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梁家辉执导的《深夜食堂》今日上映,加入暑期档的最后战局。作为其导演处女作,冷面大叔梁家辉不但“金盆洗手”亲自出马饰演了餐馆老板,还拉来了半个娱乐圈助阵,魏晨、焦俊艳、郑欣宜、邓超、彭于晏、刘涛、张一白、蒋雯丽等悉数出演。电影《深夜食堂》改编自安倍夜郎日本同名漫画,有了早前众多口碑扑街的日本IP翻拍作品的失败案例和黄磊剧版的前车之鉴,观众似乎已对日本IP的改编作品免疫,选择也更加慎重。
其实梁家辉的《深夜食堂》2017年就已拍摄完成,当时梁家辉出演大叔老板的消息还收获了网友的赞同与好评。在等待上映的两年时间里,观众们也见证了日本IP 改编作品的水土不服。《解忧杂货店》《麻烦家族》《嫌疑人X的献身》《一吻定情》《妖猫传》《追捕》《夏天19岁的肖像》等无一幸免。这些翻拍的原作往往都是高口碑的热门日本IP,豆瓣评分均在9分上下,积累了大批粉丝,却大多都会在翻拍后遭遇口碑滑铁卢。唏嘘的同时我们不禁想问,日本IP本土化,为何这么难?
改编作品齐扑街,观众难拾信心
2017年“限韩令”政策的推出,让一直热衷韩流韩剧的粉丝们错愕不已的同时,正在推进中韩文化合作的内地影视公司们也同样措手不及。而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也促使中日两国电影人迅速进入蜜月期,不仅中日合拍项目骤增,多部日本动画、电影进入内地影院,大量日本漫画、小说、电视剧、电影改编的华语电影、电视剧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追捕》
开创了独树一帜“暴力美学”风格的香港导演吴宇森,说翻拍70年代日本经典同名电影《追捕》圆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然而对原作大刀阔斧、面目全非的改编,让看过原作的观众观众并不买账。电影中许多浓郁的日本元素也冲减了白鸽、慢镜头这些吴氏经典对整体节奏的左右,还有许多浅尝辄止的情节和过于浮夸的犯罪动机让《追捕》变得失真,过于平面的处理估计让欣赏过《追捕》的吴导演粉丝失望之余,更添些许惋惜。而这些也反映在了豆瓣4.8的评分上,成为吴宇森导演作品历史评分新低。总票房也刚刚过亿,这对于90年代香港动作片的一代枭雄,给影迷留下无数经典回忆的吴宇森导演来说,实在不太好看。
《妖猫传》
根据日本作家梦枕貘的奇幻历史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改编,影片教科书级美术效果无可指摘,极力重现了盛唐之奢华。最终影片5.3亿的票房成绩也是目前日本IP改编本土化的最高成绩。
《麻烦家族》
与《追捕》对原作的全面丢弃和另起炉灶相反,《麻烦家族》的照搬照抄、全面复刻同样令人反感,网上恶评如潮,网友吐槽电影不是“翻拍”是“翻译”。从角色戏份安排,到人物性格设置到台词甚至是笑点都一模一样,而剧情逻辑却并不符合中国实情。无视地域差异的照搬全抄将原作中最打动人的人文情怀破坏殆尽。豆瓣4.5的评分和3200万的票房,让黄磊的导演首秀惨淡收场。
《解忧杂货店》
《解忧杂货店》是被誉为日本推理小说之王的作家东野圭吾的代表作之一。不同于东野圭吾文学世界里大反转的恶意故事和对人性的揭示,被中国读者熟知的《解忧杂货店》温暖治愈。而国内版影片本身的暖心立意本无可厚非,为了使《解忧杂货店》更被中国观众理解,导演韩杰在本土化方面也的确做出了努力,比如时间线调整为90年代到21世纪初,呼应文人失落的黄金时代与市场化的浪潮,把原著中的音乐人改为国内90年代的民谣歌手。只是电影叙事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出现了跳跃性,碎片化痕迹过于明显,各个故事之间缺少内在逻辑,导致故事的完整性遭到极大的破坏。看过本片的观众纷纷表示没有感受到阅读原著的感动,原版的味道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全是平淡无奇。一旦在表达方式上过度侧重于鸡汤的灌输而忽视了讲好一个故事的大前提,又何谈引起情感共鸣,治愈人心。豆瓣5分的评分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吻定情》
瞄准今年情人节档的王大陆、林允版《一吻定情》,是原著漫画《淘气小亲亲》第八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除去选角争议和其它版本改编给观众印象太过深刻的因素,电影在展现长篇爱情故事中,最能深刻打动女读者/女观众的彰显男女感情变化的细节方面存在先天劣势。不同于曾经的那些成功的翻拍似乎也在意料之中。不过影片最终1.7亿的票房成绩相对于不高的制作成本也实现了小幅的盈利。
