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为王的电影时代,胶片要如何逆袭重生

数字已经是全面碾压胶片,电影胶片产量大幅度缩水,胶片大佬柯达公司沦为另一个“诺基亚”。

相比流媒体和影院的激烈竞争,数字电影技术(以下简称“数字”)和胶片的较量早已失去了悬念。

从1999年《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历史性地首次进行商业性数字放映开始,数字电影就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制片商采用,影院则开始着手配合建设数字银幕。

20年后。

数字已经是全面碾压胶片,电影胶片产量大幅度缩水,胶片大佬柯达公司沦为另一个“诺基亚”。

我们来到了一个数字为王的电影时代。

如果不是在诺兰、昆汀为代表的大导演们做着誓死顽抗,世界上可能就真的再也没有电影胶片生产了。

胶片是图像信息的载体,一开始,人类只能用胶片来拍照片,拍电影,就像只能用纸质书来阅读一样。

但自从有了电脑,有了互联网,数字可以作为文字、图像的载体,并且传播方式更便捷,纸媒变得不再必要,胶片也是。

事实证明,在没有胶片的情况下,电影产业仍然可以正常运转。

那么,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的胶片,还有什么资本和理由,完成逆袭重生的奇迹呢?

被谈到过最多的资本,就是胶片的底片感。

胶卷是由化学方法来产生的图像,图像上会有底片粒子所产生的颗粒感。正是这种颗粒感,令到胶片具有独特的味道。

就算以后数字可以百分百模拟出胶片的颗粒感,达到人眼无法分辨的程度,但基于人类的情感,人还是希望事物是真实的。

情况就像《黑客帝国》,相比虚拟生成的矩阵世界,观众在情感上更倾向于现实的世界。

当然把胶片活下去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人类的“情感”身上,是不怎么靠谱的。

理性往往能够战胜感性,尤其是牵扯到钱的时候。

数字能够统治电影市场,被普遍认为的重要原因是成本问题。

不说传统的胶片摄影机要比数字摄影机贵上一倍,就说数字可以删除错误的素材再重拍,几乎不会损耗成本,而胶片一拍错就是等于浪费成本,容错率低。这足以令到更多的制片人首选数字。

那他们完全就不用担心有姜文这样的导演消耗胶片了。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姜文一共拍了25万英尺,创下了中国导演的最高耗片比记录。

2cf5e0fe9925bc31b1b8d32b0c2cf9b7c9137092

特别在3D电影的范畴内,数字在成本上才有着绝对优势。

3D电影需要多台摄影机同时进行拍摄,如果用胶片,那就是要多份胶卷,所增加的成本是不可想象的。况且数字更方便后期加电脑特效,用胶片来制作3D大片简直是自找麻烦。

3D和特效电影成为市场的宠儿,这是数字能够取代胶片存在的重要推动力。

因为在广泛采用数字之后,整个电影产业都感受到了数字的便利性。

胶片的剪辑需要传统的手工操作,无论是效率还是灵活性都不如数字。如果说有剪辑师熟悉胶片的操作可以弥补,但是一说到信息的传递这一方面,胶片就没办法和数字相提并论了。

特别是在这个网络已经四通八达的时代,数字的传播更加快捷便利。导演在异地完工之后,可以提前网上传给剪辑师先按初步的要求进行剪辑,等完成导演初剪版后,又可以提前发送给制片人检阅,不必带着厚重的胶片飞来飞去,大大提高了电影后期制作的速度。

直到近年来观众对3D电影感到疲劳,2D舞台上的胶片电影才赢回了更多观众的关注。

胶片也有了更多在数字化时代拿回一定地位的充分理由。

坚守用胶片的诺兰始终都没有拍过一部3D电影,除了因为3D不适合他钟爱的胶片之外,还因为他不认为3D技术已经真正成熟,实际上3D的效果更多是把屏幕给缩小,让观影者感觉就自己一个人在电影院里面,在一个非常紧凑的小型空间里面,感觉什么事情都扑面而来。

而2D是固定的一个尺寸,观众能意识到周围有很多人一同欣赏。而影院之所以屹立不倒,就是拥有流媒体所不具有的,电影的“群体性”。

对比回2D的数字电影,胶片电影的制作流程确实显得不那么便捷,但在成本问题上,胶片并非完全处于劣势。

导演诺兰是胶片电影的重要守护者,他的重要性可能比昆汀,甚至是马丁·斯科塞斯这样的老前辈更高。

他说了很多胶片的好处,他的话有人听,华纳肯因为他的坚持而放弃《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做3D版本,绝不是因为他说的多么有道理。

