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题材影片扎堆可能让影院提前感受电视的落寞

做制片的人都会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寻找当前市场最普世的故事内容,然后把故事开发成影视作品,以期获取更高的收视。

如果说9月份票房低迷是因为暑期档影片对观众的过分透支,那拥有十一小长假的10月票房持续低迷就显得格外说不过去。这段时间正在上映的《找到你》和《宝贝儿》都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典范,杨幂暂且不说,姚晨和马伊琍的演技也绝对为这部电影加分。但事实是目前仍然是上映超过20天的《无双》每日夺得票房冠军。

可见现实主义题材并不是高票房的前提条件,每个电影的最终上映结果是由综合因素作用决定的。

自从《我不是药神》的火爆上映后,“电影题材”这个纬度突然被刻意的放大。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它的题材,但与其说是题材更适合观众,还不如说是故事本身关注的“生病”话题,“百姓看病难”的这种切身体验将观众拉进了电影院。

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源于这个故事本身可以打动观众。即使互联网非常发达的今天,对于大多数电影来说,上映前的宣传依然从一二线城市先开始,然后通过口碑发酵和物料扩散再传递到三四线城市以及更远。

《我不是药神》的成功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宣发公司想尽办法在观众进入电影院前就引发他们的讨论和共鸣,而不是仅靠点映用影片内容来发酵口碑。很难说后来有多少人是因为“听说会好看”“听说会感人”而进入影院来观看这部电影,但从最终大家讨论的重心已经忽略掉是徐峥、宁浩监制的作品这点来看,故事本身的魅力对最终的票房表现影响更大。

做制片的人都会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寻找当前市场最普世的故事内容,然后把故事开发成影视作品,以期获取更高的收视。但其实从好莱坞制片公司开始将电影划分类型的时候,就有意识到观众和电影市场是需要细分的。

我们通常会把适合各个年龄段观看的影片称为“合家欢电影”,但纵观近三年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真正能称之为合家欢电影的影片少之又少,基本每年只有1~2部。但是一直被大家规避的超现实题材,如《美人鱼》《魔兽》《西游伏妖篇》《加勒比海盗》等影片依然获得了很好的收益。从此可以推断,市场和观众的观影需求多样化是持续、客观存在的,人为的偏好某一题材影片显然无法彻底扩展剩余的市场空间。

2017年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和视频网站的快速发展,观众不再接受电视台固定播出的内容,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继没落。这个现象和现在大多数影院如出一辙:依旧是制作公司生产什么样的影片,影院就只能播放什么。虽然现在知名的院线公司,如博纳、万达、星美等,都纷纷成立自己的内容制作公司。但左右于动荡不安的电影票房结果,很多类型的影片从立项初期就会被判定为“有风险”,而不能完成。

2013~2017年观众规模及收视时长

目前影院和票房还在不断的增长的原因就是它还具备两个方面的优势:1、绝大部分国产影片最优先资源仍然源自影院。2、影院具备不同的消费场景和更好的观影体验。可是这两部分的优势正不断的被视频网站和智能电视的竞争所冲击。

前一阵上映的影片《香港大营救》上线5天票房608万,虽然排片率只有1%,但上座率却保持着日均10%的水平,超过了《巴霍巴利王2》和《后来的我们》。而在网络院线上,《香港大营救》上映4天累计分账已经突破200万。这样院线受阻网络逆袭的院网同步案例会越来越多的被小成本院线电影效仿。加之智能电视设备技术不断完善,家庭影院不断普及,影院数量不断攀升……种种不利的情况都会导致影院的生存越来越困难,中国的银幕数量增长受阻。而影院的没落,归根结底伤的还是制片方的利益。

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影院方可以在影片的档期上尽量保证同一时间的影片类型多样化。而制片方也要尽量尝试各种不同题材的影片的制作,更广泛的探索陌生题材的内容规律,必要时可以向擅长这些题材影片的专业人士请教和学习。如刚提到的超现实题材的影片,美国的制片团队的确比我们更加擅长。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可以交流,一定不要放弃。

中影影视高级总裁班定期聘请外籍知名制作大师为学员授课

中国的电影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非常欣喜的看到大家开始回归到电影内容本身,达成“内容为王”的共识,又开始大力推举查税、抵制天价片酬等举措,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正不断的往越来越正规的道路上迈进。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的观众一定可以真正的热爱国产电影,给予它们更多的好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