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在关于电影的诸多盘点中,除了各种“年度十佳”“年度十烂”备受关注,“评分最低电影”、“最赔钱电影”这样的榜单也令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毕竟一年中能打响知名度、让观众身心愉悦的好电影也就那么几部,剩下那些观影体验不好还占了市场空间的烂片,实在让人不吐槽不畅快。
不过,仔细观察各媒体、平台的烂片、赔钱电影盘点,基本还是集中于投资大又赔得很惨、明星云集却对票房毫无挽救作用的电影上,比如《阿修罗》、《冰封侠》、《西游记女儿国》……烂得人尽皆知,也赔得人尽皆知。
(2018最赔钱电影Top10,表格来源:搜狐娱乐)
但放眼一观国内市场,院线每年上映三四百部电影,这些出现在我们视线范围内的烂片其实只是极少一部分。在不起眼的地方,还有更多“小烂片”,默默上映默默扑街,完全没有资格留下自己的姓名。有句业内玩笑说得好,你以为你看到的烂片已经足够,其实他们都是烂片里的幸运儿。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隐形炮灰,却能年复一年往复新生,简直就是一群神奇的存在。
今天就让我们转移视线,跟蜀黍一起来认识下这些奇特的电影。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直观,蜀黍先以数据为大家分享这群神奇之作在国产电影中的概况。
截至本月31号,今年院线共上映国产片357部,截至12月25日,国产电影总票房约350亿元(含预售);
以票房未过100万为标准线,在这个范围内的电影共有169部,约占总影片数量的47%。而它们的票房只有3687.4万元,在总票房份额中约占0.11%。
这意味着我们有近一半数量的国产电影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状态。
再往下深挖数据,还有61部电影的票房游走于1-10万元,17部电影的票房未能超过1万元,简直是炮灰中的炮灰。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在随便拍个片启动资金也需要百八十万的当下,这些片的票房简直还不够某些粉丝给爱豆做杀青应援买烧饼呢。
炮灰代表队
再从内容方面看一看这168部“炮灰电影”,虽然同样劣质,但也可谓“烂出风格烂出水平”。按类型归类,它们大致有以下几类共同点:
类型一:片名强行贴热点
比如这部名叫《生如夏花》的电影,乍一看差点以为是朴树转型做了导演,毕竟我们有太多这样直接用歌名做片名的先例,例如《栀子花开》,《同桌的你》。
然而这部《生如夏花》和朴树并没有半毛钱关系,海报还山寨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从极其简陋的内容介绍里也能大致看出这是一部狗血青春片,佩服两位在豆瓣打了五星的朋友。
同样赤裸裸盗用名字的还有这部《舌尖上的斗争》,看简介也讲了一个美食故事。但鉴于蜀黍文学知识有限,并没有领会到简介里的故事精髓↓↓
宫战又是啥?
既然词汇量如此丰富,为什么不愿意自己想个片名?
类型二:打恐怖、悬疑擦边球
仔细看每月片单,一定会发现其中夹杂着很多部恐怖悬疑电影。这些“*仙”、“*诡”、“*灵”、“*魂”,故事总是围绕着一个神秘游戏、神秘老宅展开,最惊悚的部分都剪在预告片里或者做在海报上。点开正片,几乎都是粗制滥造称不上是“电影”的东西。
偶尔有几部努力在名字上突破套路、争取能骗一个是一个的“用心之作”。比如某部电影取名叫《姽婳》( guǐ huà),看起来很有文化的样子,实际上依旧智障。故事不用心就算了,还抄袭《美国恐怖故事》的海报,节操全无。
一口气抄了两张海报,不容易
这类电影往往还会搭配一些情色噱头,企图以尺度较大的剧照和预告吸引观众,但毫无疑问肯定都是“照骗”和“预告骗”。
依然还是《姽婳》的剧照
类型三:知名演员的落魄之作
做演员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翻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过气。于是明星们在低谷时期为钱为人情拍的烂片,要么趁着有话题度时被翻出来上映,争取骗一次票房;要么打着“知名演员加入”的噱头,显得自己不那么山寨。
因为《我不是药神》而火起来的女演员谭卓,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拍了一部《吻隐者》,结果被片方蹭着热点扔进了院线。看过的观众就给了四个字评价:原地爆炸。
曾经的TVB当红小生,如今已经过气的演员林保怡,现在也只有出演烂片的份了,这部片名知音体的《敦煌不了情》简直是中西元素大乱炖。片方极力以华丽文案营造民族情怀,然而这宛如游客照的剧照还是出卖了烂片本质。
类型四:土味现实题材
这类电影主要聚焦于都市、农村、民族、儿童等地域和群体,雷人程度相对较小,但碍于创作能力和成本的限制,整体呈现出风格土、制作粗糙、演技拙劣、情感尴尬的特点。
这部讲述少年儿童玩音乐的《摇滚小子》就是典型的中华土味片,同时黑了摇滚、迷笛音乐节,看完预告片马上会对摇滚乐产生新的认知。
《漂亮的村事》、《我是检察官》、《天使的声音》、《马兰花开》等低配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则试图以小人物的故事煽情,以迎合主旋律。但生硬的叙事只能适得其反,最终成为无人关注的炮灰片。
类型五:未能“突围”的小众文艺片
在这些超低票房的电影里,也有一些深受文艺青年们热捧的“佳作”,如《清水里的刀子》、《北方一片苍茫》,《最后的棒棒》和拍过《盲山》、《盲井》的导演李杨的新作《盲·道》 。
