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剧角度看什么是好电影

把情感片和创意片有机的糅合的影片成功的概率比单纯的情感片和创意片要高很多。

1、用情感打动观众

2、用创意打动观众

我个人把上面列举的两种电影分别称之为情感片和创意片。

情感片侧重的是电影里的故事和情怀,常言道:爱和死是永恒的主题。类型电影里的恐怖片,悬疑片,动作片,犯罪片……的主题是死,而爱情片,喜剧片……的主题则是爱,爱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情感,其中爱里面的爱情又最受观众青睐,当然还包括亲情,友情,同性恋,人和动物的感情……情感片大体有一些共同点。

1、线性叙述

2、现实主义

情感片较少使用非线性叙述手法,因为线性叙述容易使观众入戏,把情感一步步的推向高潮,在影片高潮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果使用非线性叙述手法时间空间跳跃幅度太大,观众好不容易入戏(代入某个角色)突然画面又切到未来或者过去,对观众来讲这是一件很扫兴的事。

比如《天堂电影院》(1988)影片开头是现在进行式,然后一个雷闪画面切回到主角小时候,然后中间一直按照线性讲述故事,随着剧情的推进,又回到了影片的开头。和《天堂电影院》相似结构的有《初恋这件小事》(2010)《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2011)。当然,有些影片采取的是全线性叙述,比如《屋顶上的童年时光》(2006)《大野狼和小绵羊的爱情》(2013)《初三大四我爱你》(2009)

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自然、朴素、直接、质感。形式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人工、华丽、象征、幻觉。情感片基本可以归类在现实主义的范畴里。情感片的电影画面基本是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景象。比较少出现虚构的场景,现实的画面容易勾起观众的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感同身受还有对未来的憧憬,所以更容易引发感情共鸣。

另外情感片在还有一些特点,线索单一,剧情总是围绕两个或多个主人公的感情展开,很少出现犯罪片,恐怖片……里的多线索,情感片在故事题材方面,由于人类的感情数来数去也就爱情,亲情,友情,同性恋,人和动物的感情这几种,所以情感片的故事剧情很容易落入俗套。在剧情缺乏创意的情况下,很多情感片的创作者都选择了以细节取胜的路线,小至每一个小场景,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对白都尽可能的引发观众的共鸣。

创意片侧重于电影里的结构和视听元素,这里提出的创意片并不是文艺片,因为哲理在创意片里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创意片即使难懂,但也会给观众一种结构上的震感和视觉的刺激。其中创意片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的创新,比如,昆丁的《低俗小说》其独创的环状结构,颠覆了传统的三幕式结构,给观众一种结构上的震撼,使影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纷繁杂乱的多条线索,相互交织,制造出一系列的机缘巧合将黑色幽默运用到极致,视觉方面给观众一种“酷”的印象,听觉方面纯正的英伦口腔给人一种顺溜滑稽的感觉。另外中国青年导演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基本和《两杆大烟枪》结构相似,这两部影片在票房和口碑上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另一种是立意上的创新,比如《盗梦空间》,相信很多人在看《盗梦空间》前一定想不到“盗梦”这个新奇的概念,再配以震撼的视觉效果,令《盗梦空间》取得了巨大票房和好口碑,当然也存在其他因素。《阿凡达》的新意体现在其3D技术的革新上,《阿凡达》之后掀起了一阵3D浪潮,其3D画面给观众带来极其震撼的视觉效果。

科幻爱情片《逆世界》也很有创意,电影里把世界分成两个倒立的上下世界,上层世界和下层世界的人不能往来,但是下层世界的男主人公偏偏和上层世界的女主人公相爱由此引出一段故事,影片的视觉效果也很震撼,明显的不足便是对剧情和男女主人公感情的火候把我的不够好。

最后结论:把情感片和创意片有机的糅合的影片成功的概率比单纯的情感片和创意片要高很多。另外好电影不管情感片和创意片都有一个共同点:此处无声胜有声。电影的本质是似动现象,一部对话多于动作的电影肯定是沉闷的是难以吸引观众的,这样观众会觉得还不如直接看剧本或者小说。

所以电影的本质要求剧作者写剧本的时候尽量使用动作推进剧情,提示或者暗示和剧情相关的信息。当然,我是不赞同绝对的无声电影,因为电影有一个其他艺术形式所无可比拟的优势——最大程度逼真的还原现实生活。尽管不是纪录片。所以早期的默片在还原声音方面是有缺憾的。

我的观点是:剧作者尽量用动作讲述一个故事,人物对白应该再三磨练,以精简有力为前提能达到最基本的目的:推动剧情。更进一步,应该是以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或幽默诙谐犀利讽刺,或伤感唯美哲思,给观众以启迪。如果片中的白被观众口耳相传,那这句对白无疑是锦上添花,对影片的后期宣传和前期吸引明星参演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