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末贺岁档,中国电影人的一次“大考”

业内对于今年贺岁档市场有何预期,又看好哪些影片?在中国电影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当下,业内人士又支了哪些招?

再过一个来月,我们就将迎来 2018 年末贺岁档。客观来说,在应对 2018 年的这次 " 期末考试 " 中,中国电影人还是拿出了比较丰富的作业:有喜剧片《人间 · 喜剧》,有带有奇幻色彩的喜剧《天气预爆》,有动作片《素人特工》《叶问外传:张天志》,有港式武侠片《武林怪兽》,还有现实题材影片《狗十三》《大人物》《地球最后的夜晚》,动画片《白蛇:缘起》等。

也不可否认,相比前两年的贺岁档,今年毕竟缺少大制作、大导演的作品。这也让业内人士对于今年贺岁档的态度普遍比较保守。

在这种情况下,业内对于今年贺岁档市场有何预期,又看好哪些影片?在中国电影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当下,业内人士又支了哪些招?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多个环节的专业人士。

大导演缺席贺岁档

工作了一天的小焦(化名)靠在床头,拿起手机开始搜索贺岁档有什么好电影。每当大的档期来临,他总是提前看看有什么电影可以去看,这已经是他近些年形成的一种习惯。

不过,面对今年贺岁档的影片,小焦似乎有些失望。他告诉记者,在岁末,他的首选还是大导演、大制作、相对轻松一些的影片。" 今年贺岁档不比去年,有《芳华》《妖猫传》《奇门遁甲》等大导演的大制作影片。"

作为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的电影人,对于小焦的这份失落何尝不是加了个 " 更 " 字。从目前的片单来看,今年贺岁档的 " 主菜 " 将在 12 月 21 日上齐。

那一天,有肖央自导自演的奇幻喜剧《天气预爆》,有刘伟强执导、古天乐主演的港式武侠片《武林怪兽》,有动作片《素人特工》、《叶问外传:张天志》,有王千源主演悬疑片《大人物》,还有国产动画《白蛇:缘起》等。加上之前上映的《人间 · 喜剧》《狗十三》,12 月 30 日公映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以及《海王》《龙猫》《绿毛怪格林奇》等进口片。

尽管这样的片单在中影星美院线宣发部副经理杨帆看来还算丰富,但在更多的业内人士看来,今年贺岁档仍缺少大制作。

北京 UME 华星国际影城副总经理刘晖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了她的一些担忧。" 今年贺岁档的影片在名气上自然比不过去年同期的《芳华》《妖猫传》《奇门遁甲》等影片。这可能会导致一些观众走进影院的动力没有去年那么大。"

在她看来,如今观影的渠道非常多元,娱乐形式又非常多,电影和电影院的优势在于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观影气氛。而一些观众对于进影院观看非大制作、非名导演的喜剧片、剧情片的渴望度会低一些。

" 就如今年张艺谋的《影》,由于该片各方面十分考究,很多观众觉得这类影片只有在大银幕上观看才能完全感受作品,甚至部分观众一定要在巨幕上观看。"

作为资深媒体人,话娱创始人、中国电影票房吧联合创始人邱庄也表示,提及今年贺岁档,目前缺少大众一致期待的大片。

但杨帆提出了不同观点。她引用吴天明的 " 青年强,则中国电影强 " 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任何档期,需要支持和期待的都应该是青年导演的优质作品。不能光以导演的名气来看待作品。"

资深电影市场专家刘嘉表示,贺岁档大制作、大导演的缺席同样和观影习惯改变有关。她表示,近些年春节档早已取代贺岁档成为国内的第一大档期。因此不少原来计划放在贺岁档公映的影片纷纷改在春节期间上映。

邱庄同样表示,前些年,国内二三四线城市影院的完善,让返乡过年的人们在老家看电影十分方便,7 天的长假,也让一些有高票房预期的影片有了足够的展示空间。因此重要的资源自然转向了春节档。

喜剧片、动作片担重任

小焦说他在贺岁档喜欢看轻松一些的影片,这恐怕是大多数电影观众的诉求,也是喜剧片永远是贺岁档的保留项目的原因。今年也不例外。

从开心麻花的《人间 · 喜剧》,到肖央的《天气预爆》,都是标准的喜剧片。而另一个在岁末讨巧的类型片——动作片,也不忘在紧张刺激的同时,加入适当的喜剧元素。《武林怪兽》和《素人特工》便是如此。

到目前为止,普遍被业内看好的也是肖央的奇幻喜剧《天气预爆》以及开心麻花的《人间 · 喜剧》。

《天气预爆》集结了肖央、常远、小沈阳、王小利等喜剧明星,在完成喜剧标配的同时,还加入了奇幻元素,讲述了一个 " 自杀干预大师 " 马乐博士偶遇寿星下凡,机缘之下与 " 风雨雷电 " 四神结识,共同携手拯救世界的故事。

在刘晖看来,目前今年贺岁档最具卖相的就是《天气预爆》。" 一来喜剧容易引发观影热潮,二来肖央这些年的喜剧作品口碑不错,积攒了不少人气。"

邱庄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肖央作为演员,对于喜剧的把控十分到位,但如果兼任导演和演员两个角色,担心会让作品有瑕疵。

而至于开心麻花的《人间 · 喜剧》,有了国庆档《李茶的姑妈》的经验,也让业内人士更加谨慎。"《李茶的姑妈》证明了不是每一部话剧都适合改编成为电影,电影院不具备剧场的互动性,因此有些适合话剧的看点,可能并不适合大银幕。"

