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喜宝》《如果声音不记得》接踵爆发,超出预期的票房成就,使爱情电影又一次成为了电影市场上的香饽饽。
2016年之后,国产怀旧青春片热潮渐趋式微,近几年爱情电影的创作风潮已经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爱情电影不再倚仗于流量明星,许多年轻艺人凭借爱情电影进入大众视野,从内容到观众,爱情电影更年轻化。越来越多的爱情电影与节日进行捆绑,进影院观影成为情侣约会的节日仪式。借势短视频红利,越来越多的爱情片下沉到三四线乃至更偏远的县城区域,造就了《前任3:再见前任》《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等票房爆款以及今年爱情片市场的热闹景象。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成就了爆款爱情电影?本文基于对近几年爆款爱情的分析,试图从先期项目开发到影片发行营销,解密这些爱情电影的爆款密码。
剧本:情绪贴近年轻受众
与注重打造视觉奇观或者以故事为主的强类型影片不同,爱情电影的主要卖点在于给予观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情绪体验。因此,爱情电影也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在电影立项之初,就要特别考虑到受众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迎合观众的期待。在影片的整个生命周期里,观众始终在场。而爱情电影本身投资成本较低,制作周期相对较短的属性,也使得爱情电影创作者能够有效把握市场需求和趋势,创作出符合受众心理的电影作品,最终以小博大,成就爆款。
从受众角度分析,一部爆款爱情电影的受众在年龄分布上,以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为核心,近两年更是越来越向24岁以下的Z时代倾斜。年轻情侣自然是爱情电影的最忠实受众,而观看电影的选择权也往往集中在女性手里,在性别分布上,女性受众的占比要远高于男性。爱情电影的受众特征从最开始将纳入到电影创作者的考量范围中。
前文已经说过爱情电影贩卖给观众的是情感体验和情绪体验,是在在大银幕上制造的爱情美梦。生活太苦,爱情要甜,经典的爱情故事往往是对阶层、时代乃至种族的想象性超越,爱情电影更是对生活的暂时性逃脱,所以爱情电影需要不断地制造浪漫。
制造浪漫的方式有很多,最简单有效的就是给观众发糖,让观众嗑CP。落实到内容创作上,就是要塑造讨喜的男女主人公形象,编写主人公之间的甜蜜互动,并且将其有效的视觉化,打造成浪漫的视觉景观。
不过,对于爆款爱情电影来讲,最极致的浪漫不是甜,而是虐。爱情的可贵在于愿意为了成就对方的付出和牺牲,以及对恋人至死不渝的守护。经典爱情故事往往都是悲剧。爆款爱情电影创作的风潮在变化,电影里的“虐”也在发生着变化。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代表的国产怀旧青春片的“虐”多是以女性视角出发缅怀逝去的疼痛青春,《前任3:再见前任》是爱而不得最终走散的遗憾,到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以及《我在时间的尽头等你》“虐”则变成了对恋爱的牺牲和守护。这种“虐与甜”交织在一起,给观众带来的情感体验就是感动。
对于瞄准年轻女性观众的爱情片,塑造女性青睐的男性形象或许更加重要。谁又能抵挡那个“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的刘北山以及一次次重启时空只为与恋人再次相遇的林格这样的银幕形象的魅力呢。正如《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宣传语所言“女生在意的不是高和帅,而是独有的安全感”。因此爆款爱情电影越来越倾向去塑造一个接地气的满眼都是你的男孩形象。而在视角的选择上,既可以是让女性观众更具备代入感的女性视角,也可以以男性视角展开,让女性观众对男主角产生同情和认同。
诚然关于爱情,或许没有那么多新鲜的故事和新鲜的道理。但爱情却是永恒的话题,爱情电影仍旧是市场的刚需。即便没有新鲜的故事,却还可以塑造新的形象,可以把爱情的某些方面讲到极致。至于如何做到极致,目前的爱情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有效的方式:一种是为电影增加一个“奇幻”的概念,比如时间不断地重置,借助神秘力量绑定主人公命运,失忆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一种是与社会话题进行融合,比如《悲伤逆流成河》都融入了校园暴力这样的社会议题。
最后,一个略带遗憾的结局或者开放式的结局或许更能打动观众,毕竟青春和爱情里总会有伤痛和遗憾,这种遗憾也变成了电影的余味。
如果您正摩拳擦掌着手炮制一部爱情电影,却苦于没有创意和素材。您大可奉行“拿来主义”,去从畅销的流行小说寻找故事,甚至从一首承载青春记忆的情歌里汲取创意,再或者去翻拍一部经典的爱情电影。那些曾经感动了无数80后90后的韩国经典爱情片,仍旧可以感动到当下的95后和00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就是很好的证明?
