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李安都在期待120帧改变电影行业吗?

无论这部影片是不是李安导演的,他为高帧率电影做的贡献和付出是值得所有电影人尊重的。

“一个单厅CINITY的费用预计要超过500万,相当于一个中小规模影城新建费用,这对于很多影城是不小的压力,目前大部分影城盈利都很困难,即便是效益好的影城也不敢轻易冒这个风险。 ”

三年前,国内能够放映120帧的影城仅有2家,到10月18日《双子杀手》上映时,国内能够完整演绎4K+3D+120FPS的影城已经有超过30家,华夏公司联合国内最强的技术能力全新打造了CINITY影城,几乎完全为本次《双子杀手》而量身定做。

冥冥之中一切似有定数,三年前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同日PK的是《航海王之黄金城》,今时今日和《双子杀手》同日PK的依旧是路飞的草帽军团。

国内大部分观众认识李安可能都源于《卧虎藏龙》,熟悉李安可能都源于那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么这次更大制作更冒险的《双子杀手》又意味着什么呢?

120帧将改变电影行业

但实现过程将非常艰巨

法国著名导演让-吕克·戈达尔有一句名言, “摄影是真理,电影是每秒24帧的真理。” 这句话透彻的说明电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它通过每秒24帧的画面向观众传达他神奇且美妙的一面。

相信很多影迷都懂,目前的24帧是一种妥协方式,他能用既经济又有效的方式来表现电影画面,这也是在 电影成为一种可供欣赏的文化商品后,逐步由电影公司和拍摄机构所决定的。

▲FPS48是慢镜头拍摄方式

但并不说这24帧就是固定不变的,无论是胶片时代,还是进入数字摄影时代,在拍摄慢动作的时候,通常也会用高帧率的方式去拍摄。 高速拍摄后,再用正常速率编辑放映,所获得的画面便是慢动作。

▲当下的数字编辑技术已经非常先进

这也是为什么当电影转换成数字信号(既影碟光盘、硬盘和流媒体)后,他所表现已经和电影院所体现的24帧有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观看银幕的差异,也有格式上本质的区别。

必须承认,在3D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逐步下降的之后,新模式的电影放映自然要更多出现,这几年无论是北美还是国内,新的放映格式和新的声音模式也一直都在摸索中前进。

但问题在于所有的格式并不统一也不协调,而且在内容制作端,也极难体现出“特效厅”效果加持后所体现出的差异,这一点仅仅在IMAX所特地制作的“专属全画幅”才有那么一点差异。

回到李安的《双子杀手》,相对于之前《比利·林恩》的试探,这次是一部准商业大片,其制作难度比前作翻几倍,也有数个镜头是为了高帧率而特地拍摄,如果能够有机会对比普通版和高帧率,不难发现二者的区别。

换句话说,从某种程度上来看,120帧不仅仅是一种电影技术上的改革,也是一种对电影本身的巨大改变,他从某种程度上会改变电影的制作方式方法,这种推动作用已经比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2D到3D变得更伟大和复杂,同样也变得更艰难。

▲CINITY影城设备组合(资料来源于网友整理)

“我们影城在前两年做了一次升级,影管公司也有个计划,给很多影城更新换代了激光机器。 从此开始,我们也可以放映60帧的影片了,但目前这个大环境来看,我们真没有必要也没有闲钱去更换120帧。 ”

一位负责院线拓展的朋友和拍sir意味深长的说,120帧的影片数量非常稀缺,影城要冒相当大的风险升级,这 在行业态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想仅仅通过李安的影片作出改变是非常困难的。

3D的巨大变革带给行业的影响

为什么没有延续到120帧?

