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要靠类型吸引观众、用惊喜提升票房

其实中国电影现在仍旧需要依靠类型来打开突破口。

进入到5月底,伴随《速度与激情9》的上映,内地电影市场将再次迎来一波高峰,同时6月多部重点国产片也将配合暑期档集中投递,无论对于观众还是电影行业,进一步的恢复和提升仍然是当下的工作重点。

在其他平台和娱乐方式不断对传统银幕发起冲击的当下,让观众回到电影院已经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尤其现阶段,工作日的票房表现已经愈发疲软,仅靠节假日的加持已经很难将市场的维度和格局又进一步的提高。

无论是社交功能还是本身影片内容和口碑的扩散,内地电影仍旧存在一定的刚需和文化沉淀的功能,也是门槛最低,讨论性最易的文化现象,现阶段的观众也更乐于在全社交平台对电影进行自己的解读和讨论。

好在近年中国电影在类型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不仅仅是传统的商业片、喜剧片、爱情片都有相对稳定的输出,同时一些全新类型影片也逐步的占据更主动的位置,获得更多的关注度。

其实中国电影现在仍旧需要依靠类型来打开突破口。

单一类型有直接吸引力,

新类型有更多话题性

无论是资深的影迷,或者是临时兴起的观众,基本上所有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用户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和冲动性,能够驱动大家走入到电影院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一些必要的社交功能之外,更多还是出于对影片的好奇和受到宣传的影响。

但大部分的观众并非职业影迷,很多人几乎都不会仔细观看和阅读影片所能提供的信息,影片的片名、主要海报上的人物信息才大家是否有消费冲动的关键因素。但对于影迷而言,在上映前尽可能获取到更多有效信息(但要不涉及剧透)才是最理想的。

在很多电影专业教学的课程中,导师会让学生尽可能仅用一句话去阐述一部电影的梗概内容,同时也会表示大部分成功的电影,其能否用尽可能少的内容去表达影片的内容是很必要的。

实际情况在内地也是如此,单一类型(也就是简单直接)仍旧是大部分国产电影主打方向,尽管在宣传角度来看,尽可能糅合多项元素会让影片获得更多潜在的观众群体,但大部分观众在接受到影片信息时,更多以第一印象为出发点。

《战狼2》对于大部分观众主要的标签是吴京和动作战争大片、《你好,李焕英》则是喜剧加上贾玲和沈腾的组合、到了《流浪地球》则变成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唐探系列”影片则主打喜剧悬疑大片。

这些影片其实都不乏其他吸引观众的情节和演员,只不过基数更大的观众只会被单一的信息所带动,特别是观影频次较低的观众,简单直接有效才是推动他们的因素。

除了传统的类型片以外,现阶段无论是对于资深影迷还是新观众,去体验新类型仍旧是很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大家更希望看到自己前所未见的影片类型,尽管可能传统类型的观影体验会更有保障,但新类型的吸引力仍旧极具话题性。

前期突出影片核心,

后期依靠发酵

今年五一档《悬崖之上》成为了一匹不大不小的黑马,之所以这样讲,更多还是因为在前期同档影片的预售、影响力和热度更巨大,如果仅仅依靠“谍战片”和张艺谋导演是很难抢占先机。

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在前期已经接受到了影片足够多的谍战的信息,这已经能够驱动一部分类型片爱好者和发烧影迷进到电影院,同时也会根据宣发方所预设的信息和方向自行推演影片,在影片中潜在的惊喜才是给予这些观众的回馈,也是很多影片能够突破票房限制的关键。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到《你好,李焕英》身上,对于一部“小品改编”电影,大部分观众都应该对原有故事耳熟能详,影片也在前期的宣传和影片前90分钟将观众所希望看到的情节都很好铺陈开来。最精妙绝伦还是“双穿越”的结尾,虽然会有一部分观众能够猜测到该片最终会以煽情为结尾,但巧妙的设定仍然是影片的惊喜。

