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电影的“岔路口”?

复工进行时:好莱坞停摆下,挑战才刚刚开始

短短一周时间里,全球范围内的电影产业局势就有了大“反转”。

3月16日,新疆中影金棕榈影城宣布恢复营业,停摆了近两个月的影院行业走上了复苏之路。猫眼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全国复工影院已经超过了500家,有专家预测,清明节前电影行业有望恢复元气,5月初便可能实现全面复工。

而与之齐头并进的,是内容层面的供给。

3月17日,中影宣布《战狼2》等影片以公益影片的形式复映,不久后,也相继有影城收到了华夏的首批复映影片(包括《红海行动》等)拷贝。而根据外媒报道,《阿凡达》等进口大片的复映工作也在洽谈当中,紧接着,4月初将有适合长线放映的文艺片进入市场,5月后则会有新片跟进。

2020,电影的“岔路口”?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有望复映

“这就是宏观调控的第一步。”有从业者告诉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随着这种逐步引导的推进,电影行业将会有节奏地复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相关从业者。

但同一时期,欧美影市的产业危机却刚刚到来,不久前内地影视产业所发生的一切,如今又在欧美市场一一复刻:《007:无暇赴死》《花木兰》等撤档、《小美人鱼》《神奇动物在哪里3》等拍摄搁浅、北美排名靠前的院线关门、戛纳电影节延期、部分热门影片转为线上播放……

而在此之前,很多好莱坞相关人士都认为疫情不会对美国影视产业造成冲击。

面对欧美影视产业突如其来的危机,不少吃瓜群众都纷纷表示“这集我看过”、“这不是春节档故事的续集吗”等等。但在毒眸看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块主要电影市场的风吹草动,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绝非旁观者,也还没到能笑着调侃的时候。

无论是每年占内地近一半票房的进口片供给,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成为“X”因素,还是电影节取消让批片业务开展遭遇难题,又或者是更长期一些的中外相关影视内容制作合作的停滞,以及全球流媒体生态与窗口期问题的变化,都会影响中国电影市场下判断、做决定,甚至带来了格局上的洗牌。

在此前的文章中毒眸曾经写过,2010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特殊的一年(点此阅读:中国电影这十年:烂片死去,英雄老矣),由《阿凡达》热映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了此后十年电影产业的发展。若干年后,当我们再站在历史的高点回望时,2020年会同样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颠覆之年”吗?

电影产业的变革,可能才刚刚开始。

没了进口大片,谁能充当激活市场的排头兵?

“一般这种情况,让进口片顶上去,然后再引导国产大片上映会比较好。按照当前进口片的排期来看,(从影片热度和话题度来看)大概率会是迪士尼的《花木兰》。”

这是3月3日,在《电影院真的做好复工准备了吗?》一文中,毒眸所引述的某位影院行业资深从业者的观点。在彼时的行业背景下,从业者们普遍认为,由于复工初期行业前景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头部国产大片不敢断然冒险,而一些中小体量的片子又很难撑起市场,所以靠热度较高的进口片激活市场,带动观众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这份美好的期许,随着《花木兰》于3月13日正式宣布撤档,也化作了泡影。

截至目前,原定于未来一两个月时间上映,但已正式宣布撤档、改档的好莱坞大片已经超过20部,其中《花木兰》《黑寡妇》《新变种人》等均未公布新档期,而《007:无暇赴死》《速度与激情9》则改档年底或者明年。

尽管此前国内一直有媒体表示,有消息源称《花木兰》可能会在中国市场复苏之后率先上映,不过考虑到盗版和北美市场的情绪等问题,毒眸认为这种操作模式的可行性并不大。而美国媒体Deadline也在一篇报道里指出,美国消息人士认为,短期之内《花木兰》不会存在中国早于北美上映的可能。

2020,电影的“岔路口”?

