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影再多一些温度

中国电影在实现大国到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既要有大制作的工业化电影,也要有敢于触碰社会现实电影的存在,前者是电影硬实力的体现,后者则是软实力的体现。

峰回路转,娄烨的新作《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终于在本周上映了。

影片在上映两日获得3000多万元已经打破娄烨以往的个人电影票房纪录,不过由于作者电影的属性浓厚,《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依像娄烨以往的作品那样不具有太多的商业娱乐性,主流观众仍很难去观看这部小众影片,娄烨也像贾樟柯、王小帅这些坚持艺术创作的第六代导演一样,其作品离主流卖座的商业片依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抛开票房的表现,《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如今能够在内地影院上映已实属不易。毕竟在上映之前,《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因为影片内容触及敏感的社会暴力拆迁而经历了改档撤档等小插曲,而这番坎坷的经历也让外界关注到影片所触碰到敏感的社会事件上甚至是那些根据社会事件改编的影片上。

实际上,在观影娱乐消费的时代,那些敢于将题材深入到社会事件的创作者需要更多的勇气,也要承担着更多的风险。从某种程度上看, 他们赋予影片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电影自身。 而当下的国产电影也需要更多根据社会事件改编的影片,而不应该只停留《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这一部影片上。

国产电影在题材上已很少去触碰社会事件

虽然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上迎来多个突破,但是却很少有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影片出现。

目前每年院线上映的国产片已经达到了三四百部,每年票房过千万的影片也有100部左右,但根据社会事件改编的电影却只有个位数,少的可怜。

对此,情报君对内地近五年根据社会事件改编的国产影片进行统计后发现,目前票房过1000万的影片也仅有12部,平均下来每年还不到三部,这类影片的占比可以说是非常低。

国产片在创作上很少触及社会事件,除了有政策过审的因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这类影片普遍票房不高,而即便是做成商业犯罪类型更为成熟的《解救吾先生》《追凶者也》,其票房也基本上只有2亿元左右,当然如果是娱乐性元素缺少的《嘉年华》,其票房只有两千多万元,票房往往也会更低。

虽然这些影片大多在票房上遇冷,但不能否认这类影片存在的价值,无论从主创上还是观众口碑上,这类影片的关注度都很高。从创作者来看,冯小刚、曹保平、陈可辛、忻钰坤以及丁晟等导演也都纷纷参与这些改编于社会事件的影片的创作;而在口碑上,多部影片的豆瓣评分都在7分甚至8分以上。

创作者选择从社会事件取材也多多少少反映出他们对于当下的密切关注,他们也更愿意通过影片来与整个时代进行对话。虽然眼下是娱乐盛行的时代,观众也需要娱乐,但电影不能仅提供娱乐, 电影也需要提供一个窗口,让更多的观众从中看到自己,看到整个社会,甚至是看到整个世界。

此外,在对具体事件处理上,这些影片大致可分为基本还原和艺术化改编两大块,前者更多的是对事件进行还原,如《亲爱的》《失孤》《解救吾先生》,这类影片也都最大化的忠实了原型事件和人物本身;后者则是在原事件基础上进行艺术化改编,影片与原型事件已经有很大的出入,如《我不是药神》更多是对原新闻事件和人物进行加工,《我不是潘金莲》在影片主人公命运和影片主题上也与原型事件有了很大的出入,《追凶者也》则是在叙事结构上进行创新,荒诞喜剧的风格与分段落的章节体叙事也让影片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大于原事件本身。

总体而言,当前根据热点社会事件改编的电影并不多,抛开《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因为题材或内容上敏感而出现过审困难,其它根据社会事件改编的影片在票房上普遍不高,叫好不叫座是这类影片的一大特点。

如何看待社会事件改编电影?

