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的报道向来犀利,2005年拍摄的《揭秘裕仁天皇》也不例外。
50分钟里,BBC将这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神秘的主角做了历史还原。
同时探询了被扭曲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如何把普通民众变得疯狂而效忠,又如何制造出一幕幕战争惨剧。
当然,片中对日本天皇史也做了个大概介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虽说曾有皇室成员对媒体说裕仁天皇对中日战争深感痛心。
然而,对于其真实性,我们已无从考证。
毕竟,他曾是这场战争的啦啦队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人预料,裕仁天皇作为战时名义上的元首会受到审讯,但最后,却什么都没发生。
1901年4月29日,裕仁诞生在日本的皇宫。
刚出生时,医生就发现,裕仁的腿部运动神经有缺陷。
腿疾源自家族。
裕仁的爷爷明治天皇,走路走快时会有点跛。
家人担心腿疾会影响裕仁的自信。
2岁前的裕仁,并没有机会与其他孩子接触,这直接导致裕仁一生的性格走向。
3岁以后,裕仁身边的侍从官开始有意识的让他做孩子王,让小朋友们都听命于他。
有些孩子犯了错,会跑去求裕仁,裕仁就会当仁不让的把责任承担下来。
所有人都发现,只要皇子裕仁承担下责任,就没有人会怪罪他。
从此,大家对裕仁越来越依赖。
1912年,裕仁的爷爷明治天皇因患尿毒症离世。
1913年,裕仁的父亲大正天皇遭遇了“第一次护宪运动”的惨败。
裕仁被迫迁出皇家小学,邂逅了相爱相杀的恩师,日本陆军将领,乃木希典。
乃木希典,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典型代表,他善写汉诗,持身严谨,是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推行者,被日本人奉为“军神”。
乃木希典对待裕仁十分严格。
冬天最冷的时候,他会要求裕仁把衣服全部脱光站到室外,在冰与雪之间冻着,一直冻到不发抖才能穿上衣服。
很多年后,裕仁不无感激地说,正是这一看似荒诞的方式,磨炼了自己的意志。
他同时也承认,年轻时,自己完全处理不好与恩师乃木希典之间的关系。
大正天皇继位后,身体一直不好,皇太子的人选需要早早确定。
按说,裕仁作为皇长孙,又是皇长子,拥有着绝对的继承权。
可问题就出在他的腿疾。
劲敌是比裕仁小一岁的弟弟秩父宫。
因为没有遗传病,秩父宫的体格十分健壮,性格也很阳光。
在当时,无论是皇族内部还是民间呼声,对秩父宫的呼声都很高。
裕仁的内心起了波澜。
表面上,裕仁十分爱护秩父宫,可回过头,只要背对大人,他就会对弟弟拳脚相加。
最可怕的是,老师乃木希典力挺秩父宫,纠集了一帮老臣上奏,不惜挤破宫门。

乃木希典在奏章里扎裕仁的针,说经过自己长期的观察,裕仁性格很阴,极有心计,天生一副奸佞小人的贼像。
谁想,恪守“嫡长子继承制”的大正天皇,直接否了乃木希典的建议。
几天后,乃木希典携夫人双双破腹自杀。
后来,日本的历史学家如此评论乃木希典的自杀:“今后无法面对储君裕仁,不如选择自杀表示尽忠。”
1991年,一本揭开日本天皇裕仁神话的传记被授予当年普利策奖的传记类奖项,获得评论界和学术界一致好评。
书名叫《裕仁与现代日本的诞生》。
作者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历史系教授赫伯特·比克斯。
二战后,赫伯特·比克斯曾作为美国海军预备役军人在日本服役。
上世纪六十年代,比克斯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开始对日本全面研究。
直到裕仁于1989年逝世后,有关文献资料才得以披露,这为比克斯的写作,创造了条件。
人们曾一度认为,裕仁天皇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傀儡。
1937年,军方发动全面侵华战争,4年后又与美英两国开战,不掌握实权的裕仁只能被动接受军方的决定,从来没主动表示过支持。
而《真相》一书彻底打碎了所有神话。
比克斯在书中写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裕仁代表了为侵略战争辩解、确保日本军事行动合法性的意识形态。
在位期间,裕仁天皇直接或间接阻碍了日本人民中萌发的民主倾向。
裕仁是个复杂、固执、内心充满矛盾、神经质的人。
在位的头20年里,他只关注与自身统治有关的事,他生命中最主要的使命是保护皇室和日本帝国。
“裕仁始终处在决策中心,并拥有巨大权力,甚至能够在政府作出决策之前就加以干预。”
“1931年日本关东军图谋出兵占领中国东三省时,裕仁最初还有些犹豫。”
“后来当战事进展顺利时,裕仁性格中的‘现实主义’和‘机会主义’倾向占了上风。”
“他把宝押在军方身上,成为领土扩张的公开支持者。”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裕仁更加积极地介入军事决策。”
“这最终导致1941年10月,裕仁任命在中国问题上不肯对美国作出任何实质让步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为首相,错过了和平机会。”
根据日本的民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时,日本列岛并存在。
一天,众神俯瞰苍茫大海,觉得美丽的海中既无海岛,也无人烟,实在寂寞。
掌管万物生灭的女神召来伊耶那岐、伊耶那美兄妹,命他们到下界治理海洋。
兄妹俩先后生下八国六岛,又创造了岛国的山川草木。
兄妹俩想,既然创造了日本列岛,为何不生个天下之主呢?
