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预计,影院要迎来真正的“春暖花开”,可能要到下半年,而行业已隐现“抄底”机会。
停业近60天后,影院复工开始破冰。不过,受观众观影信心不足、放映基本为“存货”等因素影响,先期开放的一批影院票房成绩相当惨淡。业内人士预计,影院要迎来真正的“春暖花开”,可能要到下半年,而行业已隐现“抄底”机会。
影院复工之路不平坦
近期,全国多地发布允许影院复工的通告。3月21日,南京发布17号通告,其中“影剧院可恢复开放”备受关注。目前南京各大影院都在为开门迎客积极做准备,复工片单包括《中国合伙人》《狼图腾》《战狼2》《流浪地球》《何以为家》《美人鱼》等。
此外,华纳兄弟官宣《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将在中国内地大规模重映,《复仇者联盟》系列、《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等电影的重映也充满希望。
据了解,在国家电影局的协商下:大部分影片属于版权方不需要分账,提供给影院公益放映,全部票房归影院;一小部分影片需要分账,但分账比例会向影院倾斜,供影院在恢复期低价甚至免费放映。对于经典进口大片复映,分账率不变,但最低票价会定得很低。
不过,影院复工之路并不平坦。根据猫眼提供的数据显示,3月22日,全国复工影院数增至523家,但当日全国票房仅4.14万元。
电影市场已错失几大档期
“短期来说,影院复工意义大于效益。”记者接触的南京某影城主管表示。
事实上,影院复工各项防疫措施并不会放松,观影过程中观众需要全程佩戴口罩,座位保持一定距离,这多少影响了观影体验。另外,由于目前全国影院整体复工率偏低,观众人数少,对票房有期待的新电影也不愿此时上映,直接导致“新片荒”。
在日前举办的一次行业沙龙上,中环影城总裁王征就直言,“估计4月底有50%以上的影院复工。但真正让大家能够恢复正常心态走进影院,至少也要等到7月份。”
大地院线董事方斌也分析,今年五一节有五天假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观影等消费行为。不过,以前超过60天的暑期档,在今年可能会大幅压缩。今年的电影市场已经错过好几个重要档期,前景不容乐观。
市场人士估算,在不考虑相关政策扶持等因素的情况下,今年国内票房最糟糕的可能,或许将在去年641亿元的基础上缩水40%左右。
这就是一场生存测试
在近60天收入归零后,众多影院“严重失血”。企查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20年年初至3月10日,全国共有3637家影视公司关停,企业状态具体表现为清算、停业、吊销和注销,其中有不少都是中小影城类公司。
即便以站在行业顶端的上市公司而言,院线公司每年较大比重的利润来源于一季度,万达电影(002739,股吧)、横店影视(603103,股吧)、金逸影视(002905,股吧)2018年全年净利润中分别有41.9%、58.8%和36.0%由一季度贡献。
券商研究员也喟叹,“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一季度票房缺失,预计将对全年业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而从目前来看,影院要迎来真正的“春暖花开”,可能要到下半年。“对于影院来说,这就是一场生存测试,而大家的自救方法并不多。”
到了收获影院的绝佳时机
值得一提的是,3月8日,上海电影发布公告称,与上影集团、精文投资签署《合资公司合同》,共同投资设立上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其中,上海电影出资0.8亿元,持股40%,上影集团、精文投资分别出资0.6亿,持股30%。
次日,上影集团宣布,推出全国首支“影院抗疫纾困基金”,总额达10亿元,该基金运营主体就是前述上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影方面还透露,该基金重点聚焦整个长三角地区有纾困需求的影院,通过增资、参股、并购等形式为长三角区域内的影投、影管公司注入运营及发展资金。上影方面亦不否认,此次“纾困基金”有着抄底意味。
天风证券研究员文浩指出,上海电影出资设立影院投资平台传递整合信号,疫情影响下,行业出清及龙头集中度提升有望加速。
在前述沙龙上,方斌分析,影院作为重资产,上影集团联合其他公司花10亿收购来的影院基本上也没有多少家,很难改变整个市场格局。但今年到了收购影院的绝好机会。在这一波投资行情中,国资可能会成为收购影院的主力,而大的影视产业集团可能也是收购影院的主体。
真正对产业格局产生影响的,并非一两部电影的转网,而是一批大片窗口期的缩短。短短一周时间里,全球范围内的电影产业局势就有了大“反转”。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有望复映“这就是宏观调控的第一步。”,随着这种逐步引导的推进,电影行业将会有节奏地复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相关从业者。而在此之前,很多好莱坞相关人士都认为疫情不会对美国影视产业造成冲击。
