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之后是郑爽,为什么被查的总是影视圈?

这两年影视圈的泡沫明显已退去不少,但为什么片酬税务问题就是屡禁不止?

谁也没料到郑爽代孕风波过去两个多月了,张恒才爆出致命一击的猛料——郑爽《倩女幽魂》签阴阳合同,拿1.6亿天价片酬。爆料一出,“日薪208万”已然成为网络热梗,官媒定调郑爽事件:谁偷税谁就得凉凉。

紧接着,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何风声,明星们前两天突然兴起了工作室注销潮,#75位一线艺人注销200多家公司#还登上热搜;而《倩女幽魂》项目背后公司北京文化,如今股票直接被带上退市预警的ST帽子。

一切仿佛是2018年范冰冰事件的重演。当年崔永元炮轰范冰冰《大轰炸》签阴阳合同,6000万片酬只演了4天戏,从而引发娱乐圈的税务大地震,避税天堂霍尔果斯的明星工作室被相关部门严查,最终以各路明星相继补税收尾,范冰冰偿还了惊人的8.84亿罚款,至今仍在复出的边缘反复试探。

事情过去还不到三年,郑爽事件让明星税务问题再次受到关注,风声鹤唳中明星们纷纷注销工作室,难道新一轮的税务大地震要来了?

可在过去的三年间,影视圈的颓靡有目共睹。影视公司受到资本冷遇,影视股集体遭遇滑铁卢,如今还没缓过来,能禁受住新一轮打击吗?这两年影视圈的泡沫明显已退去不少,但为什么片酬税务问题就是屡禁不止?

谁在给天价片酬?

从范冰冰到郑爽事件,影视圈明明已经经历了金融资本退潮的“影视寒冬”,各大视频平台、影视公司联合抵制天价片酬,以及官方出手整顿了税务问题,为什么还是会有人铤而走险签阴阳合同、给天价片酬?

按照张恒的说法,“限薪令”的新规下,郑爽通过阴阳合同一套组合拳,躲避“总片酬(含税)不得超过5000万元”的限制。郑爽对外的“阳合同”是母亲刘艳与《倩女幽魂》项目签订4800万片酬合同,不对外的“阴合同”则是通过代持股份公司完成,总共向其代持的公司增资1.12亿,达成合计1.6亿天价片酬。

《倩女幽魂》投资主控方世纪伙伴原来的母公司北京文化披露:《倩女幽魂》营业成本达到了1.95亿,而郑爽的片酬就占了1.6亿。一部古装戏的其他成本仅三千多万?说到这里,不少人肯定会不解:北京文化是不是冤大头?为什么愿意给郑爽1.6亿?

但其实,这1.6亿未必都落入郑爽的口袋了。

结合世纪伙伴近来发生的故事,便不难推测事有蹊跷。北京文化2018年财报出现了一桩让全行业惊讶的收入——世纪伙伴《倩女幽魂》项目在还未拍摄完成的情况下,贡献了3.58亿收入,超过30亿票房的爆款电影《我不是药神》2.55亿收入,成为北文最大头的收入来源。

北文当时给出的解释是《倩女幽魂》的营收来自于“卖份额”,其60%的股权以3.8亿转让给雅格特,扣除税款后,北文收入3.58亿。

“卖份额”是电影圈惯常操作。主控方为减少投资风险,提前“卖份额”回收成本。然而想不到的是时隔2年,北文又披露当时3.8亿转让并未操作成功,因为雅格特未按约定付尾款2.67亿, 2018年的收入违规多算了3.58亿。

接着,2020年4月,世纪伙伴的原法人娄晓曦举报北文财务造假,利用舟山嘉文喜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挪用上市公司资金到体外,再通过《倩女幽魂》与《大宋宫词》项目向上市公司输送业绩7800万。左右倒右手后,北文账面上的业绩就有了。

而明星的高额片酬对于此类操作有两个作用:一是资本溢价的幌子,比如《倩女幽魂》1.95亿成本竟然能溢价卖到3.8亿60%份额;二是资本左手倒右手的“白手套”。资本给明星高片酬,大多是有求于明星做中转站,通过明星将部分钱输送回公司,从而帮助公司做假账、冲业绩、完成对赌等。

制片圈都心知肚明一个行业现状:影视制作的每一环节花的钱都没个定准,都存在捞油水的可能。你花一千万、一个亿,都能拍一部青春片,中间的浮动很大。

而毫无疑问,明星片酬是其中浮动最大的变量,这就给足了资本骚操作的空间。

催不熟的影视产业

如果在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里,制作每一环花出去的钱都是有参照标准的。而且因为每一环上每一个职业工种都有相应的工会制度保护,也就不容易造成明星片酬与其他制片成本的贫富差距悬殊。