《清水里的刀子》获得了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奖、《北方一片苍茫》是first青年影展最佳剧情片和最佳导演获奖片,《最后的棒棒》同名电视纪录片在豆瓣拥有9.7的超高评分,《盲·道》的导演在边缘人物题材方面很有口碑。但这几部电影的故事对普通院线观众实在缺乏吸引力、视听语言也极其考验观众的观影耐心,因此也淹没在了炮灰大部队中。
通过以上几个典型案例,我们对2018年“炮灰电影”有了一个大致总结。回顾过往片单,这样的电影实际上每年都在重复出现。这其中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市场原因,也有着深层次的行业弊病。
一、炮灰烂片入行门槛低,圈钱迅速
低劣恐怖、惊悚、悬疑、喜剧片虽不受大部分观众的待见,但在很多无心创作的片方眼里,却是极划算的买卖。对投资方来说,这类电影具有入行门槛低、投入资金少、制作周期短的优势。投资十几、几十万,风险不算太大。如果能侥幸在乱市中分得一杯羹,卖到个一百、两百万,看上去稳赚不赔。最后再卖一次网络版权还能接着捞一笔,无论如何都是划算的。
国产类型片仍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有限的好片无法满足所有圈层的需求;而观众又并非完全是理智的,很多人明知很大可能是烂片也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侥幸一看,这无形中也就成了滋养烂片的温床。
既然总有市场,片方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电影被金融渗透,沦为洗钱工具。
近年来,“电影洗钱”成为被业内外热议的话题。为何各方的不明资金都选择投拍电影来让黑钱合法化?一篇来自虎嗅网的报道非常直接地点明了答案↓↓
由于此前影视行业税率相对较低、预算制作不严谨,为通过投资电影来操作“洗钱”,提供了非常大的操作空间。行业内人士称,这样的方式最终损耗只有20%,运气好还能赚一笔,这简直相当于天上掉馅饼。
看起来票房很惨淡的电影,背后很有可能是一群早已喜悦不已的“金主”。电影的本质是什么,对他们而言根本不重要,最后买单的反正都是单纯的观众。
涉及洗钱风波、引发今年影视圈大地震的电影《大轰炸》
三、抱了国家的大腿,却缺乏诚意
出于对城市、行业的宣传需要,以及拉动旅游和经济的需求,不少国家机构、地方政府都设立了影视投资的预算,比如与企业一起建设影视文化小镇,或是对在当地取景的电影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还有更直接的地方政府下属的影视公司直接参与电影投资。
多样化鼓励电影发展,以电影为宣传手段顺便再创造些经济效益,本来是好事,但因为有政府官方保底,艺术创作、投资风险、制作质量,基本就不在这些电影的考虑范畴。最后要么作为地方政绩和宣传工具亮一下相,要么让国有企事业单位发票包场观看,更有甚者拍完之后便不了了之。这样的“炮灰”,理直气壮,反正花的都是公家的钱。
今年10月靠口碑逆袭的《无双》
对于以上这些本不对电影艺术有敬畏之心的创作者,我们能做的只有用人民币投票。只有不再为他们买单,才能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就今年出现的不少现象级电影来说,口碑的确已逐步成为票房保证,这是好的现象。
——————————————
在数量庞大的“炮灰电影”里,我们真正要惋惜的,是那些想好好做内容,却碍于各种原因没有取得预期成绩的电影,如上文提到的《清水里的刀子》、以及票房虽没那么惨,但同样未能出圈的国产佳片《米花之味》等,无论是题材还是主创的艺术修养及创作水准,它们其实都比大部分炮灰电影要强,但最终还是沦为同类,令人唏嘘。
用明丽清新电影语言聚焦留守儿童的《米花之味》
预算限制、市场的消费习惯固然是大问题,但网络时代最大的益处便是口碑的传播速度极快,既然没有赢得观众的支持,的确应该从内容创作、营销方式等角度作出反思。
个性化的表达与大众需求之间既矛盾也有平衡之法,只是需要去找到其中的关窍。将于12月31日上映的《路边野餐》导演毕赣的新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就靠“末日营销”的概念,预售票房已经破亿。且不论其中的格调高低,活泛的营销思路,值得那些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优秀“炮灰片”们借鉴。
网络发行,“炮灰电影”的一个出路?
或许目前对于这些品质还不错、但在院线无太多立足之地的电影来说,选择网络发行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一个典型例子便是2016年的悬疑犯罪电影《黑处有什么》,院线票房760万,通过爱奇艺的“文艺院线”线上发行,一周之后播放量累计达到878万次,成为小爆款。另外一部家庭喜剧《睡沙发的人》也走纯网络发行的路线,十天便收回了成本。
电影《睡沙发的人》
可以预见的是,明年这些类似的电影依然还会每月片单上大幅涌现。由于市场不健全而导致的问题,仍然需要时间来解决。
但我们一遍遍提出这些烂片、炮灰电影的存在,也是希望让那些对电影还有那么一点点梦想和敬畏心的创作者们,能有所警示和反思。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仍是尊重电影,尊重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