一个致命的原因是,诺兰的胶片电影稳赚不赔。

c75c10385343fbf2ee05d132e18dbe8664388feb

控制成本是为了能够盈利,诺兰证明了胶片电影仍然能够带来不菲的票房收入。

胶片的赚钱能力不输数字,制片厂才有着继续购买胶片的理由。

况且,胶片是否真的比数字成本更昂贵,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柯达电影娱乐总裁史蒂夫·贝拉米在接受Moviemaker杂志采访时表示,现如今胶片制作的电影实际上比数字制作的电影要便宜得多,并且不接受任何反驳。

他的观点是,胶片摄影机只能连接到一个高清的监视器,而数码摄影机往往要连接两三个。当要操作移动摄影机的时候,数码摄影机要更加麻烦,这会影响拍摄的效率,就需要预设更长一些的拍摄周期。

拍摄周期变长,预算就变大了。

不光是机器,电影工作者的心态也是影响拍摄效率的因素。

数字电影可以随意地重拍,相对容易造成了导演和演员的侥幸心理,觉得一开始不那么认真投入也行。

前期没有做足准备,导致NG次数变多,拍摄的进程可能就会受到耽搁。万一拍摄进度比原计划慢了,那导演就得赶时间交货,这样拍出来的作品想必是好极有限的。

胶片拍摄就不行了,不仅仅是演员,全体剧组都需要做足准备,在片场全神贯注,务求要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耗片比完成拍摄。这种情况下拍出来的作品,只要导演不是王家卫,效率反而会更快,而且成品的品质会更好。

想想当年赫本在拍《罗马假日》时,因哭戏哭不出来,被导演大骂浪费胶片的情景。如果当时有了数字技术,赫本可能根本不需要着急,再来多几遍也行,那她的演技就可能不会被一下子逼出来了。

242dd42a2834349b46541038991961c837d3be32

在同样能够盈利的情况下,电影公司为了自身的品牌价值,自然更愿意选择能做出更好品质的胶片。

另外,胶片其实比数字更耐放。

数字确实可以更方便地管理分类,在电脑或者硬盘上储存起来。只是电脑和硬盘都有一定的寿命,往往不能超过10年,谁也不敢保证电子产品什么时候会突然失灵,导致数据的永久性丢失。这就需要人类更勤快地管理里面所储存的电影精华。

胶片看似脆弱,但只要得到适当的保存,它的寿命可以长达上百年。只要在某个时间点再去做个拷贝即可。

1927年拍成的《大都会》,经过了近百年的风霜,仍然能得到修复并观赏。

我们必须考虑到最极端的情况。

万一类似《银翼杀手》系列中所描绘的大停电事件真的在现实世界中发生,所有数字储存的数据都无法找回了,那到时候,数字电影的优势反倒变成了无可救药的劣势了。

所谓物以稀为贵。

数字电影确实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更符合现代电影的制作模式。

不过越泛滥的事物,未必就是最好的。

坚持主打手工制作的法拉利,并未因为其他更廉价的汽车品牌的泛滥而消亡,反倒是地位显得更加地华贵。

a8773912b31bb0517a6845d46789aeb248ede0fc

马丁·斯科塞斯说,别忘了胶片是目前唯一能够完整保持电影画质的方法,我们无法知道数位资讯能否延续,但对于胶片我们可以,只要我们妥善的保管与照顾。

电影公司和电影协会也应该会意识到胶片的独一无二。这是电影的起源,理应能像影院那样得到应有的维护,而不是看着它渐渐消亡。

怎么维护呢?

或许,建立一个专门的胶片电影拍摄机制,是不错的方法。

现在,只有大导演才能得到使用胶片的机会。一方面是大导演才有足够的票房号召力,更可能收回胶卷的成本,另一方面是,只有大导演才更能保证,稀有的胶片能带来有价值的作品,而不是被拍成烂片浪费。

那为什么不干脆制定一个业界规则呢?

必须要达到某种条件的导演,才能被允许拍胶片电影,包括演员、幕后的工作人员都有相应的要求。

要求电影公司一直每年购买一定量的电影胶片,这个条件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保证,每隔一段时间,都必须至少拍一部胶片电影,这样才能把买来的胶片发挥出价值。

也许到很久以后,胶片的产量只允许一年拍一部电影。那多位导演将会围绕着一个能使用胶片拍摄的名额展开争夺。为了赢得资格,他们需要提高自己的作品口碑才行。

而那部被拍出来的胶片电影,就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满大街全是数字电影又如何,只要得到应有的维护,胶片不会消亡。

反倒它能活出自我,变成电影产业中的奢侈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