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映了仅仅一周后,由包贝尔、辛芷蕾主演,王韦程执导的新片《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便宣布于9月18日上线腾讯视频。在经历了院线“一周游”之后,这部豆瓣评分仅有3.5分的电影,最终以4200万人民币的票房成绩,潦草退场。
很多人可能和情报君一样,第一次看到这个项目时,一定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怎么又是翻拍?”
没错,这部《我的女友是机器人》就是翻拍自2008年,韩国导演郭在容执导的影片《我的机器人女友》。这是郭在容进军日本市场的第一部作品,所以全都选用了日本演员出演,小出惠介和绫濑遥分别担任影片的男女主角,当时可谓是风靡一时,还曾引进过国内,在豆瓣上也有7.5分的不错成绩。
被誉为“纯爱电影教父”的郭在容,曾创作过脍炙人口的《我的野蛮女友》、《假如爱有天意》,这些作品至今都被很多人奉为难以超越的爱情片经典。去年六月,导演在影片的开机发布会上,宣布将翻拍自己的经典之作《我的机器人女友》,试图复制原版的成功。
一年过去了,导演易主,电影的档期也一拖再拖,质量更是令人堪忧,最终只能落得如此田地。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18号,翻拍自西班牙的口碑佳作《看不见的客人》的意大利版《死无对证》也将登陆国内院线。在几乎和原作一模一样的情况下,相比原版的8.8分,意大利版8.3的评分同样毫不逊色。
▲西班牙《看不见的客人》和意大利版的《死无对证》
同样都是翻拍片,为什么差距这么大?翻拍片的套路,又究竟还能吃多久?
你拍一,我拍一,同个IP吃遍天
翻拍,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很多人其实容易搞混“翻拍”和“一本多拍”的区别。简单来说,区别两者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看版权握在谁的手里。
翻拍就像是“照葫芦画瓢”,翻拍者向原剧本的版权持有方购得版权,根据原有的故事题材和内容再拍一遍,换汤不换药;而一本多拍,则是在剧本创作阶段开始就进行改编,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形,分别创作出不同的版本,且各自拥有自己国家这一版的版权。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韩国版《奇怪的她》,制作公司CJ E&M在创作初期就制定了“一本八拍”的全球战略计划,并且基于原作扎实的故事基础,翻拍版在各自国家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成绩。
▲《奇怪的她》剧照,由韩国老戏骨罗文姬和实力派女演员沈恩京主演
近几年,国产电影中“一本多拍”的案例只有三个,《重返20岁》、《找到你》和《龙虾刑警》。它们基本上都是在剧本尚处于雏形阶段时,就被不同国家的制片方分别买下,然后加以开发,从而完成对本土市场的定制化改造。其中,《找到你》的口碑略高于韩版,《龙虾刑警》的质量差了韩版一大截,而《重返20岁》算是打了个平手,各有千秋。
除了“一本多拍”以外,还有个概念则是基于文学作品的改编。
比如说中日韩三国均拍过《嫌疑人X的献身》,但若是溯源的话,这三部作品其实都是根据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而由于原著本就为日本小说,再加上日本版诞生的最早,也最经典,因而人们自然而然便认为韩版和中国版都是对日版电影的翻拍。
▲日韩中三版《嫌疑人X的献身》
这么想也没错,毕竟相比“一本多拍”,翻拍和改编文学IP的手法更为接近,前者参考的是原始剧本,后者参考的是文学原著。这类影片都是建立在一个更为成熟和完整的文本上,且原IP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所以都属于对原有IP的再度开发。
接下来,我们将二者暂时归为一类,来集中探讨一下这种翻拍的创作趋势。
情报君仅就2015年以后翻拍自日韩两国电影的部分华语片做了统计,并按照年份顺序进行排列,得到了以上表格。
我们可以发现,表格里的这些翻拍影片,有的沿用了一样的片名,比如中韩两版的《捉迷藏》;有的则连创作者都为同一人,比如导演安相勋,分别执导了韩国版的《盲证》和中国版的《我是证人》。
▲韩日中三版《盲证》,其中中韩两国都有安相勋执导
整体上来看,大多数的华语翻拍作品都比原版的评价要低,有的甚至还不及原版的一半,比如上面提到的《我的女友是机器人》。而从票房角度来考量,也是起伏不定,好一点的能达到接近10亿,而差的才勉强过千万,几乎无人问津。
这个现象并不只出现在国产片上,其他国家的翻拍版,同样有这个问题。
比如翻拍自港片《毒战》的韩国版《毒战》、翻拍自大陆片《全民目击》的韩国版《沉默》、翻拍自台湾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同名日本版,评价都不如华语的原版。而日韩电影之间的相互翻拍,以及对于欧洲美国电影的翻拍,同样如此。
▲香港《毒战》7.4 vs 韩国《毒战》6.6
所以,翻拍片就一定比原版要差吗?