演员:CP感大于流量
对于年轻群体来说,流量明星和偶像自然具备足够的号召力。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国产青春片就不断地炮制由“小鲜肉”作为主演的怀旧青春片。直到现在流量明星依旧是驱动电影票房的重要因子,但流量并不总是奏效,更不是爆款电影的保障。不过,一旦角色魅力与偶像魅力高度契合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惊人的票房号召力。
虽然爱情电影总是在银幕上造梦,去满足观众对于理想男友女友的浪漫幻想。但银幕形象并不会只有单一的男神女神形象。相比起可望不可即的男女神形象,有时候真实可信的邻家男孩女孩,自然更多了一分亲近感和代入感,能够让一个爱情故事可以真实落地。
随着市场需求和内容创作的变化,演员与角色的贴合度才是最重要的。新的银幕形象的塑造,在选角上给爱情电影更多的选择可能性。像李鸿其这样演员或许在颜值和名气上并不具备绝对优势,但具备较好的路人缘分,并且演技在线,能够将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
在演员的选择上,还存在一门玄学,那就是选择合适的CP搭档。塑造具备银幕魅力的CP一方面来自于电影故事中CP角色本身的魅力,一方面来自演员。演员自身的特质要契合角色的特质,男女演员之间也要契合,能够形成有效互动。当然,更重要的是演员需要具备角色塑造能力,不仅要能够在银幕上演出爱情中的极端悲喜以及男女之间的微妙情绪,还要擦出火花,演绎出CP感。
导演:相比大师,理解更重要
相比演员的挑选,导演人选或许更加有迹可循。比如相比男性导演,女性导演更加擅长处理细腻的情感,也更懂得女性观众的需求。近几年的一些列爆款爱情电影,几乎有一半是出自女导演之手。
另外,那些擅长青春片和爱情片的台湾导演,也会是很好的选择。尽管台湾导演转战内地都经历过许多水土不服,但他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开始适应内地观众的口味,创作出不少市场反应不错的电影,比如《听说》导演郑芬芬执导的《快把我哥带走》。
如果你、想要在主创选择上有更多的噱头,那就选择一位爱情小说作家或者具备电影创作经历的歌曲原唱者来跨界担任编剧或导演吧。
作为一部企图以小博大的爱情电影,无论在主演还是导演的选择上,性价比尤其重要,并不一定都要选择一线的。
档期:仪式感要足
《地球最后的夜晚》被当做一部爱情片或许是个误会,但《地球最后的夜晚》却给爱情电影宣发提供了绝佳的范例。
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档期,并且赋予这个档期一个特殊的含义,营造观影的仪式感。《地球最后的夜晚》提出“一吻跨年”的营销概念,可以说是创造了“跨年档”这个概念。《我在时间的尽头等你》则是七夕情人节去看2020年的第一场爱情电影,都是仪式感满满的。
元旦、圣诞、情人节、520、七夕这样的档期天然就是爱情电影的绝佳选择。节日的仪式感,使得年轻情侣有强烈的社交活动需求,看一部爱情电影经济又实惠。节假日档期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当日电影市场大盘,爱情电影更是可以集中展现出票房爆发力。今年七夕单日票房高达5.27亿,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单片就占据了2.78亿,占比超过大盘的一半。
当然,如果是一部能够直击观众痛点的爱情片,能够对观众产生持续的吸引力,甚至成就长线黑马,持续收割票房,或许不必执着于节假期档期。选择贺岁档、暑期档等历时长,票房整体体量大,单周影片竞争没有那么强的档期反而更适宜。如果先天不具备卖相优势,选择冷门档期也未尝不可。重要的是能够贴合档期,创作一个概念,给观众非看不可的理由。
短视频:红利远没有褪去
短视频平台,尤其是抖音,对于爱情电影有效到达受众并且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短视频营销精准直接,方式单一,却十分奏效。然而也并不是所有影片都能够乘短视频之风,实现票房扶摇而上。
炮制一部爆款爱情电影,需要宣发前置,在内容设计之上就考虑好如何打动观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要为特定宣传渠道的典型受众定制一部电影。在内容上高度契合之后,宣发无非就是将这些内容以不同的物料形式通过短视频平台传递给观众,并引导观众进行二次创作和传播。
这些通过短视频平台传递的主要内容包括:吸引观众的金句,这些金句可以是影片传递的一种价值取向,也可以是号召观众走进影院的理由,可以来自影片本身的内容,也可以只是一种归纳和概括;影片内容中的高光时刻,尤其是感动瞬间,它能引导出影片的话题性,引发观众的期待;观众在影院哭的观影反馈,调动观众的情绪,告诉观众在这部电影中您将伴随着主人公一起笑一起哭,尤其是哭。共鸣和情绪经营是短视频营销的核心。
主题曲:传递情绪的最佳介质
一首金曲,对于爱情电影的营销十分必要。映前,一首好的电影推广曲或者主题曲的传播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电影的热度,还能够通过精准的歌词向观众传递情绪,引发观众对故事内容的揣测。同样,如果歌曲的旋律具备足够的感染力,能够洗脑观众,还可以成为承载短视频宣传的绝佳BGM。映后,当观众再次听到熟悉的旋律响起,回味剧情,发现原来影片的道理都在歌里,于是音乐成了电影的余味,也成了电影口碑扩散的武器。
片名:七八个字也不错
电影的片名是观众接触电影的第一道媒介,总会有观众因为一个片名就愿意为电影买单。相比与其他类型电影片名的简单直接,爱情电影的名字更加讲究“信达雅”,不仅需要牢牢传递电影内容的信息,还要为观众制造一点点浪漫,给观众留下遐想的空间。如果恰好有一首金曲的名字或者金曲中的一句歌词刚好适合做爱情电影的名字,那不妨就是它了。爱情电影的片名尽可以长一点。
爱情电影还能走多远?
从《前任3》到《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以短视频营销收获年轻受众和女性受众的爱情电影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和密集。
这些爱情电影,从内容到营销,都在紧紧地地盯着更年轻的新增市场,尤其是女性受众。目前,我们看到通过短视频精准营销,这些电影市场的增量在不断地地转化为爱情电影的观众。而当增量变成常量,套路是否依旧有效?一旦受众风向变幻,模式化的爱情电影就会陷入死胡同。
无论是内容还是营销,单一的模式并不总会有效。创造性和独特性永远是文艺作品的制胜法宝。一部爱情电影,在类型模式之下,依然需要变奏,给予观众新鲜感。找到电影自身的独特性,去书写一个更加生动和真实的爱情故事,去扎扎实实地触达爱情的某一个面向,触动观众的内心隐秘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