电影《花木兰》最新剧照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Sir电影影迷社群一项涉及到70多个城市的调研中,《花木兰》是今年受期待值最高的进口片,支持率高达63%,影片的撤档无疑会影响到很多人在近期的观影热情。如此一来,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从业者面前:影院复工初期,谁还能充当激活市场的排头兵?

现阶段,有关部门和相关公司给出的答案是复映片和小众文艺片。截至毒眸发稿前,已经确定,在近期复映的电影超过了10部,同时此前撤档的《乔乔的异想世界》也有机会于不久后登陆艺联,多家媒体更是爆料称好莱坞“五大”都在和有关部门接洽,商讨经典大片复映的事宜。

经典大片复映,能够成功激活当下的市场吗?关于这一点,目前行业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种观点认为,虽然电影复映的消息传出后影迷群体一片欢腾,表示想在大银幕上一睹《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等经典影片的风采,但因为各地疫情情况不同,有多少人会付诸行动还是未知数。

2020,电影的“岔路口”?

《财经网》调查统计

日前财经网一项调查显示,1.4万名参与投票的用户中,有1万人表示近期不会去影院,只有数百人明确表示愿意去支持。可见对于很多路人观众来说,现阶段为老片“冒险”的意愿还不是特别强。

“最近两个月里,不少人都长期宅在家中,很多想看的老电影都通过视频网站观看了,再加上不少人都已经因此而习惯了用手机、投影仪等观影方式,经典老片在影院复映届时能制造多大热度,我还是持保留意见。”某影视行业资深从业者告诉毒眸。

2020,电影的“岔路口”?

复映首日影院情况(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实际上,尽管3月20日时,《狼图腾》《战狼2》《流浪地球》等复映片的密钥就已经生效,但这一天真正恢复营业的影院只有不到500家。而猫眼研究院数据显示,当天仅广东省、重庆市两地有《战狼2》个位数场次排映,且暂无观众入场观影。

在二级市场分析师秋水(化名)看来,至少在3月20日-3月31日这十一天的时间里,影院很难有太多产出,对减少Q1季度的票房损失收效甚微,而业内流传的3月26日即将上映的第二批公益复映电影,也有可能是这样一个结果,难在短期内掀起太大波澜。

资深发行行业从业者李冰(化名)则认为,当前影院复映效果不佳,一方面是因为硬盘拷贝运输确实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部分影院在排片、复工上不够积极。

“这么好的片单给到了,但不少影城还是不敢排片,都在等着别人把市场点燃,自己再去凑热闹,这是不行的。至少得一个城市中的Top级影城可以率先开业,发挥一定的带动作用。”李冰告诉毒眸,虽然多方途径都在给出复工影院数据,但并不具备参考意义。

2020,电影的“岔路口”?

截至3月24日,影院复工情况(图片来源:灯塔)

对此,一位资深影院经理则向毒眸表示:“这些经过了市场检验的优质影片,对于复苏期缓冲作用还是有的,但是真正提振市场还要靠新片。”

而另一种观点则相信,虽然现阶段观众和影院更多还在保持观望,但这种局面很快便会被打破。

此前便有一线城市的资深影院经理在接受毒眸采访时提及:“活跃影迷的观影热情,一定会对普通观众起到带动作用,首批观影人群关键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主动观影的动作。”某位发行端的从业者也有着同样的信心:“首周只要有人去了,一周以后没事,就会有大量的观众跟上。”

“这就像是打仗,第一批冲锋陷阵的人肯定会‘死’,但如果没有这些人,这场战役肯定不会赢。”李冰认为,影院当前需要做的是正视问题。

对于4月影市的整体恢复,李冰表示很有信心。业内有消息称,4月初将有《乔乔的异想世界》《等奥斯卡获奖文艺片通过艺联专线上映,紧接着包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进口大片也将陆续复映,再加上还在商谈的一大批经典进口片,他预测清明节前后整体上座率有望达到5%。

针对相关问题,日前Sir电影影迷社群又进行了一项新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观影频次相对较高的影迷群体而言,有接近90%的人愿意在复映片上映后去观影,明显高于普通观众;其中影迷观影意愿较高的影片为《这个杀手不太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阿凡达》,均有近半数投票率;而对于复映片,影迷们所能接受的票价区间主要集中在15-30元。

2020,电影的“岔路口”?