好莱坞一线明星片酬通常控制在全片成本的三分之一内,目前公开的最高片酬为小罗伯特·唐尼,他在《复仇者联盟4》拿了7500万美元片酬,也只是占了该片成本的近三分之一。

去年韩国电影《寄生虫》创历史的领跑奥斯卡,并拿下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大奖,振奋韩国电影圈的同时,也让羡煞了国内电影人。《寄生虫》的突破,象征着韩国电影工业达到了可与好莱坞同台竞技的水平。

转头看国内电影,却始终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工业制度。其实韩国电影工业的起步和国内差不多时间,1992年中国电影开始市场化改革,韩国是在1995年实行“电影振兴法”并逐步开放进口电影市场。近30年间,国产电影从2014年实现市场份额超过进口电影,并连续7年占据上风,年度电影总票房甚至在去年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电影市场。

在种种看似赶超好莱坞的光环下,国内电影却连个工会制度都没有。每年各个工种维权的案件比比皆是,却没有形成一个制度能给予影视从业者、尤其是幕后工作者们应有的保护。曾参与《星球大战3》的概念设计师朱峰回国发展,发现国内连这个职业工种都没有,他无从下手去谈酬劳。而他在好莱坞,与分镜师工种有一个专门的概设工会,工会能够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将他们的酬劳维护在行业的标准线上。

国内大大小小的奖项层出不穷,却没有形成一个类似奥斯卡的工业风向标奖项,给予行业真正做出商业与艺术价值贡献的从业者奖励,导致整个影视行业的生产缺乏引导性的参照标,唯票房论、唯豆瓣评分论都是有失偏颇的。

更不用说,我们想要像韩国电影一样走出去,得到最高荣誉奥斯卡的褒奖。不得不承认,过去的近30年里,急着赶超好莱坞的我们,并没有打好工业基础。

2014年前后,刚刚起步的内娱产业受到资本青睐,制作成本飙升,电影票房突飞猛进,羡煞韩国、日本等一众邻国,他们曾一度积极地推进跨国合作。但如今资本退潮后,韩国工业已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奥斯卡的巅峰,而我们还在原地踏步。

那些年,资本对影视产业的帮助似乎是“揠苗助长”了,影视更像是资本完成暗箱操作的傀儡。如今明星天价片酬、税务问题的反复,暴露了经历三年“寒冬”的影视行业还没彻底复苏,就已在重蹈覆辙。

影视圈何时能规范化?

反复整顿税务片酬问题,只能限制资本层面的骚操作。但若行业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不变,始终治标不治本。

一个真正有工业基础的电影行业,应该有一个标准的生产流水线,每一个环节上的每一个工种都做着自己标准的行活。然而国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类似于IMDB的透明的行业信息平台,可以公开查询到幕后演职人员的信息。

在业内查询一个从业者的作品信息,居然只能和广大网友一样通过百度百科和豆瓣。但这两个平台的条目信息都是网友自发编辑,既不全面,也不准确。而在美国,IMDB专业版网站,涵盖了幕后所有演职人员信息,电视剧甚至精确到每集的具体信息。

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平台,业内项目找人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全靠熟人推荐,也就滋生了大量私相授受的空间。

整个京圈影视资源仿佛就被某一两个封闭的人脉圈统治。一个影视项目如果不是直接找知名编剧来,只是想找一个合适的普通编剧,那么被推荐来的编剧不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就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因为从业的师哥师姐们人脉都来自于同校同门的人。其他院校毕业的人,即使再有才华,如果缺乏这样的人脉,也很难出头。

如果你想通过招聘APP来大海捞针的寻觅合适编剧,你会发现编剧在简历里罗列自己作品时,你连一个检验真伪的平台都没有,只能老老实实去该作品的片尾扒字幕。这样的工程费事费力,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而且制作方与编剧之间的信息差,也导致了有一些中间商赚不良差价,并产生各种不合理要价。比如,某机构谎称旗下签约不少编剧并有编剧行业信息库,实际上是通过各种渠道要到某编剧信息并谈妥合作后,便向制片方或资方索要一笔中介费,而制片方或资方可能又会在此基础上折算掉编剧的部分预算。

这就是行业信息不透明,给了一批人捞油水的空间。据说,猫眼曾想对标IMDB,将猫眼的专业版录入幕后演职人员信息,甚至想开发一个可以通过算法优化组盘的程序,但最终却不了了之。到底是被哪一步困住了脚步,硬糖君百思不得其解。

按理说,以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速度,国内要搭建一个这样的行业信息化平台并不难。影视行业,太需要有心人来做一些基础活儿了。没有产业制度,建立不起工业的底子,做一部剧或电影项目,就永远像是在玩一把赌局,风险太大。就如赌运昌隆的北京文化,最终也要输光身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