翻拍片成功的精髓——创新和本土化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翻拍片太差,而是原版太深入人心了。
因为是出于对同一个IP进行的创作,观众们也难免会针对不同版本进行一系列比较。有时候,影片诞生的时机,观众观看的顺序,以及对原版的喜爱程度,这些都可以成为评价好坏的标准。
如果原作给观众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或者口碑实在太好,那么观众们就很容易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这样对待后面的那位选手,自然就会苛刻一些。
所以,想要拍好翻拍电影,最重要的精髓在于两点——创新和本土化。
试想,本来就是讲一个大家已经熟悉的故事,如果只是简单地挪用一个框架,甚至是原封不动的照搬,那势必会影响观众的观感,不仅丧失了观影过程中的期待,更是缺乏深度的情感共鸣。而倘若在这过程中,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些原版里没有的新的体验,则会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受。
提到创新,《动物世界》之所以能够获得不错的口碑,除了得益于精良的工业水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在剧情和人物上的调整。
相比原版的漫画《赌博默示录》来说,改编成电影本就增加了观众想象的空间,而中国版在人物的背景和动机,以及整体剧情的推动上,都更深入且具有说服力。至于那些眼花缭乱的动画镜头,则能进一步提升观众们的期待值,整体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再比如,西班牙版的《死无对证》。一方面要归功于原剧本扎实的故事基础,通过氛围的营造和悬念的设置,不断反转来刺激观众的兴奋点,影片时刻保持了强烈的戏剧性,使观众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剧情充满期待。
另一方面,片中的人物性格和整体叙事风格,都非常“欧洲”,抓马的同时又不至于逻辑掉线,所以背景不管是意大利还是西班牙,都不会出现明显的“水土不服”。再加上两国在类型片创作上都是一把好手,制作也很精良,所以即便是一模一样的翻拍,依旧还是可以得到好评。
但是如果这个故事完全平移到中国的环境背景下,由于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类型风格等各方面的差异,多少都显得有点奇怪,这也是很多观众担忧的一点。
▲爱奇艺宣布将根据《看不见的客人》打造中国版,导演由叶伟民担任
一个人尽皆知的失败例子则是《深夜食堂》。
这个IP其实是不适合被翻拍的,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故事的背景架构,在我国的大环境里就不太成立。
日本的《深夜食堂》,无论是剧版还是电影版,建立在一个根植于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那就是日本的居酒屋文化。这是日本的社会饮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整部作品成立的根本。
▲日本和中国电影版《深夜食堂》
辛苦忙碌了一天的日本上班族们,通常会选择在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来到居酒屋,畅所欲言,倾吐内心的苦闷和压力。但这种生活方式在国内并不多见。
再加上,日本对待社会上多元人群的包容和开放程度,要远高于国内。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不同职业的人来到这一方小小的、暂时远离尘嚣世俗的“乌托邦”。无论是普通的白领上班族们,还是应召女郎、独居老人、黑帮老大、LGBT等各类社会边缘人群,在这里都可以卸下所有防备和伪装,尽情做自己,然后在长夜将尽之时消失在夜色里,鼓起勇气继续迎接第二天的太阳。
▲日版《深夜食堂》剧照
可以说,日本的《深夜食堂》就像是一碗香醇浓郁的清汤面,是生活百般况味的浓缩,初尝平淡,随后恬淡绵延,令人回味不绝,暖上心头。
反观中国的翻拍版,只学到了皮毛,却没有领悟到其精髓。人物群像脸谱化,叙事情节鸡汤化,故事背景理想化,就连端上来的菜品都不伦不类不中不西。就像是一份加了各种佐料的大杂烩,却伪装成清汤小面的样子,看似层次丰富,实则尴尬油腻,令人难以下咽。
本土化不是对各地元素的简单堆砌,也不是对相关话题的生搬硬套,而是要仔细思考其中的关联性。在保证其情节主线和精神内核不动摇的基础上,如何赋予一个成熟的IP又一次生命,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带来创意,这是所有创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利弊参半——翻拍之路还能走多久?
