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麻花的金字招牌不管用了,《李茶的姑妈》为何成口碑最差?

舞台剧与电影表演,创作无法完美兼容。

谁能想到,一向以口碑为卖点的开心麻花,这次却栽在了口碑上。 

从《夏洛特烦恼》的一鸣惊人,到《羞羞的铁拳》的票房黑马,再到今年暑假档票房大卖的《西虹市首富》,开心麻花作为电影圈的新贵,将自己塑造成了一块口碑和票房双保障的金字招牌。

此次开心麻花依旧选择竞争激烈的国庆档上映,想重现《羞羞的铁拳》去年称霸票房的盛况。然而和外界普遍看好不同,明明有同名话剧打底的《李茶的姑妈》这次口碑却完全不及格。

开心麻花的金字招牌不管用了,《李茶的姑妈》为何成口碑最差?

本应该是今年国庆档领跑票房的《李茶的姑妈》,豆瓣评分垮到了5.1分,不仅成为了开心麻花电影口碑最差的一部,票房相比去年同档期的《羞羞的铁拳》也有大幅度下滑,最终将国庆档冠军的宝座拱手相让给了《无双》。

明明还是一贯的电影制作手法,《李茶的姑妈》究竟问题在哪?

舞台剧与电影表演,创作无法完美兼容

开心麻花对于电影的创作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流程,先是创作,再是通过舞台剧的表演打磨,最终实现电影化。这样一套“工厂化,流水线一般的操作,也使得开心麻花凭借一年一部电影快速崛起。

电影化前舞台剧口碑颇高的《李茶的姑妈》,同样是开心麻花一贯的操作出厂的电影,但比起开心麻花前几部喜剧电影,可以称得上是舞台剧与电影最不兼容的一部作品。 

开心麻花这回似乎直接将舞台剧直接搬上了大银幕,没有做很多电影的设计与改编。也许是为了提高收益比率,拍摄成本更加节省,电影场景全部集中在了一个海边,上演了一场“大银幕舞台剧”。

而电影与戏剧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电影时空丰富多变,舞台时空相对集中、单一。

开心麻花的金字招牌不管用了,《李茶的姑妈》为何成口碑最差?

《李茶的姑妈》舞台剧剧照

口碑的下滑,其实与影片主要运用喜剧式戏剧的思维方式来拍电影有重大关系。整场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闹,演员为了突出笑点而努力表演,生怕一分一秒的冷场。 

演员都是在舞台剧界非常出色的好演员,但将这套表演放置大银幕,只能让观众看到主演黄才伦在影片前三十分钟表演力度极其夸张,尖锐的声调和在特写镜头下有些扭曲的表情。

也许是因为电影的拍摄无法像舞台剧那样抛下一个包袱后有所停顿,留给观众一点反应的时间,电影中所有段子讲完后立刻就进入了下一个场景,给人一种“快点表演包袱”“赶紧闹起来,别冷场”的感觉。导致了这部喜剧电影变成了舞台剧对白段子集锦。

张艺谋在先前参加《晓松说》时曾经谈论过关于话剧表演和电影表演的区别: 

“演话剧和演电影不一样,电影就比如特写时候,你就不能挤眉弄眼了,只能通过眼神,呼吸等表达出来。戏剧演员还是台词功底第一位,第一排和第三十五排都能听见,字正腔圆,带着感情,带着人物。”

舞台剧由于座位与舞台的距离,通常需要演员通过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夸张的演技,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人物,感受到剧情。也由于舞台布置等,能让观众清晰得感受到自己是在“看戏”,可以从剧情里抽离出来。 

电影却不同,需要的是观众“入戏”与真实感。舞台剧表演形式如果没有经过巧妙调整,而是完全照搬到电影上,很容易显得浮夸尴尬。

剧情过于老套的“姑妈”,无法突破电影同质化的审美疲劳 

此前开心麻花的电影,谈起《夏洛特烦恼》你就能想起“马冬梅”,谈起《羞羞的铁拳》你就能想到“你过来啊”,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但《李茶的姑妈》是目前为止开心麻花的作品中唯一一个看完后,你没法想起有些什么梗,也对那些人物没有更多印象的作品。

电影化的《李茶的姑妈》不光在表演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失误,对于角色也没有做任何的补充,太过舞台化的角色,使得整个电影缺乏人物生动描写。

整部电影里所有人如果要概述,那只有一个字“贪”,每个人展现出来都是“丑恶”的一面。 

所有的感情的开始不是建立在金钱就是因为“春药”的催化,再加上略显低俗的笑点,不免让人觉得闹心。更严重的评价甚至给《李茶的姑妈》贴上了“性骚扰”、“直男癌”、“物化女性”的标签。 

过于赤裸裸将这些展现在观众面前无限放大,没有一点正面的戏剧反转,会让人觉得膈应。即使是主角最后说出的那番说教的话,依然没有让观众对其产生同情和认同感,甚至对每个角色的三观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有人会说,喜剧最好的是讽刺喜剧。但《李茶的姑妈》向观众呈现的是刻画单薄的人物,尴尬的喜剧营造和过于粗糙的讽刺。

开心麻花的金字招牌不管用了,《李茶的姑妈》为何成口碑最差?

观众们也许乐于看到穷小子最终“当上CEO,迎娶白富美”的桥段,前提是剧情的合理性。

《李茶的姑妈》里的桥段老套得不像开心麻花的手笔,女扮男装、主角配角倒转穿帮、为了钱撕破脸打架、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些套路全部凑在了一起。

网友不禁吐槽:“快手和抖音也考虑下整部喜剧电影上院线,反正各种搞笑段子凑一部电影时长是没问题的,120分钟,每十五秒一个笑点,共480个笑点,总有几个能逗你笑,让你值回票价。”

开心麻花的金字招牌不管用了,《李茶的姑妈》为何成口碑最差?

从《夏洛特烦恼》到《李茶的姑妈》,豆瓣评分一路下降的同时,观众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似乎开心麻花所有的电影都是金钱这一个主题。

并且在今年暑假档《西虹市首富》大火之后,又推出一个新“首富”姑妈,这种延后效应不禁让人越发审美疲劳。 

细数开心麻花几部作品里的主角的性格,每一个其实都差不多。就连故事都大同小异,都是“屌丝”逆袭后,在人性和金钱里的做抉择。

虽然一些作品很成功得让观众爆笑不止,但这样的喜剧表现形式却始终只停留在表面。

开心麻花的电影通常都由自己内部创作和制作,在多次实验成功后,变得太过依赖于在舞台上反复打磨的剧本和演员。一贯的制作模式在市场上狠狠受挫,《李茶的姑妈》口碑下滑都为开心麻花敲响了警钟,如何选择题材,区分舞台剧和电影是麻花接下去需要改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