于是,他们又生了“日神”,即“天照大神”。
天照大神,身为女身,一出生便光芒四射,百姓为之敬仰,又尊称她为“太阳女神”。
天照大神的曾孙彦火火出见尊骁勇善战,最终统一日本列岛。
神武天皇的故事,记载于公元8世纪由日本皇室授意编写的《古事记》《日本书纪》中。
由于历史久远,其真实性已不可考。
学界基本认为,神武天皇并不存在。
这个神话实质模仿了中国皇权天授的故事:强调皇权神授,为天皇血脉的正统性和“万世一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自称“万世一系”,拥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日本菊花皇朝,是世界最古老的皇室之一。
真实的日本天皇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
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日本先后有5位大王来华要求册封。
那时,日本还没有称天皇,只是称大王。
7世纪初,“天皇”的称号正式出现了。
提出这一称号的是日本第一位女皇、第33代天皇推古天皇。
推古天皇于592年登基,628年去世。
一般认为,这是有日本信史可查的最早的天皇。
推古天皇,日本天皇第一系的最后一位。
推古天皇在位期间,中国建立起统一的隋朝;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强大起来,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域。
推古天皇十分看重与中国的学习和联系,几次试图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并指导圣德太子依据中国儒、佛、法各家思想指定了《十七条宪法》,成为日本最早的管理国家的道德守则。
自推古天皇始,日本天皇代代相传。
在经历了飞鸟、奈良、平安、镰仓、南北朝、室町、战国、安土桃山、江户、明治、大正、昭和等多个时代的交替更迭之后,终于在1989年,迎来平成时代。
2017年12月1日,日本政府对外宣布,明仁天皇定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
一时,日本皇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明仁天皇,开启平成时代的日本菊花王朝第125代天皇,裕仁天皇之子,今年已84岁高龄。
明仁的性格像极了他的年号:热爱和平,性格平顺。
明仁的退位给日本国民留下了一抹寂寥。
日本网友纷纷在社交网站上感慨,“一个时代即将终结。”
明仁是个接地气的天皇,他能文能武,爱好广泛。
作为顶级鱼类学家,明仁在日本鱼类学会会刊上发表了28篇论文,有一类虾虎鱼以他的名字命名:明仁鹦虾虎鱼。
他十分爱好网球,曾两次与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打网球,赢的十分漂亮。
有一次,因为交手激烈,老布什在赛后的国宴上感到不适,吐到了时任日本首相宫泽喜一的身上。
明仁天皇的婚史也十分引人入胜,是名副其实的“见色起意,相伴一生”。
1951年,明仁年满18岁。
依照日本皇室传统,皇太子年满18岁就要考虑成亲事宜。
然而,选妃过程并不顺利。
皇太子妃的人选,须出自旧皇族和旧华族当中。
随着越缩越小的挑选范围,明仁越来越不开心,心仪的姑娘半个都没出现。
一天,正读大学的明仁应邀参加大学网球比赛。
这是一场淘汰赛,他的对手是年轻漂亮的女孩正田美智子。
美智子的祖父正田贞一郎是日清制粉创立者。
虽然是当时日本新兴资产阶级的大小姐,但在门第上,美智子仍属平民。
美智子从小接受西式教育,追求者甚多,其中就包括日本文豪三岛由纪夫。
淘汰赛上,美智子以6:1的大比分战赢明仁,也俘虏了明仁的心。
明仁对美智子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为讨近乎,明仁投其所好,在东京多次组织网球比赛,邀请美智子参加。