2020,电影的“岔路口”?

综合以上观点与数据,毒眸认为好莱坞停摆,对内地影市的第一重冲击集中在了影院复工进度上。

因为缺少了《花木兰》这样的强力大片,影院复工的进度或许会有所放缓;这一时期复映片将充当过渡的主力,不过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活跃影迷群体观影意愿较强,但想要依靠复映片拉热市场,可能还需要对影迷们足够有吸引力的片单以及对票价上的动态调整。

进口大片“消失”,会出现“片荒”吗?

进口片的“消失”,影响的不只是复工阶段。

尽管复工阶段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不过毒眸所接触到的从业者们,对于影院工作、秩序的恢复还是较为乐观的。普遍观点认为,到了5月初国内影院将实现全面复工,经过一到两个月的缓冲和适应,最晚7月的时候影院就能完全恢复正常。

届时,很多原先撤档的大片、暂未确定档期的大片,将会面对大批许久没有进入到电影院的观众,理论上会具备不错的市场前景。

虽然也有人认为,开学延后会导致暑期缩减,但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国内13-17岁以下的学生人群暑期购票率只有5%,低于欧美的14%,这部分人群对票房的影响还是未知数。

除此之外,暑期的缩短可能会使得大片的排布更为密集,此起彼伏间,很难当下就对暑期档票房的具体走势做出判断。但毒眸相信,如果今年暑期的国产影片质量够硬,那么或许会有“报复性观影”的情况,进而助推一两部大爆款出现。

基于此,毒眸认为影院复工之后,真正的挑战或许并非出现在缩减了暑期档,而是在暑期档结束前后。按照往年的惯例,暑期档最后一到两周起至12月贺岁档全面铺开前,进口大片会逐渐成为除国庆档外,多个档期的重要票房支柱。如果国庆档影片不够强势,甚至还会出现9-12月进口片票房占比过半的情况。 

近四年9-12月进口片票房占比统计

2020,电影的“岔路口”?

这一方面是因为除国庆外,岁末前内地并没有其他节假日和强势档期,所以国产大片一般不会选择这一档期,造成这一时期的头部影片空缺;但另一方面,因为感恩节档期等的存在,一些美国大片会瞅准这一时期上映,因而很容易成为市场上最强势的存在。此前多年里,11月单月的进口片票房常常会超过75%。

但如上文所言,目前全球疫情影响下,多部大片都已经宣布撤档且暂未公布最新档期;而虽然《007:无暇赴死》等片定档11月,可考虑到欧洲疫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今年下半年西方影院无法正常复工,片方是否会再做调整也是未知数——直接将《速度与激情9》推延一年,预示着环球影业对今年全球影市的整体形势判断并不乐观。

再加上一些还处在拍摄、后期制作的进口片,相关制作工作也被迫停止(包括《黑客帝国》《上气》《侏罗纪世界3》等),其中不少都是对准未来一两年的档期。所以最悲观的预测可能是,今年下半年乃至此后一段时间内,全球范围内,好莱坞进口大片在排期和影片供给上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2020,电影的“岔路口”?

《侏罗纪世界3》宣布停拍

这便是好莱坞停摆,将给内地影市的第二重冲击:中长期里进口大片的供给问题。

对于这一情况,毒眸认为可能会给内地影视行业带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第一,可能会使得一部分优质的中小成本国产影片有望脱颖而出,从而对内容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9月、11月一般情况下是好莱坞影片的强势档期,但这几年像《无名之辈》《少年的你》等中小体量国产片却常常都有机会在一时期成为黑马,颠覆行业的判断和认知。

其中《少年的你》于去年10月末临时定档,在不被人所看好的情况下拿下了15.58亿票房,其中11月单月票房6.9亿,占了当月总票房的25%。在此前的文章中毒眸曾分析过,这既是因为《少年的你》本身质量出彩,也是因为当时上映的《终结者:黑暗命运》等进口片质量不佳,很快就被观众所“抛弃”了。

2020,电影的“岔路口”?

