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16日清晨,中国当代油画家廖炯模在上海华山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9岁。廖炯模将毕生奉献给美术教育事业,同时也将自己的才华倾注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他生前曾为《甲午风云》、《刘三姐》、《五朵金花》等多部知名影视作品创作过手绘海报,留下了许多美丽隽永的作品。
中国当代油画家廖炯模
左:电影《甲午风云》右:电影《刘三姐》
在那个年代,实行国有制的电影生产机构还没有细分出“电影海报设计师”这样的职位,海报常常需要由国画、版画大师兼职创作。艺术家们怀着空前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投身到电影海报创作中,用他们多元的艺术思维和精湛的美术手法,推动了中国海报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中国电影海报的创作启于何时?不同阶段有着什么样的特色?在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不如让情报君带着你一起回顾中国电影海报的创作之路吧。
1920s-1970s:从“手写海报”到“手绘海报”
作为电影最直接的宣传方式之一,中国电影海报几乎是随着中国电影同步诞生的一门艺术,如果追溯到更早之前,它其实早就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娱乐生活。
十九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当时的老百姓管它叫作“西洋皮影戏”,通常由欧洲人在戏院、茶园等公共娱乐场所放映。早期的电影宣传方式非常简单,只是将片名、放映时间写在纸板上,张贴在放映场所门前和居民流动区,以便观众了解。
这样的宣传方式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电影业已经开始有了初步发展,成立了一批电影公司,电影也开始进入了标准化生产轨道。由于群众观影能够带来切实的经济收益,影片公司也开始在宣传方法上寻找新的出路。
当时,只有“明星”、“联华”等具备一定规模的影片公司才有生产海报的能力,一些小型电影公司通常发行小型的宣传画册来代替海报。在这些宣传图纸上,电影公司通常会配上手绘的主演画像,然后尽可能多地用文字表现片名、主演、出品单位、放映时间等信息,有些甚至会详细地写上故事情节。
1926年上映的电影《燕山侠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电影海报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电影《火烧红莲寺》的宣传画册
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电影产业收归国有,迈入“红色经典时期”。彼时的电影不仅仅是大众娱乐产物,同时也承担着政治教育的功能,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象征着力量感的“工农兵”形象,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影海报上。这段时期,中国电影的海报受到了苏联电影的影响,风格开始偏向现主义,一些学院派的艺术家开始尝试为电影设计海报。
像时任长春电影制片厂美术师的山水画家颜地,就以水粉为表现手法绘制了电影海报《白毛女》《翠岗红旗》、郑捷克以木刻手法创作了电影海报《红色娘子军》,程十发以水墨为表现手法创作了电影海报《林则徐》,廖炯模则用版画的创作手法为《甲午风云》等影片设计了海报。
当然,并非所有电影的海报都采用传统的美术表现方式,像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的海报就采用了漫画的手法,生动传达了电影的喜剧特色,放在现在来看也仍然不过时。
1962年谢晋导演电影海报《大李小李和老李》
1980s-1990s:从“现实主义”到“寓言象征”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电影走入了新的局面。政治上的松绑、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文化上的自由思考,艺术上的现代化创作,让电影和电影海报设计都呈现出多元的格局。
那个时期的电影,从关注政治到开始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性本质。这样的视角投射到了海报设计上,一些设计师们倾向于让电影中的多个角色同时出现在海报上,也有些倾向于让主人公深情地凝视一处,颇具浪漫色彩。
这些海报有一些相似的特点:比如设计理念开始化繁为简,不再粗暴地用色彩或影像涂满整张纸,为了丰富海报的艺术感,设计师常常会运用国画、插画、剪纸等方式对电影画面进行二次创作。除此之外,这段时期的电影海报开始注重整体观感,设计师们开始讲究色彩搭配与文字排版,演员与幕后班底介绍自动缩小不再处于显眼位置,而冗长的剧情介绍也开始在海报上消失。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第五代导演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力求标新立异,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因此在选材、叙事、人物、镜头语言等方面都独具一格。在这些电影的海报中,人物与静物的搭配相得益彰,海报整体呈现出与电影主题相呼应的寓言气质,并且十分注重情感渲染。
90年代以来,摄影、电脑绘图、彩色印刷技术的普及大大打开了设计师的思路。有了高科技手段的加持,设计者可以轻松地制作出原来手绘根本达不到的特殊效果,电影海报的设计自然是更加个性化了。而且受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影响,电影海报的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元,写实、象征、抽象等多种手法被运用到海报设计中。
然而也并非没异类,就在内地海报设计师孜孜不倦往更高的艺术方向探索时,电影海报界的“泥石流”——香港电影海报,开启了洗脑式的“复制粘贴”循环。
比起香港海报将主人公一股脑全放到海报上的操作,内地设计师显然更懂节制。
九十年代之后,中国电影开始往国际市场走去,海报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必备的宣传手段,也是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展示品。2000年,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上映。《花样年华》的海报针对不同发行地区和国家作出了巧妙的安排,设计师根据不同国家的审美水准,设计了不同的海报,这些海报精美程度丝毫不亚于艺术作品,收藏价值极高。
2000s-2020s:从“借鉴融合”到“独立创新”
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电影海报一度在设计上走偏。
在中国电影商业化之路的探索中,好莱坞式的“大明星为主、大场面打底”的海报风格不可避免地被借鉴到了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中。
电影需要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刺激观众为电影消费则是第一要义。在海报设计上除了要将大明星放在首要位置,海报整体风格也要向“史诗”的方向靠拢,极力向观众彰显影片经费的充足。在情报君看来,这种依靠简单电脑合成技术制成的海报商业目的太明显,它的设计思路过于直白从而丢失了艺术韵味,陷入了僵化的套路之中。
事实证明,创作一张海报不亚于打磨一件艺术品,经验、创意、精力都不可或缺。2014年,电影《黄金时代》发布了多款海报,立刻引起了业界关注,这些海报分别对应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地区,写实与写意融合,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
如今,海报已经是中国电影一项常态化的宣传手段,从创意构思,到制作生产,再到发布渠道都有相对完整的流程。片方对于电影宣传的重视也使得各项分工逐渐明确,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成为业内的共识。
一些电影海报创作公司得以应运而生,像竹也文化、远山文化、新艺联等公司开始逐渐崭露头角,而黄海、赵力、陆云帆、张渔等设计师也开始在业内享有声誉,他们的名字成为了中国电影海报界的“金字招牌“。
一个成熟的海报团队在影片影片筹备阶段就会介入,提前了解影片风格与市场定位,用以设计先导海报、预告海报等。等到影片上映后,设计团队还会根据宣传节点与片方要求推出不同的角色海报、概念海报。
水墨画、浮世绘、手绘、中国风……有关电影海报的想象力正不断延伸,电影海报越来越强调个性化的构思、新颖的视觉表现与强烈的情感营造。设计师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为电影设计定制化的海报,需要同时兼顾美学、情感与商业性。电影海报在设计师们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视觉艺术,它们不仅仅只是传递电影信息,同时也是一件美丽的艺术品。
海报设计左上:黄海、右上:赵力,左下:陆云帆,右下:张渔
从千禧年到现在,中国电影海报可以说完美实现了逆袭,在我们惊叹中国审美终于提高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将目光投向背后那群默默为电影“做嫁衣”的海报设计师,是他们,让电影“定格”成了最美的样子。