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唐德们的“钱荒”时刻

但无论是变卖资产,还是国家的救市举措,都只能解一时之渴,对很多影视公司而言,解决自身造血问题、商业模式或许才是治本之道。

日前,券商中国等多家媒体爆料称,由于近期股权质押融资违约事件频现,出于风险管控的考量,包括一些大型券商在内,许多证券公司已经停止了包括影视行业在内的部分行业的股票质押业务。毒眸咨询了多位业内人士,被告知确实有“暂停质押”的传闻,但暂时没有文件确认,其中一位券商人员表示,“对风险把控多一些的券商可能已经暂停了,小券商还在继续”。

虽然没有明确消息,但巧合的是,近期华谊兄弟公告显示,公司两位大股东王中军、王中磊,先后于10月11日、12日、15日、16日、17日,分多次质押了合计超过其所持股比例12%的股份给国民信托等信托机构。而在今年上半年,华谊共发布了8份和股权质押相关的公告,涉及超过30次质押操作,仅有两次的质权人为信托,其余均为券商。有业内人士向毒眸指出,“现在像华谊这样的影视公司,想找券商做质押确实很难”。

 文中出现的四个概念的解释

“如今影视公司股价接连下跌,爆仓率较高,所以券商们势必会更为谨慎”——毕竟就在最近这几个月内,包括印记传媒、中南文化、华录百纳在内,多家影视公司的股东都先后遭遇过“爆仓危机”或被强制平仓。据了解,从去年开始许多券商就已经降低了影视公司股权质押的折扣率,而随着股价下跌,很多影视公司股东频繁补仓,手中已无多少股权可以质押了。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作为核心资产大多为轻资产的影视公司,其获得投融资的难度本就要大于其他许多行业,再加上此前多条融资渠道已经收紧,股权质押已然是很多公司缓解资金周转压力最重要的手段。如果券商暂停给影视公司融资,对许多资金就十分紧张的影企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事情;若是将来有更多的质押途径被堵上,那很多影视公司或将更加无路可走。

多家公司频繁补仓,部分影视公司股东已无股可押

10月19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公司大股东王中磊拟减持375.2万股,占总股本比0.13%,减持需求为“个人资金需求,拟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保障公司控制权不发生变更”。很显然,王中磊此举目的是为了补充质押保证金——不断下跌的股价,令华谊质押出去的股权成了一颗“定时炸弹”。

华谊不是唯一一家被股权质押所困扰的公司,近四个月内,许多股价不断下滑公司,大股东都在频繁补仓:据不完全统计,股价下跌50%的慈文传媒累计补充补充质押股份3次,控股股东手中84.56%的股份已被质押;股价下跌近60%的唐德影视累计补充质押3次,控股股东手中97.2%的股权已被质押;股价下跌超50%的长城影视累计补充质押5次,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率已达84.54%……

截至目前,A股的26家影视公司中,有12家的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在80%以上,其中中南文化、印纪传媒、华录百纳、北京文化等的质押比例均高达100%,这意味着如果股价继续下跌,这些股东将无股可补;而华谊兄弟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的股权质押率则分别高达91.4%和97.5%。

常态意义下,影视公司高股权质押率并不是什么新闻,即使在股票市场一片向好的时期,受行业现金周转特点影响,许多影视公司大股东也会维持一个较高的质押率。尤其是在电影行业快速发展的2013-2015年间,为满足快速扩张的需求,很多公司的股东股权质押操作都十分频繁,光是华谊兄弟2015年就发了11条质押相关的公告。

只不过那些年是中国影视上市公司的黄金岁月,而今却截然不同。自五月崔永元爆料事件发酵以来,由于各类利空及行业自身不景气,除停牌的万达电影外,近4个月内其余25只影视股均处于下跌状态,华谊兄弟、慈文传媒、唐德影视的股价跌幅都在50%以上。理论上,如果股价还继续下跌,那么许多公司都有爆仓的危险。

 华谊兄弟、慈文传媒、唐德影视的股价跌幅都在50%以上,而一些无力补仓的公司,已然陷入了爆仓困境当中。

10月8日,东方网络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彭朋已被申万宏源证券告上法庭,原告“请求判令拍卖、变卖被告一出质的 30,999,990 股‘东方网络’股票”,并将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优先用于清偿原告要求的全部款项,合计1.02亿元。

事情的起因源自两年前,彭朋曾与申万宏源签了一份股票质押协议,以2600万股股票作为质押获得融资1.3亿元,回购期定于2017年8月28日。后因公司停牌重组不顺,股价暴跌,双方协议将回购日期延后至2018年8月8日。

东方网络曾参与投资《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

可今年以来,由于行业形势不景气等原因,上半年东方网络传媒板块营收同比减少90%,公司合计亏损3300万,同比减少436.41%。受此影响,公司股价进一步下跌,彭朋被迫分两次向申万宏源补充质押了500万股。但在4月17日时,股价还是跌破5.6元、触及平仓价,无力赎回质押股的彭朋也只能面对诉讼。

