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重映票房只有34万——老片重映的市场价值如何开发?

《红高粱》的案例告诉我们——并不是因为叫做经典就会有人看,观影的市场远比我们想的要复杂。

首席娱乐官 | 10/25 10:05 | 阅读: A+

截至10月12日的周末,张艺谋电影《影》累计票房5.16亿,票房可谓勉强合格。在今年竞争并不激烈的国庆档,票房不仅未能一枝独秀,在三部同日上映的电影中票房还是最少,被《李茶的姑妈》和《无双》都抛在了身后。

许多媒体都说张艺谋老了,和陈凯歌一样,他们的辉煌现在更多地已经留在了过去。

恰巧在此时,张艺谋过去的辉煌竟然在院线再次重现。时隔三十年,张艺谋的巅峰之作《红高粱》经过原底标准拷贝,2K高清修复,杜比全影声制作,通过大荧幕方式和影迷们再次见面。

《红高粱》截至10月13日排映1373场次,实时票房12.88万(截止17点30),上映2天累计34.1万,按照普通票房的标准来看已经彻底扑街,而且在经典重映的影片中也算是最后一名。

可是值得一提的是,《红高粱》重映只是在数量很少的艺术院线,而且其豆瓣上的口碑至今仍有8.3分,比之《影》的7.4分还是要高出一个档次,猫眼评分更是达到8.4, 比《影》的8.2还是要高。更值得一提的是,据历史数据记载,《红高粱》当年在中国上映的时候票房总计超过了4000万元,可谓是当年无与伦比的票房冠军,如果换算到今天,恐怕那4000万元就相当于40亿了。

说起经典重映,在近些年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潮流,包括《泰坦尼克号》,去年以来张国荣追忆系列的《英雄本色》、《东邪西毒》、《倩女幽魂》等,都曾经在电影圈引起了热烈讨论。

当然,这些影片的票房无法与正常上映的首映影片相提并论,票房最高的几千万,低的从几百万到几十万都有,这一次的《红高粱》如果能够突破100万票房就已经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算上高清修复、拷贝、影音重制等各种费用,再算上宣发经费,恐怕对于这些经典老片来说在市场效应上都是非常不划算的,那么经典影片再次上映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情怀的价值与风险

作为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经典作品之一,《红高粱》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算是张艺谋的开山之作,更是其登峰造极之作,也是中国影史第一次获得欧洲四大电影节奖项的“撼世之作”。

如果要排出中国影史的十大影片的话,《红高粱》肯定位列其中。该片由巩俐、姜文主演,改编自莫言剧本、顾长卫摄影、赵季平作曲,这样的主创阵容,放到现在的中国影坛可谓是无法复制的超强组合。

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

1988年,《红高粱》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在30年前世界影坛以及中国内部引起了一阵轰动。

据统计,《红高粱》共获得国际国内奖项共十一项,这是那个时代对经典的肯定,而且这样在国际国内同时获得众多大奖的情况在中国2000年以后的电影史上已经变得屈指可数。

更令人惊讶的是,历史数据统计,当年《红高粱》在中国上映后票房总计达到了4000万人民币,而拍摄成本仅为100多万元,当时中影问西影收购的价格也只有70万元,这样的成绩放在今天,就是一个《战狼2》的级别。

2012年,西影在整理库房时意外发现了《红高粱》的拍摄素材,这些胶片不仅有当年未公映的剪余片,还有大量的拍摄NG镜头、片场拍摄花絮等。恰逢西影成立60周年,红高粱上映30周年,为了却当年遗憾,西影决定对《红高粱》的电影胶片及未公映素材进行逐帧修复并重新剪辑,将电影画面质量提高到2K高清,利用先进影视修复技术帮助这部经典电影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将全新提升的视觉体验呈现给影迷。

问题来了,如此经典而又饱受好评的影片,为何重映后就少人问津呢?

首先就是这一次重映基本都局限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旗下的200家加盟院线上映,如果算上其他参与放映的艺术院线,总计不超过350家,辐射范围远不如正常上映的影片。

而且,不为人所知的是,这次《红高粱》的重映参与的是由电影频道、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等联合主办的“那些年,错过的好电影放映活动”的活动,同时上映的还有《双旗镇刀客》《那山那人那狗》等影片,展映时间1个月,这些经典影片都是经过数字修复才得以重回银幕的。所以,《红高粱》只是经典系列中的一部影片。

其次,主打的经典情怀与当下的时代有着太久的隔阂与脱节。按道理,就算是在艺术院线上映,票房也可以有突破,今年3月上映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三块广告牌》没有太多观众基础却在艺术院线获得了8000多万的票房,其他包括《海边的曼彻斯特》以及《尼斯:疯狂的心》票房也都突破了千万。

这说明,放映的影院数量局限并不是《红高粱》票房受限的根本,主要是影片主打的“情怀”在当下的市场没有任何重温效应,影片聚焦西北农民原始生活状态和激情的基调显然在2018年的互联网时代缺乏根本性的连接。

有许多网友表示“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了,去影院再看似乎没有吸引力”,“这不就是一部农民抗日电影吗?”,“经典是经典,但是没必要去电影院再看了吧”……

看来,对于观众来说,经典的情怀也是要做区分的,有的情怀会受欢迎,有的却实在隔得太过久远,任凭那个年代多么的山呼海啸,惊世骇俗,30年以后是否还能激起火花真是不好说。

试想一下,30年以后如果全国院线重映《战狼2》,又会有多少观众去看呢?