2019黑马电影前三甲

(图片来源:2019腾讯娱乐白皮书)

因此在进口大片或将缺席的情况下,一些“非主流”的、优秀的国产商业类型片,可能就此得到机会。而按照凡影咨询创始合伙人王义之判断,“今年十月会对于影视题材等从上到下进行重新定调”(点此阅读:文娱行业如何像“后非典”时代一样抓住机会?)。所以如果有从业者能够借助这一机会洞察到消费者的诉求,也将收获到不错的机会。

第二,2020年的档期排布、影片规划被完全打乱,对于一些档期的激活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影片扎堆上映,一直是国内电影市场所面对的一个难题,以至于虽然11月前后常常有进口大片上映,但这一时期优质影片整体的数量还是偏少,常常出现单日大盘不足4000万的情况。

因此若是好莱坞大片缺席,而一些国产大片能够借机进驻,或许能够给市场与受众习惯的培养、片方信心的建立,提供一个不错的激励。某发行从业者就向毒眸表达了类似观点:“我们应该重视贺岁档,近两年大家都忽略这个档期的爆发力,要知道早几年贺岁档一直是全年最赚钱的档期。”

第三,上述两点都是基于国产影片质量过硬、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进口片空白所带来的正向预测,但相反如果没有足够好的国产片选择在这一时期上映,那对于很多中小影城来说可谓雪上加霜,而这也可能进一步加速院线行业的整合。

秋水告诉毒眸,按照历史数据,春节档票房占据Q1季度1/4-1/3之间,以春节档70亿票房数据测算,2020年Q1季度总票房原本能在210亿-280亿之间。但整个Q1季度当中,影院仅有1月23日前正常营业,票房收入22亿,减去之后则得出中国电影票房市场Q1季度损失在188亿-258亿之间。

如果暑期档之后票房收入进一步受损或者增幅较低,今年很多中小影城的经营压力便可想而知。考虑到此前上影等企业已经就影院整合开始布局,被行业提了多年的下游整合,今年会有更多大动作。

因此在影院经营方面,除了期待更多好片子能够支撑行业发展外,或许也需要有关部门,在宏观政策层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调整,来帮助影院缓解可能的片荒所带来的压力。

电影节延期,中国市场并非只是“看客”

进口大片供给受到影响,批片会迎来新机会吗?

“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主流首先是国产商业大片,其次是好莱坞商业大片,而中小成本的批片很多时候只能排在中小成本国产片之后,算是第四个或者第五个类型。”有从事批片业务的从业者告诉毒眸,批片确实会在之后一段时间得到更多机会,但想让批片能够搅动市场格局并不容易。

除此之外,由于大片档期未定,很多批片玩家也不敢轻举妄动。“之前批片都是尽量见缝插针地排在分账片中间,避免成为大片炮灰,同时也对市场起到一定补充作用。”有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一旦主菜变得不确定,我们这些辅菜甚至是凉菜,就变得有点儿不知所措。”

更让人担忧的是,国内批片业务不仅档期受牵连,在全球影视项目停摆的大背景下,其内容供给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2020,电影的“岔路口”?

