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中小学暑期托管,对今年暑期档意味着什么?

影响和挑战确实存在,但今年暑期档还不至于被“颠覆”。

暑假的市场地位可能不保?

近期,北京市教委宣布,将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的暑期托管服务。在此之前,其实上海、武汉等多个城市已经出台过类似的政策。毫无疑问的是,“暑托班”服务在未来极大可能会被进一步推广。

而对于国内电影市场来说,暑期档以及包含了春节档和大部分贺岁档的较长档期,一直以来都是动画电影上映的优先选择。随着“暑托班”服务逐渐普及,这些在暑期上映的动画电影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波及,进而影响到国内电影市场相应的档期表现。尤其是,当下的电影产业处于一个长期复苏的大环境当中。

只不过,冷静之后再来看,中小学暑期托管服务的出现,确实让国内电影产业迎来了一个发展转折点,但目前带给整个市场更多的是恐慌情绪,对相应档期的“毁灭力”其实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大。毕竟,托管服务并不意味着中小学生完全不进影院,只是观影的时间和方式可能改变,观影需求仍在。借此,影院在排片和运营上需要面临新的挑战。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电影市场在7月、8月出现了动画电影“塞车”的问题,而这些动画电影目前的类型较为单一。那么,它们的市场表现除了会受到“暑托班”服务的一定影响之外,更多的是会被内耗,没有更多的竞争力从中突围出来。再加上,同档期的市场稀缺头部大片的带动,想要输出动画爆款的可能性会更小。

01 今年暑期档排片的“新挑战”

实际影响并不算大。

虽然多地推出的“暑托班”服务有着“自愿报名、不上课、不培训”的前提条件,但更有影响力的首都北京也出台了这样的政策,相当于成了一个风向标,即接下来的中小学暑期托管服务很大程度上将进一步被推广。

基于对托管服务的系统认知,乍一看,“暑托班”服务的出现,基本上意味着中小学生没有了暑期。如果中小学暑期托管服务逐步发展成熟,暑期消失似乎有着极大的可能性,对于国内电影产业来说,票房产出最高、时间跨度最长、票房冠军诞生最多的暑期档也会随之遭遇大变革,这看起来的确是一个重大打击。

问题在于,对于国内电影市场来说,中小学暑期托管服务的出现真的有这么可怕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更多的还是产生了一种恐慌情绪。毕竟,春节档之后,今年电影市场的大盘表现并不算乐观,已经开了头的暑期档尚未有头部大片带热,日票房成绩与寻常相差无几。

具体来看,往年动画电影是以寒暑假对应的档期为重,希望吸引更多的放假学生,中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的出现以及普及,自然会对暑期档上映的动画电影们有所影响。只不过,动画电影大多数是低龄向,占的市场份额较小,“暑托班”产生的影响也更多是小众圈层的。

不仅如此,根据灯塔专业版的年度数据,在整体购票用户中,虽然19岁以下的用户有所增加,但占比一直未超过10%,最高为2018年的8%;而20岁-29岁的用户始终是重中之重,占据了六成左右。实际上,拥有寒假的不止中小学生,大学生这一群体在暑期档的购票消费力才是不容小觑的。所以,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参不参加“暑托班”,对整个大盘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尚不能达到足以颠覆暑期档的力度。

其次,中小学生群体中真正具备购票消费力的属于少数派,尤其是目前暑期托管服务首先针对的小学生群体,主要还是依赖于父母、(外)祖父母,但能够带孩子进影院观影的银发群体并不算多,购票和陪同观影的任务最终还是会落到父母的身上。

那么,暑期托管服务出现之后,中小学生的观影需求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观影时间跟随着父母的空闲时间,基本上变成了晚上和周末。对于影院来说,这其实带来了排片方面的新挑战,动画电影也需要以黄金场次为主,怎么平衡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之间的排片关系将成为接下来的重点。

此外,暑托班要求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那么在没有相关预算投入的基础上,组织去影院观影或许成了一项不错的活动选择。而这或许能够刺激另外一种“包场”观影形式的出现,对暑期档的票房产出进行一定的回补,同时也让影院在运营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战。这样看来,在中小学寒暑期托管服务不算大的影响下,电影产业确实迎来了一个转折点。

02 动画电影的暑期“大塞车”