经典重映也有佳作,这个市场究竟应该如何把握

6月26日,张国荣主演的电影《阿飞正传》又一次的在影院上线开映,首日票房只有324万,最终票房没有过千万。重映的票房看似不佳,但是对照《红高粱》的34万,可谓已经好了太多。

《阿飞正传》比《红高粱》更受现代观众欢迎吗?其实也不尽然,只是影片铺设的渠道和上映的时机两者有所不同,而这不同造成了票房的差异。

其实张国荣算是近两年经典重映的著名标签。去年9月中旬,就在《蜘蛛侠:英雄归来》上映同一天,张国荣、陈百强、钟保罗的经典老片《失业生》也一起重映,首日仅100多万元的票房,该片上映5天拿到516万票房,排片占比在3.2%。这个成绩当时看起来非常惨淡,但是对于张国荣系列老片来说,还算中规中矩。

过了两个月之后,张国荣主演的另一部经典香港动作电影《英雄本色》再次上映,上映时口碑如潮,毕竟是港片的经典,而且还有现代版丁晟的《英雄本色》交相辉映,猫眼评分一度上看9.4分,最终票房是3200多万。

最早上映的张国荣经典是2009年重映的《东邪西毒终极版》,彼时片方在宣传上以“纪念张国荣”吸引了影迷关注,可谓是首创举措。公开数据显示,影片最终取得了2500万元左右的票房,这在2009年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张国荣主演的另外两部大作《倩女幽魂》和《缘分》也曾经重映,总票房则分别为280万元和610万元左右。

从一个关键词“张国荣”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经典片重映在中国其实是一个颇为成型的市场,这个市场的规模不大,但是总能有个几百万到几千万的票房,比不少上映一日游票房扑街的新片已经好了太多。

从历史来看,最成功的重映经典票房应该属于2012年3D重映的《泰坦尼克号》,票房达到了9.48亿之多,令人震惊,不可否认的是,影片的跨越时间性以及3D重设的效果是其大卖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2014年周星驰最经典的《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重映,2017年又再次以2k高清转制第二次重映,而且影片加了新的12分钟内容,最终收获了1.78亿票房。

从以上种种案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从市场角度考虑,“经典“这两个字其实有多个层次,类似《红高粱》或者《倩女幽魂》这样的影片虽然经典,但是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粉丝群或者”情怀共同体“,因此重映后的票房其实潜力有限,根据宣发渠道的多寡,大概也就是百万到千万的级别。

另外一种”经典“却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崇拜群体,并且本身也是过去流行文化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级的经典影片,重映具有更好的市场号召力,包括《大话西游》以及《泰坦尼克号》,他们与《红高粱》相比明显属于另一个范畴的经典。

怎样的经典更易抓住人群

稍微梳理一下,以目前国内重映的影片来看,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20-40年代解放前的老电影,主打的一般都是老年市场;第二类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体制改革之后涌现的第一批国产电影,或者是同期的港台电影,主打对于经典时代有情结的观众;第三类是近两年上映过但票房不够理想的新片,明显具有更商业的需求;第四类就是3D重制的大制作,以科技带动内容翻新,给观众新的观影体验。

从现在来看,显然第二类和第四类的作品是大多数,而且也容易出现相对较好的票房,而第一类的影片主要还是为了迎合小部分观众的需求,至于第三类则完全是一种商业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3D重制,或者高清重制,拷贝翻新,需要付出较高的技术费用,有时候3D重制的成本比起拍一部新片的成本都要高,甚至可以高达1亿以上。因此对于经典影片来说,背后的制作成本和发行成本并不会低,票房的压力并不比很多新片小。

重映的发起方不同,出发点也不一样。对于推出经典的出品方和宣发公司来说,归根结底还是有其市场考量,说不想赚钱都是假的。类似《红高粱》这样票房几十万的结果对于任何一方都不是理想的结果。

如何选择更有市场效应的经典来重映,如何避免过度消费情怀,如何在宣发上类似新片上映一样更合理地选择渠道和营销手段——对于未来还有可能继续重映的各路经典老片来说,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很多。

《红高粱》的案例告诉我们——并不是因为叫做经典就会有人看,观影的市场远比我们想的要复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