第70届柏林电影节闭幕

眼前,大量海外电影活动被迫延期、取消,让批片采购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其实早在上个月,据EFM(欧洲电影交易节)的组织者证实,原定参加柏林电影节的118家中国公司和个人,均由于疫情等影响并未赴约。

疫情发展至今天,柏林电影节并非个例。

原定4月24日至5月2日举办的第22届意大利远东电影节,已经延期至6月26日,而意大利是目前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日期或许也会变动;戛纳电影节的官方组委会,也于当地时间3月19日,发布官方公告宣布电影节将推迟或者取消……和柏林电影节一样,这些电影节除了评奖、展映,更是承担了很多小众影片的国际版权交易。

“这对于片方和买家来说,都将会是一个比较惨重的损失。”有资深从业者相信,尽管线上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补救,很多资深买家甚至不在电影节市场露面,就可以在电影节之前完成交易,但这并不适用于大多数片商。“一部影片在电影节首映之后,其口碑的高低也会左右市场反应,假如失去了电影节这样一个平台,交易的效率和精准度,甚至是其热火朝天的样态都会大受影响。”

此前电影资料馆的策展人沙丹(奇爱博士)便在自己的视频节目里提到,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戛纳电影节其实是一个电影年的开端。因此如果戛纳延期,会破坏很多片方原本的布局,进而影响到后续电影节的选片,以及各类买家对于影片市场前景的判断。

从对内的角度来说,电影节的延迟或取消,也打乱了片商们对已投资、购入影片的运作节奏。现阶段,国内很多观众对批片信息的获得,更多地是来源于电影节或颁奖礼,因此选择在固定的时间节点、根据电影活动来铺排宣传,是许多批片玩家的首选,但今年这些计划却因为疫情连续受到影响。

“我们原本计划,2月在柏林电影节上对已经采购的北美批片做一波亮相;3月借香港电影节和香港电影金像奖,对合拍片做一波预热;4月通过北京国际电影节,将准备推向中国市场的印度片介绍给观众认识。但现在看来,我们整个的计划都被颠覆掉了,这对我们批片这个垂直的领域来讲,确实影响挺大的。”一位涉足批片业务的公司负责人表示。

2020,电影的“岔路口”?

北京国际电影节宣布延期举办

基于此毒眸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批片玩家在打法上会变得相对保守。

一位曾操盘过多个批片项目的片商也印证了毒眸的观点,他表示其所在电影公司之后一段时间在批片购买方面,无论数量还是预算都将有所下调。“一方面,当前市场风险极大,不适合操作稳定性较差且成本高昂的批片项目;另一方面,也会考虑先清光手中的库存,再考虑购入新片。”

电影节延期,还有一个被很多人所忽视的连锁影响,那便是华语影片出海。

在此前的文章中毒眸曾经提到过(点此阅读:华语电影的海外版权,不如当年好卖了),现阶段在华语影片出海的问题上,片子质量并不是很多中国卖家所担心的,这几年中国涌现出了不少在海外颇深认可的新人导演,而真正制约他们走出去的是渠道、是向海外市场展示的机会,因此电影节的放映便格外被很多做国际生意的公司所看重。

“我认为向海外出口、推广华语电影将会是一个越发艰难的过程。本来海外的院线发行就非常不容易,现在国外影院也陆续关张,海外发行商虽然有更多时间来看片,但后续与影院和观众的对接遥遥无期。海外电影节的取消、影院关门,今年华语影片肯定是‘滞销’的状态。”行业内相关人士认为,电影节的延期和海外影院的关闭,对华语影片的海外推广会有不小的冲击。

对比之下,原本很多人担忧可能会首当其冲的合拍片,受到的影响或许没那么大。

某了解海外合作的业内人士向毒眸指出:“受到政治因素影响,疫情来临前中美两国在相关合作上就已经碰到了一些困扰,因此这段时间双方在文化合作上其实处在一个‘冷淡期’,两个国家电影业之间的合作,包括中美合拍片,也相对并没有之前那么紧密。”

欧美窗口期变化,会加速流媒体“逆袭”吗?

如果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全球疫情或将成为“观影渠道之争”的转折点。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相关禁令以来,好莱坞就频频上演打破窗口期的戏码,其中环球起了带头作用,率先将《隐身人》《爱玛》《狩猎》等院线电影放到视频平台点播,而原定4月10日北美院线上映的动画《魔发精灵2:世界巡演》更是直接宣布将在影院上映同日,开始线上视频点播。

2020,电影的“岔路口”?

