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城需要的,不仅仅是税费优惠

内地应该把握目前全球影视产业发展“停滞”的机会,利用多种优惠措施,让中国电影在近几年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伴随着《哥斯拉大战金刚》的上映和清明节假期的来临,春节档后低迷的市场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这并不足以挽救去年一整年电影行业的创伤,作为几乎最晚复工的行业之一、电影行业在去年上半年遭遇到了最大的质疑和抵触情绪,这可不是仅仅依靠春节档的爆发就能缓解的。

中影和华夏近日发布了《关于明确2021年度影片结算通知》,该通知明确了今年一整年仍然按照去年的财政部所发布的通告,将减免增值税延续到今年的年底,这也从某种程度上给予影城解难纾困。

除了针对电影行业,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也在3月23日发布了针对其他行业的减免增值税的优惠举措。只不过针对电影行业的优惠和减免力度是最大的,这也让今年更多的影城能够直接的获益,减轻大家在淡季的压力。

不过仅有此举是远远不过的,那么除了减免税费之外,影城还需要哪些扶持的政策呢?

尽可能多的减免各项税收,

让影城尽快恢复活力

去年内地因疫情导致电影院停摆了大半年,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也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发布通告减免了去年一整年的票房收入方面的增值税,同时也对一些之前1月已经缴纳的这部分税款进行了抵扣。

同时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于像其他税费和一些基金的减免,也做出了一些免除(和补偿),这其中和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但整体上电影票收入在全国所有地区都占比GDP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像电影发展基金的收入更多要用于电影产业发展、补偿电影产业发展落后地区,在需要缓解和恢复主体影院的大前提下,停滞收取也是合情合理的。

除了增值税的减免之外,去年财政部还对电影放映单位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同时对电影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只不过这些政策相比于影城自身需要承担的房租和其他费用,都是“九牛一毛”,以至于去年当出台此项举措之时,业内外更多是期盼相关部门能够在房租和其他大的费用支出方面能够做出更多的让步。

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同时不同影城所处的商场自身架构也有一定的差别,现阶段每个商业体系的上上下下都要面临同样的压力和问题,减免一个行业的负担通常要面临将这个负担转嫁到其他行业和其从业者身上,这是一个较难调和的矛盾和问题。

通俗一点讲,我们很难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把一些亏损通过让商场物业公司彻底免房租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更多还是要由相关部门在政策法规和相关税收、行政收费方面来减免,毕竟我们所有的这些税收和收费最终都要回补到社会上,并对行业起到一个扶持的作用,同时由国家机关收取,也是一种系统性的分配的行为,由国家机关和部门出台更有利的举措才是最有效的。

每年可省数十万,长期执行将更有效果

“相当于把去年的政策落实和延续了,一般来看每家影城差不多可以得到几十万、甚至更多的实惠吧,对于缓解今年的危机并有效助力一些档期票房的爆发肯定是好事。”

和一位院线经理聊到本次税费减免延续,他表示去年税务部门和电影局出台该政策时,大家总体的感觉还不太明显,但等到暑期和国庆档票房小爆发之后,这种优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如果一家影城的应纳税额大于等于500万元,便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照6%税率缴纳增值税;但如年应纳税额小于500万元,便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以2019年为例,全国票房突破500万的影城超4100家,占比全国正常营业的2/5左右,如果一家影城年票房达到千万级别,那么仅在增值税的减免方面便可以节省六十余万,对于任何一家影城都是不小的数目。

其实从客观上来看,这笔税费最终还是由观众来埋单,影城只不过是一个代收的单位而已,减免的好处是影城可以不在这部分费用里面分账,对于片方而言,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只不过目前尚没有直接针对制片方提出更有效并类似影城这种直接减免增值税的优惠举措。

若干年前,为了刺激一些区域的经济发展,一些地区提出了各种针对企事业的优惠政策,但这些税收优惠地区都属于尚未对全产业布局“空白区”,更多时候是吸引投资和接纳更多的企事业入住,多少有点和大开发商对于市内楼盘扩充时所使用的优惠策略相似。

近几年内地高涨的票房数字还是掩盖了中国电影院线产业所面临的危机,相比其他行业来看,电影院并不算体量较轻、容易调头的行业,大部分影城如果在三五年的经营周期内不能回本,基本都要面临转手出让的窘境,但内地相比其他行业,电影院的重建难度显然更大。

这也就提出一个问题,长久以来针对电影院固定收取的一些税费和行政收费是否都“合理”并应该长期存在,在一些淡季影城往往要面临亏损的状态,去年和今年虽然内地都减免了增值税和文化事业建设费,但这种短期的行为很难让影城在未来有长期的动力去执行。

《电影产业促进法》已经实施了四年,关于对于电影产业在税费和行政收费减免方面的扶持仅体现在第四章的第三十八条上,这对于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是不足的,至少应该在未来法律的补充和细化方面,对相关政策和各个地区的自由调整做出更多的说明和“让步”,毕竟从疫情恢复后一些地区对电影产业的开发程度来看,很多地区都有意愿和能力,助力电影产业和院线影城方面变得更好。

半年减免、淡季取消,

根据区域经济状况增减收取

在内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环境下,我们很多电影产业方面的税费多少显得有点太过单一了,这一点要根据未来市场的变化做进一步的调整。

总所周知,内地电影市场既依赖档期、又特别依赖影片,这两者缺一不可,并不是说你有了好的影片就能卖座、同样影院的质量优劣也并能完全代表影城的票房成绩和区域竞争力。

像在贺岁、跨年和春节档(暨12月至2月),暑期档(暨7、8月)和国庆档(暨10月)之外的档期,内地票房均处于低位运行,这些月份以往更多依靠进口大片的添补,但伴随内地观众对于进口影片的依赖程度降低,也使得这些月份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提升。

这样一来,每一年的3-6月、9月和11月,理论上都是影城“吃土”的日子,在当下的市场环境,极少有重点国产影片敢于落位到这些档期,这里除了要避免和突然空降的进口片竞争,也会更多考虑到去热门档期博弈。

未来疫情有进一步的缓解,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又可能恢复到常态,那么对于在平日要面临亏损的影城,势必要重蹈覆辙,面临更大的压力,其实之所以影城要在热门档期将票价提升,很大程度上也是要弥补淡季所带来的亏损。

在我们所有人都抱怨影城缘何在春节档价格疯涨、甚至对《复联4》部分场次的高涨票价表示不满的时候,大家又普遍很少在淡季去电影院看电影院,即便平日里电影院的价格相对低廉,活动和优惠的场次更多,也很难拉动更多的观众入场。

这些问题既然已经横亘在这里,且很难在短期内有所变化和调整,那么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就更应该拿出举措来对这些做出调整,毕竟电影行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要高于其他行业。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票房旗舰影城,应该更多用弹性的税收政策和行政收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做更多的扶持工作。目前像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三四线城市单体影城的实际收入要比一些内陆二线城市的影城还要优秀,这对于双方面其实都不能做到更好的平衡发展。

从这次对全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增值税减免政策来看,内地在恢复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仍然是减负,为企事业创造更好和更便利的条件。虽然减免的额度不是很大,但这种行为对影城方面是一种信心的体现。

其实世界各国目前都对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格外重视,自身产业基础的强会出台对电影整体产业各种扶持政策,产业基础弱的也会利用自身的环境和人工资源去创造各种机会来融入到环球电影体系之中,内地应该把握目前全球影视产业发展“停滞”的机会,利用多种优惠措施,让中国电影在近几年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