类型题材较为单一。

实际上,相比“暑托班”服务会给电影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整个产业更应该关注的是,在已经迈进了7月、开启了暑期档的市场上,国产动画电影已经呈现出了扎堆的现象。这一问题产生的影响才是真正的“风暴”。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已有12部动画电影定档7月的国内电影市场,待映的动画电影还有3部;其中,除了提名获奖奥斯卡、金球奖等奖项的《狼行者》是爱尔兰、卢森堡出品的,其他11部动画电影均是国产。不难发现,这12部动画电影基本上在7月的市场上实现了每周上映3部的较高密度,市场能否完成消化还有待考量。

而从类型题材来看,在这12部动画电影中,带有“冒险”、“奇幻”或者“冒险+奇幻”标签的影片足足有9部,占了总数的3/4,较为单一化。这无疑加大了这类动画电影之间的“突围”难度,主要是有限大盘里的进行内耗。对比之下,“科幻+冒险”复合类型的《冲出地球》更具有竞争力,一方面在于差异化类型的优势,另一方面则在于国产科幻动画的赛道拓宽。

其次,这12部动画电影的受众年龄倾向较为明显:《白蛇2:青蛇劫起》和《俑之城》等更偏成人向,《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和《巧虎魔法岛历险记》等则是明确的低龄向。至少,目前很难确定哪些影片能够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那样老少皆宜,也就不能轻易期待下一个“哪吒”的出世。

具体来看,即使《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和《贝肯熊2:金牌特工》这样的低龄向动画电影已经形成了IP,并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基础,但这与有主题乐园做支撑的“熊出没”系列IP明显不同,难以达到“熊出没”系列每部5-7亿的体量。更不用提其他没有IP基础的低龄向动画电影,无法轻易打破几千万的票房“天花板”。

而对于几部成人向的动画电影来说,虽然《白蛇2:青蛇劫起》是在2019年寒假斩获了近5亿票房的动画黑马《白蛇:缘起》的基础上备受市场关注,积累了20.8万猫眼想看人数和26.2万淘票票想看人数,位列动画电影的榜首,但能否在今年的暑期档市场中突围成功,仍要看作品本身的最终质量和市场反馈。其他的成人向动画电影也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暑期档市场明显扎堆了不少动画电影,仅仅是这些动画电影之间的竞争就不甚乐观。加上,“暑托班”服务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影响,这些动画电影能够实现怎样的市场表现,目前可能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03 当下市场难以造就“爆款”

动画电影无法带动大盘。

一直以来,暑期档都是动画电影集中上映的大档期,其次便是包含了春节档和大部分贺岁档的较长档期。这首先考虑的是,享受寒暑假的学生群体能够成为主要的购票消费群体之一。

与此同时,像是象征着“国漫崛起”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以及破50亿的《哪吒》都是诞生于暑期档,时间跨度最长、票房产出最高、票房冠军诞生最多的暑期档,也相应地成了国产动画电影不断挑战刷新票房体量的优先选择。

毫无疑问的是,正是出于这样的多重考量,今年暑期档也有不少动画电影选择入市,想要冲刺下一个“哪吒”。只不过,对比往年的暑期档来看,除了暑期托管服务的出现之外,今年的暑期档市场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

疫情的不可逆影响仍在持续,整个市场正处于长期复苏阶段,大盘热度并不高。以日票房成绩为例,目前只有周末才能破亿,工作日基本维持在4000万左右,与7月之前的市场相差无几;而在2018、2019年的市场上,日票房成绩是以亿为单位的,最高的达到了近5亿,最低的也超过了8000万的水准。

实际上,市场大环境对于国产动画电影能够实现多少票房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一点通过复盘《哪吒》的成功便能看出来。回看《哪吒》上映的档期,包括好莱坞大片、国产头部影片在内,前后两周左右的市场上有着《烈火英雄》《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等多部影片不断炒热大盘,在此基础上带动着《哪吒》逐步突破票房成绩,同时诞生了3部10亿+影片和3部5亿+影片。当然,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哪吒》的内容质量过硬。

不难发现,《哪吒》能够斩获50多亿的票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因素对其的积极推动,可以说是当时的市场造就了“哪吒”这一爆款的快速实现,但影片本身对整个大盘的意义更多的是锦上添花,实际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这也说明了,动画电影即使有着《哪吒》这样的爆款出现,也尚不属于带动市场的主力军。

再反过来看今年的暑期档,几乎不具备这样的爆款打造能力。目前,市场上除了有《中国医生》这样的主旋律影片之外,面临的“片荒”问题十分严重,基本上没有类型题材多元化的诸多大片进行支撑,大盘热度自然上不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扎堆的动画电影既无法在内部厮杀中轻易突围,从而冲刺动画黑马,又无法满足拉动大盘的市场需求,从而反哺自身表现,无疑将会陷入一个僵局。这一点显然是更值得整个产业注意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