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半世纪香港影史,从来不乏巨星人物,但能称之为“恒星”的却少之又少,不过李小龙、成龙、周润发、张国荣、周星驰等等几人而已。
就拿其中最年轻的张国荣和周星驰说吧。
一个埋于泉下泥销骨,一个寄在人间雪满头;一个离开后延绵着万千宠爱,一个在人间遭受着百般误解,一个潇洒地走了,一个孤傲地隐着。
说一句恰当又不恰当的话,像他们这样的人,生死并非绝对边界,阴阳只是不同存在。在芸芸影迷心目中,他们已跳出三界外,不在红尘中。
和张国荣同年离开的梅艳芳是这样,伴周星驰共揽繁华的吴孟达亦然如此。纵然身死,灵魂不灭。一将功成,万古难枯。
我们总以为,巨星生来就是巨星,却忘记他们本为凡人,哪怕此时此刻位居神坛之上,须知那年那月也曾经历江湖路冷。
张国荣就是这样。
黄金年代的香港娱乐圈,大部分影视巨星都孕育自号称“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无线艺员训练班,张国荣却没有这个“运气”,他的出发地点是1977年丽的电视举办的歌唱大赛。
丽的电视,即亚视前身,长期收视积弱,向来万年老二,尽管也有汪明荃、刘松仁、麦当雄、李影、潘志文、刘志荣、万梓良等强人如云,但比起三色友台,始终缺乏一片明星光彩。
张国荣出道初期,丽的电视正值黄锡照当朝,麦当雄主政。为了改变惯性收视,全台上下野蛮发育,谈笑皆是工作狂,往来尽是神经病,温文尔雅的张公子在其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虽然在出道当晚就得到黄锡照的金口一赞“I gonna make you a star”,但命运磨难没有因此对张国荣网开一面。都说莫欺少年穷,但年轻本该经历些忧愁困苦,曾益其所不能。
那两年,张国荣推出的唱片销量不佳,甚至被唱片公司解雇,在电视台也没太多演出机会。出头无路时,甚至被吴思远骗去拍风月题材《红楼春上春》,银幕处女秀就这样白白牺牲掉。
事情原委是这样,当时他被吴思远以6000元高价诱骗,主演了《红楼春上春》那部风月片。新人有机会当电影主角自然非常难得,但是处女作便翻云覆雨,肉帛相见,却绝非其所愿。
多年以后,当港媒再度翻出这笔风月旧账来爆料抹黑,他回应道:“也好让大家看到我以前受过不少委屈,捱过不少苦。”看似平淡的语气咽下多少屈辱,或许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外表温润的张国荣内心并不柔弱,他骨子里的倔强无法掩盖。哪怕撞得头破血流,也不甘寄人篱下。有时毛遂自荐,有时据理以争,总之没人能忽略这个后生仔强烈的进取姿态。
1978年,麦当雄集合全台之力,开拍写实长剧——《鳄鱼泪》,张国荣有机会参演其中,终于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演出生涯。
《鳄鱼泪》一经推出便成功抢占收视率,平均超过百万人观看,粉碎了无线《欢乐今宵》惯性收视的神话。与此同时,张国荣也开始获得了更多业内业外的关注目光。
其后两年,张国荣陆续参演《浣花洗剑录》《浮生六劫》《大内群英续集》《游侠张三丰》《甜甜廿四味》等多部剧集,一步步打开知名度,并确立了青春偶像路线。
尽管在电视演出方面已经打开格局,但他还是放不下自己钟爱的歌唱事业。那段时间,他到处参加拼盘节目,唱着别人的歌,竭尽全力取悦观众,然而收效甚微。
有一次,他在演出时唱得兴起,将帽子抛给观众,却又被扔回台上,他坚持唱完,回到后台就放声大哭。甚至还有人给他电话留言,让他早点收摊,回去多读书。
这段鲜为人知的痛苦经历,可谓他人生无法忘记的最大耻辱,却也成为其恒久的反向激励。每次遭遇挫折,他都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坚持下去,不要衰给别人看。
80年代初,随着《甜甜廿四味》的热播,他参演了诸多青春片,如《喝采》《失业生》《柠檬可乐》等。这些叛逆不羁、前卫俊俏的形象,令他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当然,这里不得不提那部生猛破格的《烈火青春》。彼时,张国荣正欲改变戏路,无意再接演纯情稚嫩的少年角色,反而谭家明一眼看中其贵族气质,不作其他人选。
