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最具争议性的代表人物,陈凯歌近来频频成为大众热议对象。
上周五,国内首档导演选角真人秀综艺《演员请就位》开播,这档节目汇集了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四位风格各异的导演来对演员进行点评和调教,并以导演的视角去透视整个影视产业台前幕后的运作流程。节目首播过后,除了演员间的表演和演技PK外,最大的看点显然集中在导演身上。
在这场表面上看是演员间的角逐,实际是导演间之较量的修罗场中,郭敬明被戴上了“擅诡辩”的帽子,陈凯歌则成为那个“最擅长调教演员的导演”。
有意思的是,在刚刚过去甚至余温未退的国庆档,因担任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总导演并亲自操刀了其中一部短片《白昼流星》,陈凯歌被推上风口浪尖:喜欢的人称《白昼流星》为当代电影的一首抒情诗,不喜欢的人却直呼它逻辑上失控、脱离现实。
前一秒是因作品而涌来的巨大争议,后一秒则是因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而得到的赞誉。两者虽是不同的维度和剖面,但围绕在陈凯歌左右的肯定与质疑,似乎也映现了第五代导演与当代观众间的错位和断层。
不被理解的浪漫:陈凯歌的白昼与流星
电影哲人。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哲学的思辨性、深入内涵的发掘、艺术的极致,以及对过往历史的信手拈来,令陈凯歌的电影一向偏于对艺术性的考究和现实性的深思。
但似乎《霸王别姬》之后,“江郎才尽”的帽子在陈凯歌头顶就不曾被摘下。其实,《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也不曾停止过对作者电影的探索。
浪漫和写意,可能是陈凯歌嵌进骨子的执着。《风月》和《荆轲刺秦王》所加入的各种晦涩的隐喻和象征,写实写意于无声处发声,基于现实主义又超脱现实的手法一度是他的拿手好戏。直到2005年《无极》上映,陈凯歌的浪漫碎了一地。
耗资3.4亿、最终票房1.8亿,纵然巨星云集,但从故事逻辑到人物关系无一难逃网友和影评界的谩骂与叫衰。外界开始质疑“《霸王别姬》是否为陈凯歌爸爸代拍”,更有甚者制作了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爆全网。
观众们站成统一战线,对面是陈凯歌和他的浪漫。这或许正是电影导演作者式自我沉湎与不停迭代更新的大众市场之间的错位。也是从《无极》开始,陈凯歌收敛起了旺盛的自我旺盛表达,随后的《梅兰芳》《赵氏孤儿》和《搜索》都趋向于现实主义的传统叙事,虽然写意和写实依旧会在整体影像风格中进行博弈。
尤其是2012年的《搜索》,该片呈现了因不让座问题掀起的网络暴力,让大众陷入沉思。它与陈凯歌此前的作品截然不同,但承受过《无极》所带来压力的陈凯歌,能创作出这样一部故事、主题、立意和表现手法都极具现实性的作品,其实也并不难理解。
而2017年《妖猫传》的上映,是继《无极》之后的另一道坎儿。耗时6年、斥资17亿、为此专门建造了占地600亩的唐城,年过花甲的陈凯歌再一次用他无边的浪漫和想象力创造了花萼相辉楼的极乐之宴,以及极乐过后的悲剧。
争议也还在。一部《妖猫传》,有人认为打破了陈凯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困境,有人则认为这是陈凯歌继《无极》之后的又一次“自我满足”。白鹤齐飞的华丽镜头、才华横溢的白居易、命运跌宕的杨玉环,在众说纷纭间终化作一段供后人去解读的注脚。
时代的辗转下,磨不尽陈凯歌的浪漫情怀,《白昼流星》便是如此。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七个单元故事中,有管虎导演的《前夜》、张一白导演的《相遇》、徐峥导演的《夺冠》,薛晓路导演的《回归》、宁浩导演的《北京你好》和文牧野导演的《护航》,陈凯歌操刀的《白昼流星》作为压轴,是一个关乎神州航天以及脱贫事业的故事。而七个故事背后,是两代导演的合作,也暗藏着较量。
《我和我的祖国》于国庆档上映后,7部短片,唯独《白昼流星》争议最大。一方认为脱离实际、情节转折突兀、逻辑失控;一方则表示这些逻辑漏洞恰是该片最为出彩的地方,它将用少年愿景和祖国赞歌温柔的进行了勾连。
可以看到,陈凯歌自《霸王别姬》之后的作品,仿佛自带了筛选机制,两级分化成为其作品的标识,他的浪漫情怀、白昼与流星已不能包揽受众市场的喜好。
而在《演员请就位》中,对作品表达如此诗意的陈凯歌却又是个实干家。没有唬人的大道理和一套一套的表演理论,有的只是基于实战经验而练就的一针见血。这种对演员有实际性帮助的点拨,反而不似他作品惯有的争议,得到了屏幕前观众的一致认可。
其实包括陈凯歌在内,第五代导演在与当代观众的审美断层和口碑错位面前,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迷思。
