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神》到《西虹市首富》,电影开始承担舆论监督的作用?

讽刺的是,电影似乎承担了一部分舆论监督的作用。自从《我不是药神》之后,敢于直面社会现实问题的电影远比虚构的电影受欢迎。

继《夏洛特烦恼》拿下14.41亿票房以后,彭大魔、闫非加沈腾的喜剧组合再次推出的讽刺《西虹市首富》,创造出上映4天票房9.18亿元的恐怖速度。很难想象,在过去的这个周末里,有多少人走进影院,选择了这部电影。以往总是认为,大家过得太辛苦,才需要借助影院里的“哈哈哈”解压,然而《西虹市》看似浮夸、膨胀、虚假的故事背后的阶层差别和贫富分化,让更多观众不但是为喜剧笑点,更是为了自己被戳中的痛点买单。

《西虹市首富》的故事设定来自于80年代的电影《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从环球购得版权改编,但片中其实仅仅使用了“要在一个月内花光横财”的设定,其他故事讲的则是完全中国本土的故事。实际上这个故事的设定带来了一次对“贫穷”人群——也即在4天内创造了近10亿票房的普罗大众——的想象力的挑战,对于每日为谋生焦头烂额捉襟见肘的普通人来说,“花毫不费力得来的钱是怎样一种体验”,其实是一个很诱人的答案。

面对近年来越来越多“魔幻”的新闻事件,网友们最爱感叹的一句话是“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因为《西虹市首富》本身的设定就是浮夸、白日梦、不可能的,反而可以借助舞台化的类型更酣畅淋漓地对现实表达讽刺,而这一点,观众们也是心照不宣的。电影中的主角无论怎么糟践都花不掉10个亿,外行般地开公司,智障般地投资,反而让钱生出更多钱,这是平民群体最无法忍受的。在所有人接受的教育里,要努力勤奋踏实好学,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好的生活,赚取更多的钱,然而实际的经验则是两者之间的正相关越来越弱。这其中酝酿的情绪是显而易见的,“仇富”从来不是因为被“仇恨”的对象单纯的生活富裕,而是因为他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自己努力都得不到的东西。《西虹市首富》点燃了大众群体的这种情绪,电影里沈腾站在成山的钞票上拍着自己的胸脯大声问:你们恨不恨我?我讨不讨厌?

与《夏洛特烦恼》相比,在喜剧功夫上,《西虹市首富》只是勉强做到了维持水准,搞笑的段子仍然是春晚小品级别的。不过这样的审美水准更框定了前文所述的情感引爆点所在的人群——就是每年大年三十坐在电视机前观赏春晚的普通人,而普通人也是非常好打发的,当电影结束在“金钱比不过感情”这样的落脚点上,所有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影院,就当刚刚看的一场大戏就是白日做梦,回去自己的生活,仍然规规矩矩上班,老老实实工作,一年到头攒下来的钱可能都不如王多余摔的一桌盘子,贾府一顿螃蟹宴,庄稼人过一年。

讽刺的是,电影似乎承担了一部分媒体的作用。自从《药神》之后,敢于直面社会现实问题的电影远比虚构的特别是前几年热门了一阵子的“东方魔幻”受欢迎,与《西虹市》同期上映的《狄仁杰》人气远不如前者,此前完全架空世界的《阿修罗》更像是一个笑话。实际上,《狄仁杰》的制作、投资和作为电影的审美水准都高于《西虹市》,然而市场无情,写实或讽刺现实的喜剧更能表达出观众内心的声音。

电影中人物塑造的精准老道也是令人抚掌大笑,常远饰演的假公知柳建南老师形象,看上去清高不落俗套,总以“我太高端”藐视大众,转眼就为钱甘愿修花园喷农药。王多余跟理发师要求的“十亿身价发型”撞衫王思聪,也是个小彩蛋(注:此处仅指借鉴王思聪形象,并不指其角色原型为王思聪)。摆明了是个大舞台,演戏的却都是身边活生生的人。

该片的成功不能抹杀“麻花”的口碑,这让电影一开始就带着“品质保证”降生,尽管这部电影并不是麻花喜剧电影。爱用“老牌子”也是观众们的朴实判断标准,闫非、彭大魔的导演组合,以及主演沈腾,自从《夏洛特烦恼》后一直非常谨慎地接拍电影,四五年时间里专注于这一部《西虹市首富》,搞笑的方式仍然奏效,该有的段子一个都没落下,表达作为喜剧片起码的诚意。

所以,瞅一眼票房就满腹牢骚骂“普通观众”没品位的“柳建南”们,知道为什么你的演讲没人听了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