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的飞速发展与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带了影视领域的“二次革命”。一路走来,二次元撞破了“次元壁”、短视频统领了用户的碎片时间、影视作品创作逐渐向用户习惯靠拢。在影视领域,旧的创作模式被融合借鉴,新的视听语言正在探索中成型。
而其中相对正统严肃的分支——纪录片也没有成为例外。从《人生一串》到《历史那些事》,从《风味原产地·潮汕》到《早餐中国》,实验性纪录片、微纪录片……纪录片的前缀词越来越丰富,内涵也在不断扩充。
较之传统纪录片,新型纪录片在选题、创作模式、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那么这些新型纪录片在呈现方式上是怎样的?在精准触达受众上是否存在着难度?这些都是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
01
微纪录片:
微市场、微视角、微制作、微传播
在腾讯视频上线的《早餐中国》,第一集便展示了湖南人晨间生活的一个切面:夫妻俩精心打理着一家米粉店,前来“嗦粉”的食客络绎不绝,赞不绝口。湖南人的“嗦粉文化” 被浓缩进了一支5分钟的视频中,而观看它的可能会是通勤路上的职人,饥肠辘辘的失眠者,或者在异乡吞咽着速冻水饺的湖南人。
这支5分钟的视频巧妙地选择了“美食”这个大众向的选题,采用了传统纪录片纪实拍摄的手法,同时又恰如其分地融合了当下互联网视频产品的传播思维:时长短、受众明确、依靠新媒体裂变。最后呈现的效果是,它在触达观众的路径上比院线或电视纪录片更有优势。
传统纪录片受众有限,严肃的选题、较长的情节铺垫都有可能“劝退”很大一部分观众。快节奏生活将人的时间打散,这些割裂的时间也成为了各大平台精确争夺的对象,此外,“碎片化时间”带来的用户习惯也让观众更倾向于直达内容背后的包袱和信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触碰观众的情绪点,成为了制作方的课题。
“一条”、“二更”、“梨视频”等短视频新闻平台的崛起,让人们看到,其实纪实类短视频产品实际上是可以吸引年轻用户的,这些视频的秘诀在于独特的视角、简洁的叙事与精巧剪辑后的情绪烘托,因为也为“微纪录片”创造了优秀的解题思路。
AdMaster《2019纪录片内容及用户报告》数据显示,61%的年轻用户会愿意主动分享引发其共鸣的内容,18-25岁的年轻受众偏爱的纪实题材TOP3分别为美食、人文及文化传统。
因此,作为纪录片和短视频的结合产物,当下“微纪录片”逐渐具备了“微时长”(时长在5-25分钟)、”微视角”(叙事以小见大)、“微传播”(在移动终端、新媒体网络平台播出)、“微制作”(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风格简约)等特点。
《风味原产地·潮汕》、《早餐中国》都采用了微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切面小、角度明确、拥有典型特征的人物形象,短时间引发观众情绪共鸣。这种“小而美”的纪录片因此也得到了广泛传播。
02
实验性纪录片:
真人扮演、喜剧视角、熟练玩梗
纪录片走下“庙堂之高”,方式不止一种。
作为“二次元”天堂的B站,现在已经越来越成为爆款纪录片的聚集地。自平台2017年推出“纪录片寻找计划”之后,便在纪录片领域发足狂奔。
B站在去年6月推出了自制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将视角贴近市井,摆脱了传统纪录片以视觉盛宴带个观众的感官刺激,取景街头的烧烤摊与食客,拍出了江湖感与烟火气。
其实在确定自制纪录片基调之前,B站也在思考如何与自己的受众拉近距离。鉴于B站用户大部分都是90后、00后,用纪录片与他们实现同频共振,是制作者面临的一道难题。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此路不通,将纪录片从源头就开始进行解构重组或许是当下b站最好走的路。
《人生一串》播出之后两个月,累计弹幕达到76.2万条,站内播放量达3391.9万,一举成为B 站播放量最高、最受欢迎的纪录片。
在《人生一串》播出之后,B站跨出了更大胆的一步,于年底推出了自制纪录片《历史那些事》。《历史那些事》在表现手法上更为颠覆。《历史那些事》选择“用喜剧的视角展现历史上最囧的那一面。”制作方选择用亦庄亦谐的态度面对严肃历史,先由真人扮演历史人物,再捡拾历史边角料进行趣味解读。
此外,《历史那些事》还设置了小剧场,比如让苏东坡穿越到现代,看现代人如何做东坡肉,用穿越、脱口秀、广告片、二次元特效等极具网感的方式呈现出夸张的喜剧效果,有时字正腔圆的官方配音会突然冒出一两句不正经的网络用语。
这样的拍摄手法似乎无法用传统纪录片的概念来定义,官方干脆给了它一个“实验性纪录片”的称号。
不过相比起《人生一串》,《历史那些事》的争议则多很多。不少网友无法接受这样的历史解读方式,认为《历史那些事》并非传达什么历史观,也非寓教于乐,只是一场针对B站网友的自娱自乐,无法向更广泛的群体传播。
03
与传统纪录片概念相悖,
跳出商业化逻辑才能长久留存
尽管纪录片在中国已发展多年,但这一类型的商业化道路仍不明朗。
在《南方都市报》调查中数据显示,纪录片行业整体的盈利比例仅5%~10%左右。
成本高、单片议价能力低,是传统纪录片行业面临的两大难题。
《毒眸》在“纪录片只能赔本赚吆喝?”一文中提到一组令人难以置信的数据:耗资1.3亿元、花了8年时间、采访近4000人拍摄完成的纪录片《我的抗战》,电视台开价仅1500元一集。
但在新媒体的网络时代语境下,严肃题材走娱乐化的方式屡见不鲜。商业模式也有了诸多变化。
除了传统的广告招商、版权销售,付费会员、衍生品、与电商联动、跨界举办线下展览等等方式都让纪录片的商业化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对制作方而言,同网剧、网综等新媒体下的产物一样,“新型”纪录片也只能是内容为王。
无论是微纪录片还是实验性纪录片,它们的概念听起来都和传统纪录片相悖。
一般来说,传统纪录片会客观、长久地关注某个选题,将触角尽可能地向外发散,顺理出故事的脉络,最终将厚度与深度推至一个最高的境界。纵使传统纪录片一般很少进行营销,但其吸纳的大部分还是主流观众,豆瓣的评价体系在传统纪录片上也非常适用。
微纪录片虽然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创新,但与传统纪录片还是有一些共同点,不过也有不少网友对这样的纪录片方式提出质疑,认为其摒弃了纪录片的深度,看不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只有概况的展示。
像《历史那些事》这样的实验性纪录片在切入主流的路上也存在一定难度,由于过分偏重娱乐性,因此大部分观众依然是来自B站,受众圈层化较为明显,此外,它也难以适应豆瓣的评价体系,作为纪录片还是有些差强人意。事实上,纪录片这样一种学术性质较高的影视作品,只有跳出商业社会的逻辑思考问题,才能真正触达观众的内心。
在网生时代下,孵化出了越来越多的、形态各异的非虚构故事,只有真正具备普世价值、呈现人类共同追求的优质纪录片才能经过时光的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