接洽过程中,得知剧本是讲述青年大胆奔放的故事,他十分满意,以为这是一部可展示其男子气慨的电影。结果导演仍让他演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令他直呼上当受骗。
《烈火青春》一举捧红了夏文汐和叶童两位豪放女,张国荣和汤镇业反被喧宾夺主。尽管如此,该片还是为他赢得了人生第一个金像影帝提名,电影生涯迎来了转机。
当时,他和陈百强、钟保罗并称“中环三太子”,比“无线五虎将”还要早。可惜造化弄人,无线五虎个个福泽绵长,中环太子总是蓝颜薄命,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在丽的电视的几年时间,除了得到黄锡照和麦当雄、李兆熊、萧笙等高层管理和金牌制片的赏识重用,勤勉上进的张国荣也认识了一生的贵人和伯乐——黎小田。
彼时,黎小田包办了丽视大部分剧集的主题曲和插曲,《天蚕变》《大地恩情》《浪溅长堤》《残梦》《人在旅途洒泪时》《戏剧人生》等,无不脍炙人口,街知巷闻。
1981年,丽的电视卖盘,高层改朝换代,黄锡照下台,麦当雄辞职,李兆熊接任,萧苼过档,黎小田也转投无线电视旗下的华星唱片,担任音乐总监。
第二年,张国荣与丽的电视的合约到期。在华星主管陈淑芬的牵线搭桥下,他亦跟随恩师黎小田转投到无线电视和华星唱片,开启了人生的一段新旅程。
1982年,26岁的张国荣经历了太多事情,接拍《烈火青春》,离开丽的电视,还在年底重逢童年玩伴——唐鹤德,命运女神似乎急切地要他作出改变。
多少年来,张国荣对丽视生涯提及甚少,每每一笔带过。但事实上,这段并不通畅的经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的强大性格,为日后漫天风雨的巨星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3年,在黎小田的监制下,张国荣改变歌路,推出个人大碟《风继续吹》,并凭借这张唱片一举登上香港乐坛舞台中央,奠定了他日后无可取代的天皇巨星地位。
第二年,收录于唱片《Leslie》中的主打歌《Monica》一曲发行,打破多项销量记录,张国荣彻底红透歌坛,该作也成为香港流行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进入华星短短两年,所发生的事情不比在丽的电视少。在这里,他认识了梅艳芳,邂逅了张曼玉,与陈百强、钟保罗笑泯恩仇,也逐渐被推向“谭张争霸”的名利漩涡。
再说回当年的香港影坛,正值三分天下,邵氏嘉禾尽显疲态,新艺城如日中天,大举招兵买马,许冠杰、林子祥、谭咏麟、陈百强、叶倩文等乐坛红人,陆续进入奋斗房。
一部《圣诞快乐》,正式开启了张国荣与金公主、新艺城以及黄百鸣长达十余年的电影缘分。尽管中间也难免横跨纵跃各家片场,但他仍然是不折不扣的新艺城爱人。
1986年,三十而立的张国荣,终于迎来“决战紫禁之巅”的影视歌坛生死战。当时,谭咏麟已经连续三年稳居歌坛王者的宝座,而张国荣也开始吹响了进击的号角。
香港乐坛的“谭张争霸”时代正式来临。
张国荣和谭咏麟均经历过漫长的蛰伏,积累了扎实功底和广泛人气,一个是主流商业的集大成者,一个是新潮叛逆的青春偶像,形势和舆论将他们推到了一决高下的境地。
其实,一开始的“谭张争霸”整体上保持良性竞争,和洪金宝、麦嘉的电影票房之战也没有太大区别。工作始终是工作,娱乐不必太认真。直到年底劲歌金曲颁奖礼的嘘声响起,宣告这场游戏彻底失控。
那晚,迎着漫天嘘声,张国荣百感交集,吐诉几句肺腑之言:“有些人得到成就,需要用很短的时间。有些人要拿到一些东西,就要比较长点的时间。至少我现在得到的东西,是我自己很用心去拿的。”
之后,张国荣从华星离开,转投新艺城和宝丽金旗下的新艺宝公司,唱片销量再攀高峰,加上两派歌迷的水火不容、主流媒体的添油加醋,谭张争霸进入白热化局面,娱乐圈也抵达世所罕见的繁华。
在这场竞争中,张国荣和谭咏麟展现出了超凡的偶像魅力,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身心压力。两人并无私怨,虽然性格各异、公司不同,难结下特别亲密的友情,但彼此始终抱有惺惺相惜的尊重和欣赏。