面对欧美影视产业突如其来的危机,不少吃瓜群众都纷纷表示“这集我看过”、“这不是春节档故事的续集吗”等等。但在毒眸看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块主要电影市场的风吹草动,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绝非旁观者,也还没到能笑着调侃的时候。无论是每年占内地近一半票房的进口片供给,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成为“X”因素,还是电影节取消让批片业务开展遭遇难题,又或者是更长期一些的中外相关影视内容制作合作的停滞,以及全球流媒体生态与窗口期问题的变化,都会影响中国电影(600977,股吧)市场下判断、做决定,甚至带来了格局上的洗牌。2010年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特殊的一年,由《阿凡达》热映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了此后十年电影产业的发展。若干年后,当我们再站在历史的高点回望时,2020年会同样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颠覆之年”吗?电影产业的变革,可能才刚刚开始。没了进口大片,谁能充当激活市场的排头兵?“一般这种情况,让进口片顶上去,然后再引导国产大片上映会比较好。按照当前进口片的排期来看,(从影片热度和话题度来看)大概率会是迪士尼的《花木兰》。”然而这份美好的期许,随着《花木兰》于3月13日正式宣布撤档,也化作了泡影。
电影《花木兰》最新剧照经典大片复映,能够成功激活当下的市场吗?关于这一点,目前行业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财经网(博客,微博)》调查统计
在二级市场分析师秋水(化名)看来,至少在3月20日-3月31日这十一天的时间里,影院很难有太多产出,对减少Q1季度的票房损失收效甚微,而业内流传的3月26日即将上映的第二批公益复映电影,也有可能是这样一个结果,难在短期内掀起太大波澜。
截至3月24日,影院复工情况(图片来源:灯塔)对此,一位资深影院经理则向毒眸表示:“这些经过了市场检验的优质影片,对于复苏期缓冲作用还是有的,但是真正提振市场还要靠新片。”而另一种观点则相信,虽然现阶段观众和影院更多还在保持观望,但这种局面很快便会被打破。“这就像是打仗,第一批冲锋陷阵的人肯定会‘死’,但如果没有这些人,这场战役肯定不会赢。”李冰认为,影院当前需要做的是正视问题。业内有消息称,4月初将有《乔乔的异想世界》《等奥斯卡获奖文艺片通过艺联专线上映,紧接着包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进口大片也将陆续复映,再加上还在商谈的一大批经典进口片,他预测清明节前后整体上座率有望达到5%。
综合以上观点与数据,对内地影市的第一重冲击集中在了影院复工进度上。因为缺少了《花木兰》这样的强力大片,影院复工的进度或许会有所放缓;这一时期复映片将充当过渡的主力,不过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活跃影迷群体观影意愿较强,但想要依靠复映片拉热市场,可能还需要对影迷们足够有吸引力的片单以及对票价上的动态调整。进口大片“消失”,会出现“片荒”吗?进口片的“消失”,影响的不只是复工阶段。尽管复工阶段遇到了一定的挑战,不过毒眸所接触到的从业者们,对于影院工作、秩序的恢复还是较为乐观的。普遍观点认为,到了5月初国内影院将实现全面复工,经过一到两个月的缓冲和适应,最晚7月的时候影院就能完全恢复正常。届时,很多原先撤档的大片、暂未确定档期的大片,将会面对大批许久没有进入到电影院的观众,理论上会具备不错的市场前景。暑期的缩短可能会使得大片的排布更为密集,此起彼伏间,很难当下就对暑期档票房的具体走势做出判断。但毒眸相信,如果今年暑期的国产影片质量够硬,那么或许会有“报复性观影”的情况,进而助推一两部大爆款出现。虽然也有人认为,开学延后会导致暑期缩减,但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国内13-17岁以下的学生人群暑期购票率只有5%,低于欧美的14%,这部分人群对票房的影响还是未知数。近四年9-12月进口片票房占比统计
这一方面是因为除国庆外,岁末前内地并没有其他节假日和强势档期,所以国产大片一般不会选择这一档期,造成这一时期的头部影片空缺;但另一方面,因为感恩节档期等的存在,一些美国大片会瞅准这一时期上映,因而很容易成为市场上最强势的存在。此前多年里,11月单月的进口片票房常常会超过75%。但如上文所言,目前全球疫情影响下,多部大片都已经宣布撤档且暂未公布最新档期;而虽然《007:无暇赴死》等片定档11月,可考虑到欧洲疫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今年下半年西方影院无法正常复工,片方是否会再做调整也是未知数——直接将《速度与激情9》推延一年,预示着环球影业对今年全球影市的整体形势判断并不乐观。再加上一些还处在拍摄、后期制作的进口片,相关制作工作也被迫停止(包括《黑客帝国》《上气》《侏罗纪世界3》等),其中不少都是对准未来一两年的档期。所以最悲观的预测可能是,今年下半年乃至此后一段时间内,全球范围内,好莱坞进口大片在排期和影片供给上都会受到一定影响。电影节延期,中国市场并非只是“看客”进口大片供给受到影响,批片会迎来新机会吗?