辩证地来看,翻拍这种艺术创作形式,优缺点也都很明显。
毕竟,翻拍这一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不同国家之间的翻拍不仅能促进电影文化和艺术的传播和融合,也能够推动原创IP的充分利用。
同时,作为一种十分快捷、方便的类型片本土化创作方式,大量的翻拍片代表了国产片类型化创作在产业上所取得的发展。要知道,类型片本就是一种具有固定的观念和范式的电影形式,它的源头就是模仿,商业性和大众性是它的重要特点,也是它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又快又广的重要策略。
▲《“大”人物》剧照,翻拍自韩国电影《老手》
华语电影大量选择日韩片作为翻拍对象,一方面是出于其同属亚洲区域的文化亲缘性的考量;另一方面也在于,韩国的工业化发展早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很短时间内建立起了成熟的类型片生产模式,而日本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同时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潜力。
所以,一旦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已经经受住了观众们的检验时,那么对它的翻拍既是对好故事本身的需求,从项目的经济实用性来考虑,也是比较安全稳妥的做法。
不过,严肃点来看,翻拍片潮流的背后,也暴露出当代影视创作对于内容原创性的欠缺和匮乏。情报君觉得,这其中的深层原因是多重的。
首先,缺乏原创性就是缺乏优秀的编剧,进一步说则是缺乏培养优秀编剧的土壤。在国外,编剧在行业内的地位是很高的,很多时候可以和导演、制片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他们对于自己的剧本有相对自由的掌控权,也有充足的时间来打磨作品。而一个系统的、扎实的教育环境,更能和整个行业一起,促进编剧这一职业在内容创作上的良性循环。
▲张艺谋导演在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大师班上曾说:“中国最缺好编剧”
然而国内编剧的生存环境却并不容乐观。除了那些已经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大佬们,大多数编剧还徘徊在整个行业链条的末尾处,前一秒还在为资本介入导致作品完整度受影响而犹豫不决,下一秒又开始担心自己的署名权被夺走。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再去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去对内容精耕细作,于是不断翻拍已有的国内外的现有作品便成了一种“多快好省”的捷径。
其次,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有些令人遗憾的事实,那就是现在的环境似乎不再是一个推崇经典的时代了。流量为王的年代,快餐文化盛行,一切都在朝着短小精悍快节奏的传播方式高速前进,人们追求瞬时的影响,却对长远的改变失去耐心。
虽然,孙悟空、哪吒、花木兰等这些经典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仍在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和方式被频繁解读、重构、加工改编,甚至于完全推翻,以各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但是,经典毕竟是有限的,总有被开发完的那一天。如果整个大环境都陷入原创力匮乏的处境,那靠经典“续命”的路还能走多久?
的确,经典需要被解读,也有权被赋予新的语境、内涵和价值观,甚至,当代人需要有冒犯经典的勇气和挑战经典的胆量。但所有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经典,吸收并实现传承,而不是对经典的过度开采和消耗。
更何况,有很多打着翻拍的名义,实际却粗制滥造的电影,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这既是对原IP品牌的损害,也是对观众们感情的伤害。换句话说,在那么多口碑票房双失利的作品面前,我们真的还需要那么多翻拍吗?
如果这行为背后的资本和利益驱使逐渐盖过了翻拍创作的初心,越来越多的人都去挣“快钱”而不是精耕内容生产、忠实原创能力,同时整个社会也失去了耐心,只愿盲目追捧IP、流量和热点时,那情报君认为,这条“多快好省”的捷径终点,可能只是个踏不出去的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