谭张争霸的本质,是唱片公司的明争暗斗,是80年代香港乐坛乃至整个娱乐产业激烈竞争的缩影。谭张精彩纷呈的实力竞争,推动乐坛进入全盛时期,并在华语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在香港乐坛进入全盛的同时,香港影坛也走向巅峰,而这两大华章,皆有张国荣书浓墨重彩的一笔。1986年8月2日,一部划时代的《英雄本色》横空出世。
这部至尊无上的时代经典,最大看点不在张国荣身上,也不在狄龙身上,而被喧宾夺主的周润发赢尽风流。然而,如果没有张国荣,便不会有《英雄本色》。
彼时,周润发背负“票房毒药”的恶名,中年失意的狄龙刚从停产的邵氏出走,他们都没有后来的票房号召力,只有张国荣自带的歌迷群体才是市场保证。
在拍摄过程中,吴宇森将更多心血放在了狄龙和周润发身上,小马哥的戏份越加越多,宋子杰的空间越来越小,最终导致了张国荣的角色形象单薄又不讨喜。
温厚善良如张国荣,并没有为此耿耿于怀,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他明白电影创作应该以整体的艺术效果为第一要务,演员个人的得失和形象都要为此让位。
电影上映后,他一边担心自己的角色遭人嘘,一边又为周润发的表演惊叹叫绝。这段美好经历,也让他和狄龙、周润发、吴宇森、徐克等人成为了至交好友。
可以说,《英雄本色》的戏里戏外,都散发着英雄主义和男儿义气的光辉。
《英雄本色》令吴宇森咸鱼翻身,让周润发风头无两,狄龙事业触底反弹,新艺城再夺票冠宝座,大家都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似乎唯有张国荣一无所获?
当然不是。这部电影可以看做他从偶像派向实力派转型的重要节点,在一众优秀导演和演员的切磋琢磨下,他将个性的叛逆与执着尽数融入,实现了戏路的拓宽,所得较失去更多。
1987年,为了回报张国荣的恩情和宋子杰的遗憾,徐克为他量身定制了又一套时代经典——《倩女幽魂》;而吴宇森也在《英雄本色续集》中进一步丰满了宋子杰的角色魅力。
如果说刘德华的成就是辛勤努力的结果,那么张国荣的地位就是善良温暖的回报。是的,宇宙万物从来都是质量守恒的,他的真心不会枉负。
同年,嘉禾欲将李碧华的《胭脂扣》搬上银幕,但剧本写了七八稿仍未定案,原导演唐基明辞拍,梅艳芳以外的其他主角亦没了档期,陈自强遂叫关锦鹏接手,邱刚健重编。
阿关回忆:“阿梅说,不如找张国荣吧。那时张国荣是新艺城的新人,梅艳芳是嘉禾的艺人,阿梅说只要他拍《胭脂扣》,她就帮新艺城拍一套戏,这样把张国荣换回来的。”
于是,张国荣成功入组,梅艳芳也到新艺城补拍了一部《开心勿语》。事实证明,十二少绝对非张国荣莫属,《胭脂扣》开拍后,他的第一场戏便是十二少那一经典回眸。
至今,关锦鹏都难以忘记哥哥的片场风华:“很少见到一个中国男演员的五官这么靓,但张国荣对每个角色的呈现,并不会因为他英俊的外表而令人对其角色有所怀疑。 ”
《胭脂扣》后,张国荣的演出方向开始由商业片向文艺片过渡,与他如日方中的歌唱事业汇集,为其日后区别于一般商业片演员、在艺术造诣的超凡入圣做好了万全准备。
张国荣的故事到这里才讲到一半,但相对于他后来的璀璨,这也是大家较少去了解的张国荣的一个时期。
从1977年到1987年,十年时间,不长不短。香港有句话,张国荣也要熬十年,看来此言非虚也。
黄锡照、麦当雄、黎小田、陈淑芬、陈百强、钟保罗、梅艳芳、谭咏麟、周润发、狄龙、徐克、吴宇森......各方人物轮番登场,不同名字一一闪现。
所有的缘分来去如飞,像天上的白云乍离乍聚,一切都似乎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好的张国荣。
从一文不值的行业新人,到万千宠爱的旷世巨星,张国荣经历浮生六劫,咽下无数血泪。
那十年的奋斗,是香港精神的浓缩与象征;那十年的奋斗,也将伴随这座城市奔向未来。
后来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他继续以风华绝代的魅力颠倒众生,直到生命和世界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