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保持新主流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中国电影创作题材类型丰富多样。

7月8日下午,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承办的“中国电影家协会《202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21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发布暨中国电影产业及艺术发展论坛”在中国文联报告厅举行。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是中国电影家协会调查、梳理、研究中国电影年度发展成就和影响力,分析问题、建言献策的两本重要论著,自2008年正式出版以来已经成为业内知名品牌。

《202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21中国电影艺术报告》

新主流电影成就和挑战同在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表示,一年一度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发布会是中国影协汇报总结电影发展成就、汇聚行业领军人物、研究探索电影发展道路的重要平台,“把大家汇聚在一起,就是希望能悉心研讨,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电影发展之路,应对变局,实现变身。”

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尹鸿在名为“新主流、新挑战”的主题发言中表示,新主流电影目前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强烈的时代感;工艺性水平普遍提升;类型性的自觉更加明确;人民性得到加强。“这20多年来电影自觉跟时代主题向配合,每年都有跟时代主题密切相关的主题性创作,主体性创作成就也比较突出。”

而提到挑战,尹鸿认为类型在成熟,同时也要看到观众开始对类型编码越来越熟悉,进而产生了一些审美疲劳,“这类影片从票房上开始呈现往下的走向,虽然它仍然很好,但不是越来越好。如何提升、保持新主流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他特别点出,煽情不能削弱真实,主题表达要与历史和美学深度相结合,“不能说一个作品政治上非常正确,观念上正确,艺术上就不可以讨论。如果还有提升的机会和空间,理论评论界还是应该传达出更多的分析和研究。我不主张扣帽子、打棍子,一定是说事实、讲道理,用探讨和建设性的方式让新主流电影变得越来越好。”

电影行业的中国经验、中国价值

《202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首席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教授支菲娜认为, 2020年中国电影行业复业以来市场恢复好于预期,行业信心恢复较快。全行业面对疫情压力转“危”为“机”,加快转型升级,赢得了较多较好成绩。但是,由于疫情反复散点多发,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发展压力。与此同时,行业发展也有如下亮点:投资不离场、人才不离场、观众不离场,并且凝聚了宝贵的“中国经验”,集中彰显了“中国价值”。

“期待主要国家(电影市场)尽快复苏,因为外部的市场和中国内部市场是联动的。截至到目前,今年美国国内票房已经超过11亿美元,回到2019年10%的水平。坏消息是很多主要市场还在横盘。全球而言由于疫情限制,电影行业内外交流偏少,主要国家本土票房压倒性地超过进口片,这并不是个好现象。按照目前发展现状,今年中国仍然有希望蝉联全球最大市场。”支菲娜说。她为2021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给出的建言是,“给档期以空间,给营销以时间,给技术以支持,给影院以活动,给行业以规则。”

《2021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指出,2020年度中国电影创作题材类型丰富多样。在疫情背景下,中国电影创作依然保持了较强生命力,不仅出现了《金刚川》《我和我的家乡》《八佰》等与入朝作战七十周年纪念、“扶贫攻坚”、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国家重大事件相关的新主流影片,也出现了《姜子牙》《夺冠》《拆弹专家2》等不同的类型影片,《风平浪静》《气球》等文艺片则显示出电影创作者更加个体化的人文关怀和现实观察,《棒!少年》《掬水月在手》等纪录电影,则在2020年度电影格局中加入了纪实书写。

2020年,中国电影创作题材类型丰富多样。

该书主编之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在发言最后提出中国电影仍处于黄金发展期,“电影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用电影提振民族精神、凝聚共识。在创作题材选择和主题表达上更好地回应大众的关切、缺失和梦想。二是如何延续中国电影20年产业化改革的成就——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规模效应的出现,既要有文化自觉讲述体现主体性的文化价值观,又要用国际化电影语言讲好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

中国电影市场和创作新老交替已告完成

中国电影产业及艺术发展论坛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产业研究处处长王丹主持,她也是《202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一书的主编。业界、学界的与会嘉宾们针对电影产业、艺术方面的现状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建言献策。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在发言时先就感慨,“2021年春节档五部片子,五位导演里年纪最大的竟然是李蔚然(《侍神令》)?!在我们电影学院的老师们看来他还是个孩子,却已然成为春节档里岁数最大的(导演)了。”

根据今年上半年已出数据,华语电影票房前十名依次为:《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送你一朵小红花》、《悬崖之上》、《刺杀小说家》、《我的姐姐》、《你的婚礼》、《人潮汹涌》、《扫黑·决战》、《我要我们在一起》。王红卫分析说,“除了张艺谋导演,其他九部全部是45岁以下的导演拍的。年龄最大的陈思诚导演1978年生人,最年轻的是1990年生人的沙漠导演(《我要我们在一起》)。”他进而指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电影市场和创作新老交替已经可以宣告完成。更年轻的导演在未来五年内不是蓄势待发,而是源源不断地出现。不仅仅是商业电影,包括艺术电影的更新时代也即将到来。”

2021年,华语电影票房前十的部分电影。

成绩斐然,忧思常在。在王红卫看来,今年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表现出档期的马太效应以及单片的马太效应,“上半年七部电影过十亿,华语电影占五部。这七部电影占了上半年总票房的58%,票房最高的两部《李焕英》《唐探3》加起来近百亿,占了绝对的大头。”同时类型和样式的窄化问题业已显现,“和2018、2019年相比,创作者和资本方、发行方要求的类型创作和故事卖点、故事走向已经极具地开始窄化,以致于最后把观众撬进影院的宣传着力点简化成了两个字:好哭!把所有的类型往一种情绪性发泄,往相对比较直白、廉价的营销方式上演化,这是值得警惕的。”

美国电影协会大中华区总裁、亚太区副总裁冯伟的发言主题是“变革中的好莱坞电影产业及中美电影合作交流前景展望”。他介绍说美国电影协会(MPAA,全称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每年会发布关于电影市场发展的研究报告,“发布了几十年的报告,改名为《全球院线和家庭娱乐市场环境报告》,把流媒体视频也纳入了统计数据。”

“北美三大院线2020年3月起开始关闭。随着疫情好转,目前一些大片可以在超过2000家影院逐步上映,但这与美国6000家影院规模相较,影院复苏依旧长路漫漫。MPAA成员公司迪士尼、华纳、环球、派拉蒙都推出了自己的流媒体平台,加速推广高端视频点播类服务。一些好莱坞大片坚守院线发行,一些开始对疫情后院线窗口期进行调整。环球影业就与院线公司达成协议,电影上映17天后,可以在环球付费频道上播出。”冯伟说。

谈到中美影视产业合作模式和未来发展的机遇,冯伟认为当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场,全球电影大片排行榜上中国电影也占了一席之地。“院线电影海外发展需要国际上建立稳定的商业推广体系,需要这一代人继续努力。中国电影走出去的近期目标,还可以通过同好莱坞流媒体视频平台合作,为这些流媒体平台量身定制中国本土影视内容来达成。流媒体平台可以将不同国家文化的故事传递到全球每个角落和亿万家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