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试过为了看一场电影,而在购物商场里迷路吗?
每当我们前往购物中心里的电影院,往往需要穿梭无数商铺、越过层层电梯,几经周折才能到达位于顶楼的影院。
这种隐藏式的影院布局设计,仿佛是购物中心的执念。
为什么购物中心里的电影院,总爱开在顶楼?
01 购物中心的布局有多妙
一般而言,市区的购物中心或商场普遍有相似的空间布局。
以一座五层高的购物中心为例,由于首层商铺租金较高、占地面积较小,“主力型”商户通常属于客单价较高的零售类品牌,例如珠宝饰品、奢侈服饰等类别,以便购物中心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层至第三层的布局,分布较多的租户则为高端百货、时尚品牌等,相对于首层商铺的消费频次更高,客单价相对呈递减趋势。
从第四层开始,开始出现休闲、健身、娱乐等泛娱乐化类型的商铺, 顾客在这些类型的商铺停留时间往往也较长。
而在购物中心的最高层与负一层,最常见的商铺则为占地面积大、租金承受力较低的类型,典型代表就是餐饮店、电玩店、电影院以及大型连锁商超等类别的商铺。
02 影院化身商场的引流利器
那么,这样的楼层布局与影院的顶层区位设置,对购物中心而言,藏着怎样的“秘诀”和“套路”?
首先,从购物中心的盈利角度出发,需要考虑商业业态的经营逻辑。
商业业态分为“柔性需求”的业态与“刚性需求”的业态。
柔性需求的业态,对地理位置、客流层次有着较高要求;
而刚性需求的业态,对地理位置、客流层次需求更宽泛,电影院正属于该类业态。
“看电影”属于目的地型消费,在顾客的观影需求中,地理位置并非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当电影院位于大型购物中心的顶层,便能够顺理成章地把低层客流引流至高层,为购物中心带来更高频次的客人流动率,拉动潜在的消费需求。
据统计,平均每个观影顾客能带来 3.5 人次的客流。
假设一个购物中心影院的单日观影顾客为 1000 人,那么每位观影顾客带来的间接人次约为 3500 人。
这部分因观影带来的客流,往往会受购物中心商铺布局的影响,分散引流至不同楼层、不同类别的商铺,引起消费行为。
例如,观影前的餐饮消费、餐饮后的购物休闲消费等。
如此一来,影院的顶楼区位,不仅增加了这批客群在购物中心的消费机率,更拉高了沿途商铺的曝光率。
当影院被“安排”在购物中心顶楼,从短期利益来看,有助于将低层客流引导至高层,客观上增加整体客流量并带来更高频次的消费。
从长远来看,顶楼影院的引流效果,同时也助于带动物业升值,整体拉动购物中心二层以上楼层的租金水平。
03 购物中心与影院的“双赢”布局
实际上,对电影院的经营来说,看似被“冷落”于购物中心的顶楼,反倒造就了“双赢”的区位优势。
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是租金水平。
大型购物中心的楼层高度与租金成负相关关系,商铺所处楼层越高、租金越低。
租金最高的首层位置,并不适合影院这类占地面积需求极大的商铺。
同时,购物中心商铺租金的高低与客流的多少成正比。
而越高层的位置,往往对应客流量较少。
对电影院而言,顾客均为目的性消费群体,不会因为影院楼层高而影响观影消费计划。
如此一来,即便电影院位于顶楼,不但不影响影院的盈利,更能完美躲避负担过重的租金。
此外,电影院的建设规划及工程规范,也是一个重要的区位选择因素。
一方面,影院建设对层高建设有要求。
根据国家电影院的设计规划,电影院的层高必须严格符合相关规定。
若层高过矮,将导致影厅放映机的放映夹角无法打开,无法保证正常的放映宽度。
当电影院位于顶楼,相对于其他楼层而言,层高的建设更为灵活,层高限制的范围也更为宽泛。
另一方面,是对柱间距规划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影院影厅的长与宽比例为 1:1.5。
如果无法保证单个影厅内留有足够宽的柱间距,那么将严重影响影厅的正常运营及播放。
而室内柱间距的标准及建设,却又与购物中心的工程质量有着莫大关联。
在建设影厅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改变建筑物的部分结构,此时需要考虑施工难度与安全强度系数。
相对于其他楼层,购物中心顶楼的施工难度相对更小,调整空间也相对较大,较有利于影院开展工程建设。
因此,当电影院建在购物中心顶楼,一方面为层高带来了较灵活的建设空间。
同时在柱间距的建设考虑上,也为工程承重、安全因素等问题,发挥了一定的场地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