陈凯歌的困惑,第五代导演的集体迷思
1978年初,北京电影学院迎来文革后第一次本科招生。在这场过万人报名参加的招生中,最终共有159人被录取,其中最受关注的两个班则是诞生出张艺谋、顾长卫、穆德远、赵非,以及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霍建起等人的摄影系和导演系。似乎就是从这些人踏进北京电影学院校门的那一刻起,中国电影的明天就被预言了。
对于陈凯歌和张艺谋而言,1984年是关键性的一年,那一年他们合作拍摄了《黄土地》,导演陈凯歌,摄影张艺谋。影片上映后,不仅在国内引起了空前轰动,也获得了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被影评人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中国影片”。自此,陈凯歌和张艺谋站在了中国影坛的中央。
陈凯歌、张艺谋合作拍摄《黄土地》
如今,35年过去,《黄土地》后的这些年,陈凯歌的剧情片《孩子王》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文艺片《霸王别姬》成为首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国电影、剧情片《和你在一起》获得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无极》提名美国电视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古装片《赵氏孤儿》获得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作为第五代导演中无论是出身还是精神都极具贵族气质的导演,陈凯歌的电影作品总是沉湎于矢志不渝的执着,虽然投放进大众市场后,迎来了“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两重景观,但它们在艺术追求上的成功却又不无法被抹去。
梅花香子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从摄影转职导演的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中,最基层、最有泥土气息的那个人。在《红高粱》后,《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的农民生活与视角背后,是他扬起头颅的高贵思想和境界。
而从《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到《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再到《金陵十三钗》《长城》《影》……在时代的轴轮下,张艺谋所追求的艺术虽然依旧不回避生活和敏感,但也有了渐趋主流的角度,迎合着越来越多人的口味,也在《三枪拍案奇案》《长城》的“翻车”里接受着大众市场的检阅和批判。
而在“是否能被列为第五代导演”这一问题上依然具有争议性的导演,冯小刚算是商业上最成功的那代导演代表。《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的戏谑和幽默调侃背后,是小人物对现实无法抗拒的无奈。
之后,从《天下无贼》《夜宴》对权势的嘲弄和理想生活的心之向往、《非诚勿扰》戏谑与深刻的不再,到《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的严肃与怜悯、《我不是潘金莲》的反思,以及《芳华》的追忆,善于利用题材来收割观众的好感,并能在上层意识形态与观众达成微妙共识的冯小刚,他和他的作品都活得越来越明白。
迎着改革开放之力,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霍建起、李少红、冯小刚……这批在少年时代卷入了社会漩涡中的导演,历经十年浩劫的磨难后,接受了专业的教育,带着新思想与新表达投身于传统批判和文化反思的影像革命中,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与突破。对社会转型与时代变迁的感触,加之生活阅历带来的生存能力,都让他们在新时代站稳了脚跟。
第五代导演让后人能够更为形而上地在历史题材中孕育宏大叙事、在商业浪潮中适应国际表达、或在宗教情结中启发生命言说。而如今,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在一系列先进的、更为进步的主题和思想萌芽后,第五代导演着眼于历史和文化的宏大叙事格局承受了极大的消解。
功名成就后、新人辈出时。当第五代导演的群体特征和创作优势,逐渐在与商业和市场的妥协中被抹平时,市场期待的,是回归生命和生活议题后,更具人生阅历和独立思考的他们再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