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拍了二十年电影,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

1991年,正在山西太原复读的贾樟柯,偶然看到陈凯歌的电影处女作《黄土地》,他深受震撼,出了电影院,立志当一名导演。

来源丨十点读书 文 | 二兔&满喜喜

生活很苦,工作很累,大家都在努力坚持,才能不被现实压垮。

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还是会问自己,这样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究竟是为了金钱,为了家人,还是为了理想?

又或者,人生原本就不需要强求意义,凭着兴趣,活出本色,就不算辜负。

十点君带着这个问题,为你采访到了导演贾樟柯,猜猜这位获奖无数(威尼斯、柏林、戛纳大满贯),名扬海外(亚洲电影希望之光)的“人生赢家”,会对这个终极问题,做出怎样的回应呢?

心有灵犀

1991年,正在山西太原复读的贾樟柯,偶然看到陈凯歌的电影处女作《黄土地》,他深受震撼,出了电影院,立志当一名导演。

那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学电影干什么?那离生活太遥远了。

父亲听到贾樟柯要报考电影学院的消息,撂下一句话:“你疯了吗?你懂电影是什么吗?”

贾樟柯也不知道,他骑着自行车找遍太原的所有书店,只找到一本关于电影的书,且里面只有几个章节提到电影的部分,后来,贾樟柯就揣着这本书去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贾樟柯:拍了二十年电影1

连续考了三年,贾樟柯终于以旁听生的身份进入电影学院,开始了他的电影之路。

这位新生代导演的人生传奇,从此拉开大幕:

1995年拍摄录像《小山回家》;1997年拍摄剧情片《小武》在柏林电影节获奖,让外国人看到中国青年导演的力量;2000年《站台》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2002年《任逍遥》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这些耀眼的奖项,铺满了贾樟柯的封神之路,他的片子不一定高票房,但一定会是高口碑 ,每一部都是精品,拒绝着庸俗和粗制滥造。

对贾樟柯来说,拍电影是一门手艺,手艺人做活儿,天经地义。

拍得好是应该的,拍得不好就别拍,别脏了电影的招牌。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需要一种信念感,这样才不会随波逐流,失去灵魂。

江湖儿女

2009年拍摄纪录片《海上传奇》时,贾樟柯去采访《小城之春》的女主角韦伟女士。

韦伟女士说,费穆导演晚年筹备的最后一个影片名字就叫《江湖儿女》。

他突然就被这个名字吸引了,久久难忘。

江湖,意味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危机四伏的现实世界。

儿女,即是儿女情长、说的是红尘滚滚,人间有情。

当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时,贾樟柯非常心动,所以他决定借《江湖儿女》这个名字,拍一部属于自己的传奇。

可是除了武侠小说,现实世界还存在“江湖”吗?2018年还有“江湖”吗?

贾樟柯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它不会消失。

在他的理解中,背井离乡,在四海为家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生活的可能性、寻找感情,就算是“闯”江湖。

贾樟柯:拍了二十年电影2

但时代是会变化的,江湖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每一代人闯的江湖都不同。

贾樟柯希望能通过电影,去更深层地感受这种变化,记录这些历史深处的故事。

这也是他一直想要拍《江湖儿女》的缘由:

为什么要拍《江湖儿女》呢?从小看《水浒传》,到初中高中看六年的录像厅,看香港的武侠片,那样一个江湖世界一直吸引着我。

如果他不去纪录这个“江湖”,不去拍那些湮没在历史中的普通人,若干年后,人们可能会忘记“江湖”的存在,忘记规模宏大的历史潮流,其实也是由一个个普通人拼接组成的。

贾樟柯念念不忘,坚持留在电影里的,其实是平凡生命中每个普通的你和我。

站台

《江湖儿女》一开始,大概有三四分钟的段落,是贾樟柯在2001年用DV拍摄的画面,一辆载着男女老少各色人等的公共汽车。

“那个场景是我自己比较多的情感投入,因为我觉得故事的起点,就在这样一个世俗的场景,这样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场景里发生。”贾樟柯说。

有人看完电影,觉得贾樟柯成熟了许多。

从个人性格到电影风格,他逐渐趋于平稳,韬光养晦,锋芒内敛。

而他相信的是:时代最大的需求之一就是观察力,是接受它的实质,是呈现人生存的实质,然后生发起一种慈悲,这才是最大的情感。

因为慈悲,所以懂得,最伟大的力量往往也最宁静。

贾樟柯:拍了二十年电影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们终将按照自己选择的路,走完这匆忙的一生。

尽管匆忙,步履不停,我们依然在为自己的情感寻找寄托,对导演来说,这个寄托就是电影。

影片完成后,贾樟柯非常满意:

“因为它对我的情感有一个交代,满足了我对那个年代,对于江湖的情感期待。”

山河故人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贾樟柯这些年一直在拍相同的人群?”