“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主流首先是国产商业大片,其次是好莱坞商业大片,而中小成本的批片很多时候只能排在中小成本国产片之后,算是第四个或者第五个类型。”,批片确实会在之后一段时间得到更多机会,但想让批片能够搅动市场格局并不容易。更让人担忧的是,国内批片业务不仅档期受牵连,在全球影视项目停摆的大背景下,其内容供给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眼前,大量海外电影活动被迫延期、取消,让批片采购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其实早在上个月,据EFM(欧洲电影交易节)的组织者证实,原定参加柏林电影节的118家中国公司和个人,均由于疫情等影响并未赴约。疫情发展至今天,柏林电影节并非个例。原定4月24日至5月2日举办的第22届意大利远东电影节,已经延期至6月26日,而意大利是目前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日期或许也会变动;戛纳电影节的官方组委会,也于当地时间3月19日,发布官方公告宣布电影节将推迟或者取消……和柏林电影节一样,这些电影节除了评奖、展映,更是承担了很多小众影片的国际版权交易。“这对于片方和买家来说,都将会是一个比较惨重的损失。”有资深从业者相信,尽管线上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补救,很多资深买家甚至不在电影节市场露面,就可以在电影节之前完成交易,但这并不适用于大多数片商。“一部影片在电影节首映之后,其口碑的高低也会左右市场反应,假如失去了电影节这样一个平台,交易的效率和精准度,甚至是其热火朝天的样态都会大受影响。”此前电影资料馆的策展人沙丹(奇爱博士)便在自己的视频节目里提到,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戛纳电影节其实是一个电影年的开端。因此如果戛纳延期,会破坏很多片方原本的布局,进而影响到后续电影节的选片,以及各类买家对于影片市场前景的判断。从对内的角度来说,电影节的延迟或取消,也打乱了片商们对已投资、购入影片的运作节奏。现阶段,国内很多观众对批片信息的获得,更多地是来源于电影节或颁奖礼,因此选择在固定的时间节点、根据电影活动来铺排宣传,是许多批片玩家的首选,但今年这些计划却因为疫情连续受到影响。
北京国际电影节宣布延期举办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批片玩家在打法上会变得相对保守。电影节延期,还有一个被很多人所忽视的连锁影响,那便是华语影片出海。
现阶段在华语影片出海的问题上,片子质量并不是很多中国卖家所担心的,这几年中国涌现出了不少在海外颇深认可的新人导演,而真正制约他们走出去的是渠道、是向海外市场展示的机会,因此电影节的放映便格外被很多做国际生意的公司所看重。“我认为向海外出口、推广华语电影将会是一个越发艰难的过程。本来海外的院线发行就非常不容易,现在国外影院也陆续关张,海外发行商虽然有更多时间来看片,但后续与影院和观众的对接遥遥无期。海外电影节的取消、影院关门,今年华语影片肯定是‘滞销’的状态。”行业内相关人士认为,电影节的延期和海外影院的关闭,对华语影片的海外推广会有不小的冲击。线上电影时代真的已经到来了吗?无论是国内的《囧妈》《大赢家》,还是好莱坞《魔发精灵2:世界巡演》,这种线上线下同步或者线下转线上的模式,更多还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短时间内很难在平常时期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许多视效大片,不管是影院独有的观影体验,还是平台购入所需要付出的高成本,都是不易跨越的门槛。“通过过去9年间电影市场的分析发现,观众在购票过程中确实会比价,但对于影片本身质量的关注则更高。”一位数据分析师告诉毒眸。《囧妈》的模式难被广泛复制、影院具备其特殊优势,不代表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线下观影具备不可替代性。虽然短时间内很多头部电影的首选仍旧是电影院,可很大一部分观众在向网络端迁移也是不争的事实。“观众原本在影院集中观影的习惯,经过了最近两个月的重新塑造,很容易被流媒体使用习惯所动摇,而这个恢复期,其实是在为流媒体争取时间。”有行业观察者就提出,对非影迷群体,观影习惯是很容易被“重新塑造”的,此次疫情其实就是一个关键点。
《隐身人》试想,如果某部热门电影,下映一两周内就能在网络上免费或者以远低于影院的价格观看,那必然会左右一部分观影意愿不强的观众的选择,从而难以将院线收益最大化。正因如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窗口期都是院线、片方和流媒体博弈的焦点,双方的拉锯战从未停止。而一旦欧美大片的窗口期被缩短,就内地而言,真正获益的可能是与其已经建立了密切合作的优爱腾等老牌流媒体——它们有机会更早更快上线热门进口电影,进而丰富自己的电影内容储备、吸引到更多影迷用户。若是这一天真的到来,那流媒体在放映渠道生态链里的地位,又将有大的变化。
因此,在未来如果我们要为诸多变化、变革追根溯源,此次疫情的全球化,或许就是一只新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