成功的影片和宣发都会在前期更多强调影片优势点,着重刻画并形成强烈的记忆点,毕竟现阶段每一名网友和影迷大家日均能接受的各种有效&无效的信息更多,在影迷端口这个数字则会成倍的叠加,所有的影片如果都在宣传窗口期投放足够量的信息,大家直接面对的信息量可想而知。

其实提供足够多物料和宣传品的营销宣传方式更多还是来源于好莱坞的“传统”营销方式,只不过对于内地的电影市场而言,我们在宣传策略、档期制定和制作周期内都会存在太多的制约,其实是较难用一套规划完备的方式去推出物料信息,尽管目前手机平台上有相对方便的推送方式,不过仍旧对于观影频次较低的观众难以及时送达。

其实在国内票房可以有巨大突破的国产影片之中,除了像概念强化的“唐探系列”影片之外,大部分影片长尾效益的推送并不是依靠沉淀观众的N刷达成,这一点会存在一些进口片,但国产片仍旧要依靠后期较长的口碑发酵过程,特别是在近些年逆袭频现的内地电影市场,前期宣传落后可能只是一种谨慎或者等待观众的有效反馈。

大部分观众对于自己所看的影片更多都是一场陌生之旅,大家基本上不会带有色眼镜去刻意给影片减分或加分,观众也更期待在自己预想的范围内得到应有的满足,在自己的预期之外,获得一份特殊的惊喜,这更多是一种理性且常态的观影诉求。

观影消费逐步趋向理性,

宣传路径更趋多元

从去年疫情后市场恢复起,内地电影市场的消费理性在进一步加强,但这种理性更多会存在到工作日和淡季,节假日、黄金档期和重点影片仍旧会存在绝对刚需的消费冲动。

并不是所有影片都会获得像《八佰》《唐探3》碾压态势的关注度和话题性,即便他们并不释放出足够的信息,仅仅是定档和坚守档期,并能够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这也是此类影片前期宣传和被压制的消费所形成的特定情况。

绝大多数影片还是需要更多把自己积极有益的信息传达出去,更多要结合前期同一类型、同一主创阵容去寻求相应的宣传点,毕竟就观众的审美和消费习惯来看,这可能是最稳妥和安全的。

很多人都会表示短视频平台现阶段对于大银幕的冲击是巨大的,但由不得不承认有不少的电影会借助短视频平台获得更多的加持,其实从平台方和制片方的角度来看,相比于短视频平台的初期,现阶段对于大部分影片在自身定位和用户群体的甄别上,已经有了更便捷和通畅的推送渠道。

事实来看,无论是早期的微博和现阶段的短视频平台,简单的信息永远都可能是最有效的,但永远都是很难被掌控和拿捏准确的,这就好比5月17日的热搜居然是“沈阳 鸡架”,本来疫情突发是一个相对严肃的事情,但又因为内地整体对疫情有效的控制,而形成网友关注度的一次错位,这种突如其来的改变,也在某种程度上会给予电影在热点捕捉过程中的多变带来提示。

在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刘备一顾茅庐在叩拜时和书童报上了自己复杂无比的名号(汉左将军、宜城亭侯、令豫州牧、见屯新野皇叔刘备云云),书童回复其,“我记不住许多名字”。

其实现阶段对于大部分的观众可能也是如此,观众很难在短期内去了解一部影片所有的信息,甚至很多观众来预告片都不会去看。但这并不妨碍观众愈发谨慎的观影行动,更简单有效的口碑和更直接物料信息的确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到观众。

现阶段的观众群体已经更倾向于年轻化,如果是2015年内地电影大爆发时我们的观众群体还是90后,现阶段已经开启倾向于00后,在绝对消费能力已经提升一个相当高的阶段后,消费的冲动性并没有减缓,可能仅仅是消费的欲望没有被激活、消费后所能得到的惊喜甚少。

现如今内地的头部影片如果仍旧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到盈利已经是很局限了,突破自身的限制和瓶颈,尽可能的提高票房天花板才是大家的目标,这不仅仅需要依靠自身过硬的实力和优质内容,配合完备的宣发手段,制造影迷预期之外更多的惊喜才是理想的方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