2016年当李安带着他的首部120帧商业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来到内地之后,在当时国内仅有上海的SFC影城和北京的博纳影城朝阳门悠唐店两家影城开业放映最顶级的120帧4K3D版本,国内其他大部分地区可能只能放映60帧3D版本。

让所有人略感意外的是,这次李安《比利·林恩》对比之前的《色戒》和《少年派》,并没有引发国人的共鸣和认同感。 即便故事背景的北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情节也没有让评论界和观众受用。

相反,在国内媒体宣传方向更多集中到影片突然高涨的票价和仅有的两家能够放映的影城,2016年恰好是中国电影面临一个阶段性拐点和调整阶段,观众对票价的敏感程度徒增,这也让本来不那么接地气的《比利·林恩》在内地同样遇冷。

十年前,当《阿凡达》走入中国,他几乎彻底改变了所有人的观影习惯,看3D电影成为时尚。 但必须要承认和看到,3D对于电影技术而言,《阿凡达》并不是首创,他只是将其变成一种高端的视觉体验和顶级的商业大片。

▲曾经在国内市场出现的老款杜比3D眼镜

同时,在当时大部分影城改造3D的难度和技术条件并不苛刻,对于当时的观众而言, 能够看到影片便已经非常不容易,对于影片的具体3D效果没有较高的要求和苛刻的视角。

可能问题就在于此,从家用电视端,3D技术已经被淘汰和抛弃,目前更主流和大的趋势是大屏幕和4K以及未来的8K,从观众和消费者的心理来看,家用电视机已经可以实现4K分辨率,高帧率也一直是传统电视的优势,这也是使得对技术并不太了解的观众会产生一定认识上的误区。

从3D电影开始,观众已经被眼花缭乱的技术弄得晕头转向,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时间和经历对复杂的技术做深入研究, 3D电影当年所产生的变革是很直接有效的,但高帧率的变化在缺乏更多比较之时,他所能够带来的对普通消费者的震撼很难讲。

市场的理智与李安的情感

笃定的恪守和温良的改革

1995年李安赴美拍摄英语片,这位已经在华人世界声名鹊起的导演也迎来了自己全新的挑战,他的故事具有传奇色彩,也有感人的部分。 其首次拍摄的英文片便是《理智与情感》,这部来自于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世界名著,让其在好莱坞打开了名声。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断背山》《卧虎藏龙》的巨大成功让世界所有观众对其熟悉,也让中国观众和中国电影人以其为华人电影骄傲。

现在呢?

出于情感,李安希望通过自己的一小步可以给世界电影带来巨大的变革。

止于理智,北美市场对影片的冷淡和目前国内的预售和市场预期,以及大部分院线、影城拓展公司,对120帧影城的未来都持相当的谨慎态度。

“我觉得严格来讲,应该翻译成《知性与感性》,知性包括感性,它并非只限于一个理性、一个感性的截然二面,而是知性里面感性的讨论。”

这是李安自己曾评价其导演的《理智与情感》,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目前已经不是《阿凡达》时代,一个技术变革便可以改变整个电影行业的时期,相对统一的市场标准使得每一项技术性改革所要面临风险都会提升。

同时,这次CINITY影厅的新建,更多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人通过近些年市场成长变化之后所变现出的应对策略,集成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顶尖技术,从某种程度上,在未来会有希望打破欧美对高端影城技术的垄断。

根据报道,到10月18日,国内将有30家影城实现CINITY影厅的新建改造和升级,在年底这个数字有望达到100家,这也是即中国巨幕之后,中国电影技术又一次在国内的下沉和升级。

在2010年阿凡达上映二周后,当时中国的2K数字银幕数达到2041块,其中981块兼容数字3D放映,比重占数字银幕的48%,这个数字已经远超目前的高帧率影厅数字。

从目前来看,在尚未形成眼前既得利益之时,所有人对120帧 谨慎态度值得理解; 但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我们的确又需要新的技术对电影的未来做一定的改革。

2010年中国内地的IMAX银幕仅有三十余块,到目前这个数字已经达到646块,但CINITY的发展速度已经非常迅速,在他形成好的市场积淀的哪一天,也许会出现一部更顺应时代的影片来真正改变高帧率电影的命运。

无论这部影片是不是李安导演的,他为高帧率电影做的贡献和付出是值得所有电影人尊重的,无论最终《双子杀手》在国内票房几何,他并不是李安高帧率电影的句号,而只是高帧率电影的又一次尝试和起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