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关“下饭剧”的变革

饮食男女的下饭选择。

随着移动设备不断发展,对下饭剧有着强烈需求的群体也日益壮大。就这样,“找剧半小时,吃饭十分钟”,这句略带调侃却真实存在的畸形ROI(投入产出比)也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应验。

久而久之,“观众苦无下饭剧久矣”等论调也层出不穷,而且无论网友们开展多少次关于下饭剧的征集,排名高位并脱颖而出的永远是那几部经典之作,比如《武林外传》《甄嬛传》《父母爱情》等。

这种“老剧挑大梁”的局面,的确与其自身过硬的品质以及在受众面上的广泛度脱不了干系,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衬出,相比起铺天盖地的下饭剧营销,当下真正能荣登网友饭桌的剧集并不多。

甚至不少所谓的下饭剧,打着欢乐逗笑的名号吸引大家在吃饭前饶有兴致地点开,实则最后连饭带剧吞了一肚子玻璃碴,如此几番“消化不良”,它们似乎就更难从老剧阵营里抢过下饭剧的名号。

除了带有时代记忆的经典老剧,是否就真的无剧下饭?当剧集市场的主流类型在不断变化时,下饭剧的类型是否也在悄然生变?

这个假期,有谁做到了荣登饭桌?

在今年的十一小长假里,除了票房一路逆跌超30亿的主旋律电影《长津湖》凭实力赚足人气之外,还有“人人椪(pèng)糖”的《鱿鱼游戏》也走红全网。但后者带来的燃爽上头、以及可能会让人吃不消的紧张气氛,在下饭剧这个行列里,或许并非是网友们的第一选择。

相比之下,同为韩剧的《海岸村恰恰恰》——一部小而美的浪漫爱情剧,所呈现出的撩人但温润的海风拂面之感,以及主人公之间小鹿乱撞的澄明心悸,似乎更能让人在循序渐进的缓和节奏中把握住自在的“进食”频率。

若给《鱿鱼游戏》贴上一个标签,那可能会是“刺激”,而换到《海岸村恰恰恰》身上,便是“治愈”。“漫感”十足的画面,既呈现出了“动漫”一般明亮温暖的色调,又透过男女主的坦诚对话营造出了“浪漫”氛围。对于急需在这个久违的小长假里进行自我疗愈的“打工人”们来说,《海岸村恰恰恰》无疑会被优先选择,这也正是该剧继《鱿鱼游戏》之后在同期韩剧里最为出圈的理由所在。

然而除了治愈,不少下饭剧还担起了带来欢乐、调动情绪、刺激食欲的功能。正如近期收获不少自来水上头安利的《我的巴比伦恋人》,就凭借自身沙雕奇幻还略带点尴尬的喜剧色彩,成为国庆期间有幸同一众网友在饭桌上共享美食的黑马剧。

从该剧的受众中便可看出,20-29岁人群超过半数,而处在该年龄段的受众大多为90后,多少都有过一段与小说为伍的中二生活。结合这点便不难理解,为何一部围绕中二少女展开的“日记人物走进现实”的奇幻故事会受到如此有力的共鸣。

无论是“慕容杰伦”“欧阳文山”等颇具喜感的人物设定,还是“情到浓时共赴巫山”等沙雕有梗的主线剧情,都使得《我的巴比伦恋人》抓住了喜剧型下饭剧中断不能缺少的包袱与笑点。当然除了轻松愉快的节奏迎合观众下饭需求,其超网剧质感的画面布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网友的观看体验。作为一部合格的下饭剧,《我的巴比伦恋人》至少给了国庆假期的美食一个交代。

看来相较起备受推崇的下饭剧鼻祖《武林外传》等经典剧集,当前的下饭剧似乎也如同主流类型一般出现了更新迭代,短平快的时长、轻松治愈向的内容等,正在日渐受到大众的欢迎。

下饭剧的剑走偏锋

在下饭剧这个领域里,情景喜剧始终占据高地,无论是《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还是《我爱我家》《家有儿女》,直到今日都活跃在大众的下饭片单之中。然而随着情景喜剧的“消亡”,《甄嬛传》《父母爱情》等品质大剧也凭借着或宏大或细腻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观众们反复观看。尤其是对于N刷用户来说,这类剧集已经被印证过:作为下饭剧,用来打发时间最为合适不过。