改编社会事件的影片不仅很难获得高票房,还要担负着影片删减甚至无法在内地上映的风险,不过这类影片的存在却是检测电影环境是否正常的重要体现。

毕竟即便是放眼到高度发达的美国电影市场,也不乏大量的改编真实社会事件的影片存在。

比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换子疑云》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鸡舍谋杀案”改编,导演在对这一历史往事的还原的同时也揭露了执法者的腐败,帕翠西娅·里根执导的《地心营救》则将矿工被困的真实事迹搬上银幕,此外诸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猫鼠游戏》以及今年奥斯卡热门影片《绿皮书》也都有着明确的原型人物和事件。

那些根据社会事件改编的影片相比于那些爆米花大片更有意义,这是因为 这类影片在内容上更容易感染观众,甚至还能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就像《熔炉》引起社会各界对影片原型事件的关注更是促使了韩国“熔炉法”的诞生。

与这些国家的电影相比,我们虽然处于电影大国,每年的票房产出也很高,但能够震撼人心的影片依旧不多。

回顾国产电影创作历史,其实我们也有曾有过这类题材的创作。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李扬导演的《盲井》《盲山》与最新的《盲道》三部曲,其中改编自刘庆邦的小说《神木》的《盲井》直接来源于内地1998年三大特大矿洞诈骗杀人团伙案,《盲山》也是根据拐卖妇女的社会新闻改编,这几部影片无论在国内外均取得很大的反响,只是遗憾的是这类影片因为真实的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反而成为了地下电影。

目前,内地电影更多的是在追求快发展,市场做的更大,但题材多样, 关注当下才是电影的“魂”,在向电影强国迈进中,国产电影离不开那些振聋发聩的影片。

而当下,内地电影人也需要时刻关注社会, 关注当下人们的众生相,也理应让电影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书写这个时代,进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就像欧美电影那样,反映当下的社会事件不仅是电影人的使命,更是整个社会的诉求,而诸如奥斯卡、戛纳以及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上的重大电影奖项多被这类影片获得也说明整个环境对于这类影片的支持。

在情报君看来,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下,电影和社会事件原型彼此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

那些改编于社会事件的电影,具有先天的真实性,以及对于社会的洞察性, 这 类影片也更容易感动观众,引起其强烈的情感共鸣感。 像《亲爱的》,很多观众感受到影片的真实和艺术感染力,多多少少离不开原型事件的影响力。

而电影改编于社会事件也能让事件本身走得更远, 产生更广的传播,带来更多的关注度。像《我不是药神》,在影片上映前,更多的观众并不知道“陆勇案”,然而这部影片的上映却让原型事件进入更多人的视线,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到当前的看病贵等社会问题。

让国产电影更多一些温度

外表的华丽掩盖不了内容的空洞,电影在创作上不应该丢掉“灵魂”,电影需要反映当下社会的真实面貌,去纪录整个时代。

而这类更具温度影片的产生离不开创作者和环境两个方面。

对于创作者来说,电影主创本身要有温度, 要切实的感受到当下的社会生活,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对社会事件和民生要时刻关注,也只有这样他们做出来的作品才能多一些温度,才能让观众有更强烈的共鸣感,才能引起他们对于社会的思考,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诚如陈可辛创作的《亲爱的》,这种“打拐”题材的电影在其它商业影片面前并不具有优势,也会背负着更大的票房压力,然而影片上映后引起的反响已足够证明了这部影片的价值。

此外,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需要给这类电影更大的宽容, 也要敢于容下这些电影的存在。

反映民生的社会事件有时难免会有些敏感,而通过影片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难免会促使观众对影片对社会问题甚至体制进行更多的思考,这种在敏感内容艺术手法上的处理有时也是必须的。而外界过度的干涉只能导致创作者远离这些事件,带来这类影片的缺失。

中国电影在实现大国到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既要有大制作的工业化电影,也要有敢于触碰社会现实电影的存在,前者是电影硬实力的体现,后者则是软实力的体现。

所以,请让国产电影再多一些温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