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电影节论坛:新形势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对于讲述 " 中国故事 " 的年轻人,张宏认为,首先要培养中国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和英雄情怀。

10 月 12 日,由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西安)执委会主办,西安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有限公司、陕西影视联盟、西影中国故事研究院联合承办,西影视频、西部电影频道、西影电影基金共同协办的 " 新时代、新故事 " ——新形势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论坛在西影电影圈子举行。

论坛现场,嘉宾围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国英雄故事、中国家庭故事等进行深入交流。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嘉宾认为,中国电影人要讲好中国故事,创作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情怀的高品质影片,满足观众对中国精神和时代价值的银幕想象。

心中有人民,走到人民当中去

现实题材是 " 中国故事 " 的重要方向。在谈及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创作时,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认为,进入新时代,中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波澜壮阔的时代壮举,我国从贫瘠逐渐发展到全盛,这其中包含着无数可歌可泣的创作素材," 只要我们心中有人民,笔下有乾坤。真正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赢得观众。"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提出," 要真正讲好故事,就必须把故事讲到人民心里去,走到人民中间去 "。他说,14 亿人民在这个时代上演着轰轰烈烈的奋斗圆梦故事,艺术家一定要走到人民当中去,才能够让广大观众接受我们的艺术,我们的艺术才可以 " 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 "。

对于讲述 " 中国故事 " 的年轻人,张宏认为,首先要培养中国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和英雄情怀。而近年带动国漫雄起的《哪吒》《姜子牙》等中国动画电影正在从一个侧面展现着中国当代年轻人的自信。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一是传承,二是创新

青年导演赵霁凭借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在 2019 年将这个来自古典神话的中国故事 " 讲 " 到了海外。赵霁的经验是 " 讲好中国故事一是传承,二是创新,把新技术和本土文化融合在一起 "。

赵霁透露,自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当初那些极具中国风格的动画电影在七八十年代被大量涌入的美国、日本动画挤没了?我们是不是要学习和模仿别人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赵霁逐渐发现," 我们其实不用学别人,因为我们有自己非常强大的文化底蕴,有非常强大的题材宝库。" 赵霁认为,在此基础上,创作者用自己的视角,用接近当下观众的状态讲我们的故事,即使拿到的是一个传统题材,一样能讲出 " 好故事 "。

曾深度参与《战狼》《我不是药神》等现实题材 " 爆款 " 电影的北京启泰文化发展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杨硕 " 讲故事 " 的经验是,把人物放在第一位,因为 " 人物是否立得住,决定电影成败 ",人物如果没有立住," 无论剧情如何折来折去,都会让人出戏 "。

杨硕同时提出一些创作存在的人物 " 脸谱化 " 问题," 我觉得其实脸谱化更多的还是创作水平不够 ",他认为,杜绝 " 脸谱化 " 可以通过视角选取的方式实现,比如 " 用普通人的视角、正常的语态讲故事,让观众独立吸收 "。而市场,最终会给 " 人物立得住 " 的作品一个答复。

讲好中国故事,

是一代代西影人的创作方向

上世纪 80 年代,西影捧出了《老井》《人生》《红高粱》等一批经典佳作,在全国电影制片单位中,西影第一个在国际 A 类电影节获得最高奖项,获得国际奖项的数量位居第一,推出的影片出口量排名第一。如今的西影,正在创新中求变,讲述中国故事,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西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文涛表示,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代代西影人的创作方向和艺术追求。创新求变的西影,将继续发扬开放合作的传统,深耕电影,创制精品,为陕西电影、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宁宇表示,目睹了近年来丝路沿线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电影人的成长,对新形势下讲好 " 中国故事 " 充满信心。他表示,西部是中国文明的支点,西部电影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西影几十年的血脉清晰通畅,正在迎接一个崭新的黎明,马上就会掀起波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