其他一些影视公司的老板虽然还没走到彭朋这一步,但日子同样不好过。6月,中南文化因控股股东中南重工的质押股权触及平仓线而紧急停牌,9月6日公司又发布消息称中南重工持有的全部股权均被司法冻结;8月,印纪传媒控股股东肖文革所持有的全部股权均被质押且已触及平仓线后,遭司法冻结;此外,华录百纳等公司的股东,也因质押股权触及平仓线,而遭遇强平……

华录百纳曾出品《永不磨灭的番号》等多部精品剧

有知情人士透露,银保监会等机构近来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激励措施,来帮助上市公司避免股权质押风险,甚至有消息称已对相关影视股平仓做出了限制,否则遭受强平的公司或许不止这些。

也正因如此,不少相关从业者都指出,若券商关闭部分公司股权质押的渠道,那爆仓风险较大的影视公司将很有可能受到影响。而据《新京报》等媒体报道,即便是仍旧开放相关业务的券商,设置的质押门槛也相对有所提高,例如要求融资人质押比例低于60%、质押折扣率4折或以下;此外,亦有业内人士向毒眸透露,早在去年股灾开始后,一些券商其实就已经调低了影视股质押的折扣率。

但无论具体措施如何,在股价下行、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影视公司原本的现金压力就已经不小了,一旦券商再对影企的股权质押做出限制,那意味着股权质押这条仅剩的融资渠道,也将十分难走。很多资金周转困难的公司,或许只能祈祷信托和银行不要抬高股权质押的门槛。

股权质押受限,“钱荒”影视上市公司还怎么融资?

既然股权质押可能受到限制,为何影视公司不选择其他的融资方式?

并非影视公司不想走其他路,而是其他路更难走。目前,市面上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包括了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信托项目融资、定向增发和股权质押等,但除股权质押外,其他渠道对于影视公司来说都不算“友好”。

银行贷款是许多公司获取融资的重要渠道,可由于影视公司的核心资产多为轻资产,而现阶段银行没有针对轻资产的标准化评估体系,故缺乏可质押资产的影视公司,向来比较难从银行获取贷款。

毒眸调查发现,如今市面上仅有北京银行、杭州银行、华夏银行、建设银行等少数银行的部分支行,开设有针对文娱项目的贷款产品。但此类项目的贷款门槛也相对较高,例如杭州银行的“文创贷”,在做贷款评估时,就要求贷款企业有“已经获得规模企业的订单或合同,可预见未来的现金流入”,对很多主营内容出品业务的公司来说,这并不太现实。

作为另一大上市公司常用融资手段的定向增发募资,也因为行业的不景气与监管的加强而越发困难。2015年,影视动漫类上市公司定增规模达到了220亿,但在去年这一数字仅为43亿。北京元大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任丽碧今年曾对媒体表示:“去年做的定增,遭遇今年整体市场下跌,赔的太多。(今年)上市公司再想发定增融资就没机构敢继续买,这条路融资会越来越难。”

受到政策和监管影响的,还有信托、私募、发债等。今年4月,由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各渠道的募资的限制都在增多,信托、基金、私募等全线收紧,有的渠道甚至已经完全被堵死。

至于发债,原本就是门槛相对较高的融资渠道。广证恒生传媒行业负责人肖明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目前能够通过发债融资的影企,主要还是国企或部分龙头企业,很多民营影企将发债成本提升至8%–9%以上还很难发出去。

“现在资本的风险偏好都在降低,虽然影视行业过往的风险也很高,但当时资金对于风险并不感到敏感。”有业内人士向毒眸指出,现阶段资本比较偏向于稳健的项目,很多时候得有明确的回报路径才能谈投资。另有分析人士向毒眸感慨,明显能感觉影视公司的很多融资渠道已经走不通了。

正因如此,融资门槛相对较低的股权质押,就成了许多民营影企获取现金的最重要手段。可无论这条渠道是否消失,因为股价下跌,加上质押折扣率降低等因素,质押能带给公司的收益也越发有限。目前,许多公司的现金情况其实已经十分不理想:2018年各公司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唐德影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1亿,同比减少了38%;慈文传媒现金流为-6.77亿,同比减少了349%;长城影视现金流为-1.3亿,同比减少了183%……

一些账上资金充裕、不必为融资发愁的影企或许不会感到担心,可很多已经陷入“钱荒”的公司则必须尽快寻找新出路。为了缓解现金压力,不少公司甚至得靠变卖资产以度日。9月25日,长城影视公告显示,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诸暨长城国际影视创意园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优创健康,暂定价格不超过3亿。而2015年,长城影视是以3.35亿的价格买下该公司的。

诸暨长城国际网游动漫创意园

此外,针对近期部分行业的不景气,不久前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一次对外讲话中,多次提及,将“切实推出一些具体政策推动股市健康发展”,其中就包括鼓励保险资金、地方政府基金入市等短期举措。某上市公司人士相信,影视公司等中小股会率先成为这些短期举措的受益者。

但无论是变卖资产,还是国家的救市举措,都只能解一时之渴,对很多影视公司而言,解决自身造血问题、商业模式或许才是治本之道。

资本并未真正抛弃影视行业,只是从两三年前不计风险的狂热中冷静了下来。影视公司若想在资本降温的过程中,重新获取机会,除了更扎实地做好内容,如何把控自己的资金风险,也是更需要考虑的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