对于《武林怪兽》《素人特工》《叶问外传:张天志》等影片,由于目前露出的物料不多,业内人士表示仍需要进一步观望。

" 前菜 " 少," 主菜 " 多

从目前的片单来看,今年贺岁档绝大部分影片集中的 12 月 21 日公映(目前共有 9 部)。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贺岁档早已不是单指 12 月 24 日、25 日那两天。可以说,整个 12 月都是一个 " 泛贺岁档 " 的概念。

像去年的 12 月,先是在 12 月 14 日有《芳华》和《奇门遁甲》上映,后一周的 22 日有《机器之血》《妖猫传》《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三部大片开画。而在 12 月 29 日,又有《妖铃铃》《前任 3》《二代妖精》《解忧杂货铺》等影片借着贺岁档和元旦小长假之势上映。

2015 年的 12 月亦如此。先是有《你的名字。》《三少爷的剑》《血战钢锯岭》《28 岁未成年》《萨利机长》等影片在 12 月上旬公映。此后,又先后有《长城》《罗曼蒂克消亡史》《摆渡人》《铁道飞虎》和《情圣》分别在三周内公映。

这样的档期安排不仅避免了影片之间不必要的竞争,而且也让整个 12 月的市场热度不断。反观今年 12 月,在绝大多数大片集中在 21 日公映的同时,目前 12 月其他关注度较高的影片只有 12 月 7 日上映的《人间 · 喜剧》《海王》,12 月 14 日的《狗十三》,以及 12 月 31 日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在资深电影市场专家刘嘉看来,今年 12 月的档期分布并不十分合理。21 日上映的影片过于集中。不过她也表示,现在距离贺岁档还有一段时间,不排除有影片调整档期的可能。

此外,或许是离元旦小长假还有较长一段时间的缘故,截止到记者发稿时,主打元旦档的影片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只有毕赣执导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的一部影片。刘嘉认为,如果元旦档真是按照现在的片单公映,不免有些可惜,她认为元旦档的空间仍有不少。

今年贺岁档是考验宣发团队的时候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并没有回避当下中国电影产业遇到的一些困境。他们更是直言今年 12 月的全国电影票房大概率会比去年低,甚至有可能只会达到 2016 年 12 月(约 41 亿)的水平。对于贺岁档影片单片的票房预期也下调到 5 亿左右。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此时并不是也不该是唉声叹气的时候。

在刘晖看来,2018 年国产影片的质量并没有比往年差,甚至出现了更多的精品。只是当下取消了 " 票补 " 等外因过后,市场必然会出现一些震荡。

2018 年 12 月份上映影片日历

刘嘉认为,2018 年贺岁档是对电影发行、营销人的一次考验。在她看来,发行和营销某种意义上是对影片的 " 二次创作 ",但这些年由于 " 票补 " 等形式的出现,发行人快要丢掉自己的 " 手艺 " 了。

而今年贺岁档,在影片内容、质量已确定的情况下,拼的就是宣发团队的创造力和对市场、影片的了解程度。这样的比拼才是电影市场本来的面目。

邱庄更是直言,未来的电影市场是留给更热爱电影、更专业的人的。在她看来,未来电影从制片到宣发,每个环节比拼的都是谁更专业,对于产业更加了解。长远来看,也只有专业的人得到应有的市场回报,才能激励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手记

写这篇采访稿时,恰巧刚刚过完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我想今年的冬天,中国电影人恐怕别人更能感到一丝寒意。也许是前一段时间电影市场的低谷,或多或少让业内人士对于今年贺岁档的前景更加保守一些。因此在采访过程中,业内人士普遍对市场持谨慎态度。

谨慎归谨慎,记者还是从几位业内人士的言谈话语间,体会到了积极的态度,以及努力改变的动力。

不可否认,在国庆档之后,中国电影市场进行了一波持续而快速的探底过程。就在 11 月 7 日,日票房来到 3000 万左右(含服务费),这也是近四年不曾有过的。在采访过程中,就连在电影市场一线摸爬滚打过多年的从业者,都用了 " 没想到 " 三个字来感叹此次探底的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中国电影产业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没有妄自菲薄或自暴自弃。反而是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看待目前的问题。客观来说,2018 年的国产电影质量并没有比过去哪一年的差,并出现了一批如《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 2》《我不是药神》《后来的我们》《一出好戏》《超时空同居》《影》《无双》等优秀的国产影片。

之所以最近出现了下行期,和下半年以来去 " 票补 " 等场外因素不无关系。在这种 " 挤水分 " 的过程中,就像金融市场上去杠杆,严监管的过程一样,必然会经历一个震荡期。

而在这之后,电影行业中那些真正的好公司、好项目、优秀人才,就会像股票市场中的白马蓝筹股一样,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再拿金融市场作个比喻,经过今年以来的一系列政策,未来那些炒题材的所谓 " 妖股 " 会越来越少,国家正鼓励人们去价值投资,去投资那些真正业绩好、成长快的好公司。在电影市场,要想得到更多的投资,更好的市场回报,制片必须以影片质量作为唯一标准,发行和营销也必须花心思找出影片的受众和卖点。各个环节都以专业论输赢。

近年来,无论市场冷与热,君不见《我不是药神》《芳华》《影》《二十二》等越来越多的影片,都能够凭借自身的质量立于不败之地吗?话说回来,在一个真正能够凭借自身实力打败对手的市场中,电影人又有什么可焦虑的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