贾樟柯自小在一个大杂院里长到23岁,那是他的精神世界,也是拍了20年还拍不够的世界。直到现在,他依然有热情去讲述这样一个群体。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很怀旧的人,我也不认为过去的年代比今天的年代更好,或者今天的年代比过去的年代更糟。我觉得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问题,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优点。

我们在谈论很多事情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总会谈到过去,因为我们谈论今天的问题,必定会有一个过去的参照。

年龄,或者说阅历本身,一定会给人带来新的看法、新的改变、新的角度。

在贾樟柯看来,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对人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去感受这种细微的不同,体味人生的乐趣。

所以,当有了一点时间的观念,懂得用比较长的时间去理解人、理解世界的时候,那已经是30岁之后的事了。

回忆起从前,贾樟柯笑着说:

我记得我29岁拍《站台》的时候,有一位领导说,你太年轻了,你为什么要拍有10年跨度的80年代的电影,我就觉得他的话不对,因为如果我放到40岁拍,那是另一个电影了。我觉得艺术最珍贵的就是,诚实地把每一个年龄段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讲出来。

在40岁,贾樟柯拿到了第一个终身成就奖,洛迦诺荣誉金豹奖。

到45岁,贾樟柯拿到戛纳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金马车奖。这也是中国首位获得此奖的导演。

然而,在他眼里,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任何人对一个导演的界定、判断、评论,都不如自己更加认识自己更重要,因为自己最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贾樟柯:拍了二十年电影4

他说:“始终保留一个对自己的体感,敏锐地知道自己什么时间想讲什么话,把作品完成出来就可以了。”

他不会去和同行比较高低,他始终相信,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所谓成熟,就是少了几分计较,多几分不在意,计较的越少,人的快乐就越多。

任逍遥

入行20年,对于贾樟柯来说,生活是由节制的部分和任性的部分组成的。

他每天早上九点左右开始工作,上午处理日常事务,下午是读书跟写作的时间,直到下午六点左右,晚上是跟朋友见面的时间。

当生活逐渐形成一种规律,人就拥有了自律,获得大量的自由。

贾樟柯用这些自由,做了很多在电影以外,任性而有趣的事情。

我的电影的意志并不是很顽强,兴趣也比较广泛,我一直想写一两本小说,但一直没写,我也想实现。最重要的是20多年的电影生活。

他拍纪录片、开饭馆、写小说、当演员,待在老家汾阳,和朋友们混在一起,甚至弄出了一个国际电影节,还有配套的艺术中心。

平遥国际电影展,是贾樟柯建立起来,一个专门帮助年轻导演成长的平台。

短片计划柯首映,每个星期会播一部国内或或国外的短片,目的是引起人们对短片的关注。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贾樟柯凭借自己的力量,尽力帮助那些和他怀有同样梦想的年轻人,帮助着他所热爱着的行业和事业。

许知远曾说:“贾樟柯是这个时代里最大的新闻记者,因为他的敏锐、他的作品都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的真相,也会引起我们的思考。”

贾樟柯自己说:“我拍电影不需要外界的动力,就像爱因斯坦说的一样,人类的情绪跟情感是最没有被发觉的一种能量场,我的情感就是我最大的一个能量场,我依靠自己的情感就可以做任何事情,不需要荣誉来支撑。”

人活着,除了满足欲望,就是满足情感,说到底,都是为自己活着,别总想着这辈子要干成什么大事,当上什么人。

学会在缓慢的时光流逝中,感受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和沉重,其实就够了 。

很多人认为贾樟柯拍的全是小人物,可贾樟柯从来不这么想。

谁是大人物,谁是小人物,在这个世上本就说不清楚,谁能比天地大,谁又能比沙粒小?

山自山,水自水,时光轻轻催,花自落,不等不追。

愿你余生,只取悦自己,不讨好别人,活成喜欢的模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