然而除上述几位常驻王牌之外,近几年随着甜宠、悬疑等题材的崛起,下饭剧的概念实则得到了进一步外延。从类型数量上看,如今的剧集市场已是甜宠的天下,身处其中的下饭剧自然也不例外。

无论是恋恋剧场的几大强将,《一生一世》《变成你的那一天》《月光变奏曲》等,还是《你是我的荣耀》《原来我很爱你》等口碑剧集,都从不烧脑、高颜值、情节简单高甜等角度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相比起观众对经典桥段了如指掌的老牌下饭剧,以甜宠剧下饭无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们不需要观众在吃饭这个轻松的活动当中费太多的脑筋。

如此看来,下饭剧的主力部队大有从少而精的喜剧作品,向着多而广的甜宠题材转变的趋势。二者之所以有着转换甚至替代的可能,就在于前者主打的喜感与后者具备的清甜都能使观看者做到从现实世界中短暂抽离,如此,下饭剧的使命就算是圆满完成。

不过若想就此通过下饭剧这条路子来为甜宠打开销路,让观众的饭碗毫无条件地为新剧买单,也并非易事。前有在开播之前便疑似陷入抄袭风波的《你微笑时很美》,后有因女主五官乱飞的惊人演技而劝退观众的《皎若云间月》,网友对于营销文案里的“下饭剧”三个字已然无法给予充分的信任。在精品难出的当下,比起让观众们食髓知味,难以下咽似乎是更多所谓下饭剧的结局。 

可见,下饭剧的噱头虽好,也并非是剧集营销的万金油,相反,一旦打上了“下饭剧”的标签,也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给新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不烧脑不等同于无脑”、“情节沙雕喜感并非给观众强行降智”等信条刻烟吸肺,让观众既能获得下饭的愉悦,又不使充满了仪式感的下饭时间被浪费,或许是想要在下饭剧行列里剑走偏锋、突出重围的剧集们值得注意的一点。目前来看,大部分观众仍然在追求“正常”下饭剧的路上寻猎狂奔。

讲究下饭,也要看营销适配

搜索下饭剧相关词条,除了每逢节假日之前便会整理一波的片单汇总,还有不少是以下饭剧为噱头进行剧集营销的宣传词条,例如#下饭神剧灵剑山#、#云南虫谷下饭剧#等。从话题简介中便不难发现,一头是沙雕、中二的《灵剑山》,一面是遍布奇虫异兽的《云南虫谷》,下饭剧确实正在走向“异化”。

虽然不排除部分观众更偏爱与《法医秦明》中的法医验尸、《小镇滋味》里的丧尸食人等高能场面,或者同《云南虫谷》里的高蛋白虫友一起进食,但从更广泛的普适层面来讲,下饭剧所承担的放松与愉悦功能仍然占据主导。从这一点上来看,《云南虫谷》《骨语》等类型剧似乎并不具备下饭优势。其以“下饭剧”作为反向营销点的目的,往往是希望其能更易触达C端,降低大众对于该类题材的抵触感并吸引其点开。毕竟下饭剧难寻,观众对高能场面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

当下饭剧变成财富密码,谁都能来蹭一身金的时候,剧集营销的确变得更“大胆”了。除了剧集本身主打“下饭”之外,影视大V、粉丝安利也为下饭剧的养成添了一杯羹。但有的剧集与“下饭”的适配性其实存疑。比如素有“BE美学天花板”之称的《周生如故》,在被各方疯狂安利的过程中演变成了下饭良剧。将言情悲剧来进行错位安利,莫非是认为米饭就着玻璃碴才吃起来更香?

此前曾因良心制作而饱受好评的《御赐小仵作》,也在清一色的“下饭”安利中收到了质疑的声音,比如“悬疑色彩强且烧脑的剧情发展,是否真的适合用来下饭”。因为一旦碰上无法倍速的推理剧情,究竟是专心看剧还是用来下饭就成了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

不过若撇开能否下饭这点来看,“下饭剧”三个字的确为《御赐小仵作》等剧集起到了收割点击率的良好效应。毕竟若是剧集品质过硬,即便不拿来下饭也值得观众特意腾出时间去看一看。

因此,深谙此理的剧方以及粉丝群体,也常在安利过程中用上“下饭剧”一词来打开局面。但比无效营销更可怕的,也恰恰是最易激起逆反心理的错位宣传。因此如何把握好在“下饭”这一层面上的营销尺度,做到既不引起观众反感,又能得到良好反馈,还需各方多加琢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