《魔发精灵2:世界巡演》

虽然不久之后,院线的讨伐声也如期而至,美国影院业主协会宣布,将抵制《魔发精灵2:世界巡演》破坏院线窗口期行为,但这并没有阻碍华纳、派拉蒙和狮门相继跟进:日前,几家公司均宣布,《猛禽小队》《绅士们》《刺猬索尼克》《爱情鸟》等电影,都将登陆在线点播平台。

这不禁使人想起两个月之前,当春节档因疫情而宣告破灭时,《囧妈》也是在争议声中转为线上播出,从而引发了院线端的抗议。

而在此前毒眸和相关媒体的分析中都提到,由于头条系一次性巨额买断的模式并不具备广泛复制性,因此这种情况难以成为常态——不过不久前《大赢家》再度在头条系免费播出(据传购入费用不低),似乎又“打脸”了类似观点。

线上电影时代真的已经到来了吗?

对此毒眸仍旧认为,无论是国内的《囧妈》《大赢家》,还是好莱坞《魔发精灵2:世界巡演》,这种线上线下同步或者线下转线上的模式,更多还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短时间内很难在平常时期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许多视效大片,不管是影院独有的观影体验,还是平台购入所需要付出的高成本,都是不易跨越的门槛。

“通过过去9年间电影市场的分析发现,观众在购票过程中确实会比价,但对于影片本身质量的关注则更高。”一位数据分析师告诉毒眸。

但就像毒眸在大年初一的文章(点此阅读:《囧妈》热播,是对影视行业的一次“降维打击”吗?| 猛侃专栏)中所言,《囧妈》的模式难被广泛复制、影院具备其特殊优势,不代表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线下观影具备不可替代性。虽然短时间内很多头部电影的首选仍旧是电影院,可很大一部分观众在向网络端迁移也是不争的事实。

2020,电影的“岔路口”?

《囧妈》上线的界面

“去年上映电影《三重危机之跨国大营救》初期选择在院线上映,但并没有争取到多少排片,随后改变策略,选择院网同步上映,其网络分账票房达到院线分账票房十倍。”有发行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告诉毒眸,越来越多用户的汇集,让一部分片方在策划阶段,就已经把网络端列为了回本的第一渠道。

“观众原本在影院集中观影的习惯,经过了最近两个月的重新塑造,很容易被流媒体使用习惯所动摇,而这个恢复期,其实是在为流媒体争取时间。”有行业观察者就提出,对非影迷群体,观影习惯是很容易被“重新塑造”的,此次疫情其实就是一个关键点。

因此在毒眸看来,真正对产业格局产生影响的,并非一两部电影的转网,而是一批大片窗口期的缩短。诸如上文提及的《隐身人》,正是当下北美最火爆的电影,类似热度的电影一般要在下映后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会转网,通过较长的窗口期来保证影院端的收益。

2020,电影的“岔路口”?

《隐身人》

试想,如果某部热门电影,下映一两周内就能在网络上免费或者以远低于影院的价格观看,那必然会左右一部分观影意愿不强的观众的选择,从而难以将院线收益最大化。正因如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窗口期都是院线、片方和流媒体博弈的焦点,双方的拉锯战从未停止。

如今因为疫情,原本在窗口期问题上立场颇为坚定的大片厂,在态度上有了松动,主动转向网络端,这无疑是打破此前的“平衡”,或许会就此成为窗口期博弈的新节点。

而一旦欧美大片的窗口期被缩短,就内地而言,真正获益的可能是与其已经建立了密切合作的优爱腾等老牌流媒体——它们有机会更早更快上线热门进口电影,进而丰富自己的电影内容储备、吸引到更多影迷用户。若是这一天真的到来,那流媒体在放映渠道生态链里的地位,又将有大的变化。

因此,在未来如果我们要为诸多变化、变革追根溯源,此次疫情的全球化,或许就是一只新的蝴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