《嫌疑人X的献身》
同样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小说,苏有朋导演的《嫌疑人X的献身》收获了6.4的豆瓣评分和4亿票房,这在日本IP改编作品中的口碑和市场表现已属上乘。导演创造性地变换叙事角度、适度本土化以及严谨缜密的剧情,被网友评价“在保留东野圭吾精髓的同时增加了很多惊喜”,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也因此问鼎了2017年清明档的票房冠军。
跨文化改编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中日一衣带水,日本确实曾经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最直观的体现在日文至今还保留着些许汉字。然而现代日本文化更多的则是受明治维新的影响,时至今日,当时文明开化的影响远大于曾经唐朝文明的引入,日本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冲出了亚洲文化的圈层。虽然日本人与中国人外貌相似,文化语境却已差之千里。虽无好坏之分,这种差异却是横亘在日本IP改编中的一道看不见的鸿沟。
在情感表达方面,日本电影、日剧大多比较克制,往往以细节取胜,“润物细无声”。相比之下,国内的家庭剧更需要矛盾的不断激化升级和情绪的大起大落。看惯了婚后出轨、职场潜规则、报复小三等戏剧化情节和人物情绪表达的内地观众,往往会忽略日本影视剧中细节处一颦一笑,一个变化想传达的深意。《麻烦家族》的症结就在于此,当面对父母离婚时,孩子们的态度并不符合中国的实情,当父母真的要离婚时,子女们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通气,整合意见并开家庭会议,但是在《麻烦家族》中,先是猜测、搁置以及找律师取证,最后才想办法解决,不符合国人的行为逻辑。
另一方面,由于中日社会现状的不同,导致影视作品中对社会问题的探讨与解决方式也不尽相同。以《解忧杂货店》为例,比起从日本上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中应运而生的治愈系影视作品,中国的年轻人们往往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更需要来自精神上的一种反向刺激。在中国新生代的眼中,温暖治愈的心灵鸡汤不如干脆让“悲伤逆流成河”。
日本IP 改编作品容易走向不伦不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来自同日本版权方的沟通和博弈。对比用钱就能买到的韩国版权,日本对版权的把控相当严格,如果无法提供日方符合他们要求的剧本或者方案,就无法进行后续制作,只有得到原作者和编辑的肯定方可执行。因此即使费力气谈到了合作,如果剧本大纲不符合要求,也完全有可能前功尽弃,无法开机。另外IP的影视改编还因为涉及分属于不同的版权主体以及日本严格的版权保护机制,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改编的创作者们,犹如戴着镣铐跳舞,步履维艰。
例如前述《嫌疑人X的献身》的剧本来回更改过不少于六次,导演苏有朋在几次采访中不厌其烦地讲述他在改编剧本和日方博弈沟通过程中的数次崩溃,剧本除了要得到东野圭吾本人的认同之外,还要避开日本复杂的版权陷阱。《麻烦家族》的制片人顾晓东,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日本版权体系的成熟和严谨对中国商人或许是个难题”。
据了解,目前日本较为知名的漫画、小说IP大多数都已经被中国的影视公司购买,但何时能改编、能播出,一切都是未知数。据悉,日本经典纯爱电影《情书》、新海诚2015年的经典动画《秒速5厘米》已经或即将改编中国版。
有了原作的珠玉在前,经典作品带来的话题效应、受众群体是IP改编作品先天的营销优势。但与改编国产经典IP一样,对日本IP的改编同样是把双刃剑。粉丝的高期待值、文化语境的差异与相对有束缚的想象和改动空间,都使得日本IP的本土化改编在负重中前行。
上映首日,豆瓣网友为梁家辉版《深夜食堂》打出了5.6分,评论纷纷表示虽然整体优于剧版,食物本土化用心,但讲故事还是空有原版的框架,却没有原版的灵魂,难以引发中国观众的共鸣。看来日本IP改编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