一下扩展到了14个城市,一炮打响了名声。

同年,继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艺术影院之后,百老汇在深圳开设了第三家艺术电影院,其他几家艺术电影院的项目也在洽谈中。百老汇旗下的50家影院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艺术电影院的影展放映,真正通过电影展为自己院线品牌加值,打出了差异化经营。“整个电影展品牌,会让观众形成一个印象,百老汇除了会放常规的商业片外,还不断地会有新东西。”百老汇电影中心策展人杨洋告诉电影情报处。

1996年,香港安乐电影公司在九龙油麻地开设了第一间百老汇电影院,尔后扩张了4家。其中有一间叫Kubrick,经常放映一些已经下映的电影,还放映一些香港非主流的独立电影,而且这个地方不仅卖电影票,还卖书、卖碟和售卖甜点咖啡饮品,是第一家百老汇艺术电影院的雏形。

2009年,百老汇在北京万国城开设了第二家艺术电影院,同样配有书店和咖啡店。但不同的是,因为审查环境不同,国内艺术电影院,只能通过一边放映普通发行的商业片,一边通过申报不同的主题策展来放映艺术电影。百老汇与德国电影协会,法国电影联盟,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以及各个国家大使馆都有合作,保证每个月会有1到2个影展,一年会有10-12个影展。

虽然国内做艺术电影的人都哭穷,加入艺联的电影院也不能保证排片,但根据杨洋的说法,目前百老汇三家艺术电影院的盈利状况都很好。“我们定位比较高端,票价也比较高。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好好策展选片,好好去拿资源,好好宣传营销,再提供好的服务。事实证明,影迷是买账的。去年开始,我们有很认真地在开发周边这块,然后把微店也做起来了。我们也是逐渐发现影迷消费潜力很大。”

中国电影展的未来会如何?

今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院线想要加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有数据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院线想要通过艺术电影放映打出差异化经营品牌。

但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院线都能做“艺术电影”阳春白雪的美梦。毕竟艺术电影的受众有限,虽然国内艺术电影的票房天花板一直在被不断地抬高。但不是人人都能复制百老汇艺术电影的模式,更重要的是打出多样化放映的经营品牌。再者,百老汇放映的电影也不都是艺术片,香港影展放映的很多都是经典商业片。

其实大部分院线加入,都是为了《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部电影。这部原本在全球狂卖的商业片,通过艺联独家发行,不断刷新艺联发行影片的票房记录。按照《三块广告牌》的套路,艺联应该顺势推进这部电影的全国发行,但是艺联却没有这么做。借此,反向倒逼了更多院线加盟。

院线发挥“电影展”品牌效应的真正突破点,在二三线城市。根据百老汇的香港影展反馈,二三线城市的热情度更高。北京、上海是“电影展”最为饱和的两个城市,百老汇新开的深圳艺术电影院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瓦尔达回顾展。而北京MOMA则选择不做,因为北京国际电影节与法国电影展都策划放映瓦尔达的电影。

而北京、上海这类饱和城市,真正需要突破的是更独到的策展能力。“策展其实就是将本来一个个独立的电影,经过自己构思,重新排列组合,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新的影响力。”后窗、放大电影的创始人之一水怪告诉电影情报处(ID:dianyingqingbaochu),重新排列组合的标准与维度,才是策展最核心的问题。而目前国内所呈现的状态,还是比较单调,就跟连锁的便利店一样,货架上摆放的物品大同小异。独特的影展即使时间过了很久,还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尤伦斯八年前的“西天中土”印度独立电影展。

FIRST影展电影事务部总监段炼也认为,目前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展不够多元,不能怪投资环境不好,“作为策展人的我们,本身就有很多需要努力,需要进步的空间。融资环境好坏是根据你策展所创造的价值来的,让资方意识到你的价值,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国内电影展的未来,只有真正抛弃“挣快钱”的地产旅游项目后,依着品牌化、差异化经营的模式,才能真正朝着一个多元的良性生态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