因为他突破旧皇族典范禁忌,坚持与平民美智子相爱,引起皇室内部和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
好在,父亲裕仁天皇对儿子的选择表示了极大地支持。
1954年4月,打破日本皇室1500年传统的皇室婚礼如期举行。
53万日本民众涌上街头观看婚车巡游。
明仁的婚姻,赢得了日本民众的广泛赞誉:明仁是一位有胆量、开明、亲民的君主。
如今,两人已结伴走到第58个年头,完美履行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
按照日本皇室法典,天皇的“职业”特征是一旦开始,就是终身制的。
宣布退位的明仁天皇,属于提前“辞职”。
其实,早在2012年,日本天皇就曾透过视频讲话强烈暗示“退位”意愿:
“开始思考当出现难以像以往那样履行繁重公务时,应当如何安置自身,对国家、对国民,以及对我身后的皇族而言才是适当的方式”。
2016年8月初,明仁天皇再一次在一段视频讲话中再次表示,由于身体原因,很难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被视为流露出“生前退位”意向。
此后,日本政府开始就天皇退位事宜展开讨论。
12月1日,日本召开皇室会议就天皇退位日期进行最终商讨。
会议由担任议长的安倍首相召集,由皇族、宫内厅长官等共10人组成。
安倍晋三在会上就退位日程听取了两名皇室代表和众参两院正副议长以及最高法院长官的意见。
这是1993年以来,时隔约25年,再次召开审议皇室重要事项的皇室会议。
会议以非公开的形式召开,大约一个小时。
经会议决定,明仁天皇将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
明仁天皇退位后,将由其长子、皇太子德仁继位并修改元号。
新年号会提前约半年公布。
现年57岁的皇太子德仁他与父亲一样是立场鲜明的“开明自由派”。
多年来,他打破日本王室传统,活跃于外交事务,十分受日本民众拥护。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德仁皇太子没有儿子。
这就意味着德仁百年之后,天皇一系面临绝嗣。
要知道,日本皇室和其他各国的皇室不一样,千百年来,血统和统治从来从未中断过。
皇室没有男孩,总要有个人来继承大统。
只有一个独生女爱子公主的“女儿奴”德仁皇太子,未雨绸缪。
女儿爱子出生不久,他就有意修改只有男性才能成为天皇的继承条例,让自己的女儿也拥有继承权,在未来成为一位女天皇。
女天皇这个想法虽然有点惊世骇俗,但古代日本也是曾经有过女天皇的。
况且,现在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了,男女平权的思想多多少少也对日本社会有影响。
所以,舆论对于爱子公主继位本来是颇为支持的。
2005年,日本民调显示,有70%以上的日本国民支持由女性来继承天皇之位。
正当德仁皇太子暗暗高兴地时候,意外偏偏来了。
2006年,已育有两女的41岁的天皇次子文仁亲王迎来了他的第三个孩子——这一次,是个男孩。
文仁欢喜的为男孩取名悠仁,意为“希望孩子悠然地走过长久的人生”。
整个日本国都因为悠仁亲王的降生而沸腾起来,商家们纷纷在商铺挂上鲤鱼旗庆祝。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出台报告说,这次皇室添丁“给日本带来了1500亿日元以上的经济效果”。
如此高下立判的情况下,明仁天皇自然偏向文仁一家。
囿于传统的嫡长子继位制度,天皇不愿意废长立幼,却又希望爱孙悠仁能够当上天皇,这手心手背都是肉,无奈之下,只好提前退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想必退位之后,明仁天皇还将为调停两子之间的紧张关系忙活好一段时间。
抑或,日本皇室最终会以让长子德仁继承皇位,并立孙子悠仁为皇太子为结局。
真心期待日本皇室能够顺利解决这个家庭难题,且祝岁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